专题
上海处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也是中国现代化程
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因此也担负着在教育方面率先基
本实现现代化的重任,而教育质量则是上海教育现代
化的核心体现。本研究主要探讨上海基础教育质量的
评价问题,立足于上海二期课改的现实背景和上海市
多年来在教育质量检查、考核、督导等方面的成功经
验,构建上海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以促进上海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一、对教育现代化中“教育质量”的理解
关于教育质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概
念和理解,它是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
发展的水平紧密相关的。“教育质量”有时意味着投入
(如教师数、培训教师数、课本数)、过程(如直接的教
学时间、积极学习的程度)、产出(如毕业率、测验分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
数)和结果(就业中的表现等)。
我们认为应该将对教育质量的监测和改进联系起
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教育质量的内涵。教育质量的
内涵涉及到学习者特征(如能力倾向、上学的准备状
态、以前的知识、学习的障碍等)、背景(如社会的经济
和劳动力市场状况、社会文化因素、可用公共教育资
源、教学专业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政府的管理策
略、家长的支持、国家的标准、公众的期望、劳动力市场
的需求、全球化等)、输入(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如教
学材料、教育设施设备、教师、校长、督学、行政人员、学
校管理等)、教与学(如学习时间、教学方法、评估、反
馈、激励、班额等)、结果(如读写算能力、生活能力、创
造性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社会的贡献等)。从
这五个方面可以比较全面地理解教育质量,同时也可
以从这些方面来监测和改进教育质量。
二、国外教育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
目前,随着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全面或部分
实施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国家日趋增加,其中美
国教育部建立的“国家教育进步评价系统”(NAEP)、
欧盟的“欧洲教育质量指标”等都是教育教学质量监控
体系的典型代表。特别是1998年以来,由经济合作与发
展组织(OECD)发起建立的“国际学生质量评价项目
体系”(PISA),更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目前已
有30多个国家参与到此项目中来。
(一)OECD:“国际学生质量评价项目体系”
(PISA)
该项目开始于1998年,通过对学生进行三年一轮,
三轮共九年的跟踪调查,利用系统连贯的量表来全面测
评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素质和科学素质,以及学生在
这三个领域内应该获得的知识操作技能、运用相关知识
的能力等。该项目测评对象的平均年龄为15岁。
PISA项目之所以为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是与其
独特的评价理念分不开的。该项目的建立是基于终身
学习的理念的,因为学生要想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就
需要在阅读、数学及科学能力方面有基本的技能;同
时,他们亦需学会如何独立学习,以及如何解决学习过
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还必须注意自己的思考方式、学习
策略。为全面评估学生在以上几方面的能力,PISA除
了评估15岁学生的知识及技能外,还要求学生报告学
习情况,从而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及学习模式。
(二)美国:“国家教育进步评价系统”(NAEP)
建立于1969年的NAEP项目计划,是美国唯一具上海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文/《上海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
有国家权威性的、持续的教育质量评价方案,其评价范围广,对美国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的基本情况,对学生在校所学的各门课程,比如阅读、写作、数学、科学、美国史、艺术、公民及其他一些学科的知识和能力都进行全面的测试。
上世纪80年代以后,该项目重点有所调整,主要对四、八、十二年级的学生进行测试,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成就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国家、州及当地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为它们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三)欧盟:欧洲教育质量指标
欧盟的教育质量指标包括4个方面16项要素。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包括学生必须掌握的7种知识和能力:数学、阅读和书写能力、科学、通讯信息能力、外语、学会学习、公民教育。
二是毕业和升学。涉及3个有关政策性指标。它包括初中教育的失败率、高中教育的毕业率、高等教育的入学率。
三是学校教育的评估和家长参与。主要有两个指标,即学校教育评估和家长参与程度。
四是资源结构。主要包括4项指标: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学前教育的入学率、学校每台电脑的学生使用人数、生均教育经费。
(四)若干发达国家的教育质量评价框架与指标
1.荷兰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框架
荷兰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框架中的教育质量涉及4大领域,具体表现为13大质量特征。一是学习结果,主要涉及学习效果、成绩水平、效率等;二是教学过程,涵盖课程、学习时间、课堂练习、教学策略、学习活动等;三是学生学习支持系统,包括在学生安置、升级、职业指导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四是学校的组织和政策,涉及到教育质量的监控、教职员工的参与和专业化程度、可利用资源的使用、与外界的联系等。
2.英国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
在英国,基础教育质量指标涵盖7大领域:课程、成就(目标达成度)、学与教、对学生的支持、风气、资源、管理及领导与质量保障。其中每个领域又包含若干指标,如风气包括气氛与关系、期望与促进成绩、平等与公正、与家长及学校委员会和社区的伙伴关系。每个指标有若干个可以观察的方面,
如平等与公正就包括
平等与公正感、平等与公正的保证措施等。
3.美国犹他州的学校教育质量指标
在美国,各州的教育政策有所不一,但在如何衡量
学校的教育质量上,其评价指标是趋同的。如在犹他
州,是从教师是否优秀、教学质量、学生投入、家长支
持、行政、安全、资源利用等方面来衡量学校教育质量
的。在教师是否优秀上,通晓所教学科、关注各个学生、
维持课堂纪律、组织良好、喜爱学习等是衡量的标准;
在教学质量上,注重学生未来的就业、学校提供优质教
育、教学富有创新、教学对学生有挑战性;学生是学习
的主体,学生是否投入到学习之中关系到教育质量的
根本,在这方面,学生行为表现好、有足够多的学生参
与课外活动、学生喜欢学习、学生对自己的学校很自豪
等是主要的内容;在家长支持上,十分关注家长志愿者
是否经常在学校、家长是否知道学校所发生的一切、是
否有足够多的家长参与家长/教师会议、家长是否支
持课外活动等;在行政维度上,学校行政与家长、学生、
教师容易沟通,行政支持教师、行政组织良好、行政在
学校运用适当的纪律、行政对所有学生都有高的期望
是评价学校行政质量的重要指标;安全是学校教育质
量的重要方面,重点关注教职工和学生在学校是否有
安全感、学生上学和放学回家是否感到安全、学校是否
整洁和修缮良好、学校场地与走廊是否有人管理与监
督;在资源利用上,教职工有机会接受充足的继续培
训、学校配有顾问为学生提供咨询、学生有足够的接触
计算机的机会、学生有充足的优质教科书、学生有充足
的课外活动机会是评价的重要指标。
从上述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构建的教育质量指
标体系看,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基本上覆盖到教育输入
到教育产出的全过程,近来尤其关注学校内部的课程
教学、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的就业和生存能力以及教
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上海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
架构
基于开放多样、高标准、高质量的目标取向,参照
国际有关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我们制定了上海教育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该框架由教育成就、学生素
31
ExploringEducationDevelopment
质、课程与教学、教师质量、教育质量监控等五大模块的指标构成,其中教育成就和学生素质主要反映教育的结果和产出,课程与教学以及教师质量主要反映教育过程和教育输入的核心要素,教育质量监控则体现监督与保障机制。。
(一)教育成就
1.0-3岁婴幼儿指导服务普及率:反映科学育儿的状况。2010年要达到的标准为95%的0
-3岁婴幼儿家长接受一年四次以上有质量的科学育儿指导。
2.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反映3至5岁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入学情况。2000-2005年,上海市学前教育总体呈平稳发展态势,3至6岁适龄幼儿入园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3.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与按时毕业率:反映义务教育完成的质量。2000至2005年,上海市小学和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始终保持在99%左右。
4.高中阶段入学率与按时毕业率:反映高中教育的普及程度与高中阶段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升学率,2000年上海市为97.1%,2005年提高到99.7%。
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反映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上海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九五”期末为38.8%,2003年提高到53%,“十五”期末达到57%。
6.每十万人口大学生数: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中拥有高级专门人才的比重。到2010年,上海市每十万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宜达到15000人。
7.残疾儿童入学率:反映教育全纳性程度。通过采取送教上门、社区教育、普通学校设立特教班等措施,为残疾儿童实施个别化教学方案等举措,上海的各类残疾儿童入学率已达99%。
(二)学生素质
学生素质是教育质量的根本体现。它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人格素质、学业成绩、核心能力等三个方面。
1.身体素质:反映上海市中小学学生体质与健康的状况。如何切实提升上海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使其达到全国中上水平,是“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需要高度重视和付诸行动的方面。
2.人格素质:人格素质是学生素质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人才的本质和方向。
(1)爱国好学:反映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强烈的事业心。
(2)诚实守信:反映学生在诚信上的表现。
(3)崇尚科学:反映学生对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及对科学的热爱与尊重。
(4)敢于创新:反映学生自信、独立、好奇心、冒险心、毅力、意志等人格品质。
3.学业成绩:学业成绩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能反映学生对一些核心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程度。参照OECD和美国的评价体系,综合考虑中国和上海教育的实际情况,本指标体系拟以语文、数学、外语和科学作为考察上海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指标。
4.核心能力:根据现代社会发展对学生的要求、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国际社会的一些通用指标,特制定以下核心指标来测评学生的综合能力。
(1)沟通:主要表现为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对他人的理解能力等。
(2)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掌握信息技术则是现代学生不可或缺能力之一。
(3)与他人共事:反映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4)问题解决:反映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学会学习:反映学生对正确学习方法的掌握。
(三)课程与教学
1.课程结构——
—三类课程设置率:反映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的执行率。
2.课程内容的开放性与多元性
(1)国际化与本土化:旨在通过课程内容安排上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程度来反映上海教育的开放性。
(2)必修与选修:主要反映课程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
3.资源利用
(1)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网络资源、社会资源等的利用:主要反映各种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可以通过统计教师开发的教学课件、师生上传的教学资源、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以及社区参与学校活
动的人次等来加以反映。
(2)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利用:主要反映区域或学校层面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利用程度。
4.学生指导
(1)学生的生涯指导:反映学校层面对各级各类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能力准备、未来职业定向、求职就业指导等方面所作的指导。
(2)学生的心理辅导:反映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和关心程度。
(四)教师质量
1.教师专业能力(专业资格合格率):该指标反映教师的普通话能力(在教育教学中进行规范的语言表达的能力)、外语能力(开展双语教学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能力(将现代信息技术用于教育教学中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对问题的反思与研究能力)。
2.教师学术能力(学历合格率):该指标主要反映上海中小学教师从事相应层次教学工作的学历合格程度,它是衡量一个区域师资队伍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3.教师培训与在职发展:
(1)教师在职培训的费用:主要反映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用于教师在职发展的经费投入情况。
(2)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主要反映教师每年接受政府和学校安排的继续教育的时间。
(五)教育质量监控
1.政府层面的质量监控:该指标主要反映市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监控,把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状况、各区县之间以及各区县内各学校间教育质量差异状况,从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能力。考试、检查和督导是重要的监控手段。
2.学校层面的质量监控:该指标主要反映学校提供的教育是否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生整体的发展以及是否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学生个体质量跟踪、上一级学校反馈将是质量监控的有效渠道。
3.社会层面的质量监控:该指标主要反映社会对教育系统培养的人的评价。应鼓励社会参与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社区与用人单位的评价有利于学校改进教育质量,并促进学校与社会的互动。
四、推进上海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若干
建议
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
程,它不仅涉及到指标体系的制定,而且涉及到指标制
定后相关数据的采集、分析、评价等一系列过程。同时,
教育质量评价也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和家长等多元主
体的共同参与。结合上海当前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我
们认为当前推进上海市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时,要优先
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建立与国际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接轨的
质量指标体系
上海是我国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之一,从课程标
准、课程体系、教材、考试等各个方面享有高度的自主
权。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上海的教育应该
瞄准国际发达都市或国家的教育水准。但从现有的教
育质量评价现状看,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指标并没有纳
入上海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也缺乏相关的评价机构
进行数据的采集工作,这样就使上海的教育质量无法
与国际上相关的指标进行比较。
我们建议,上海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好自
己的参照点,在体现自己特的同时,应尽量向国际上
公认的一些评价标准靠拢,建立一个开放的、可持续的
教育质量指标体系,以此来准确定位上海教育与国际
上先进的现代化城市教育的差距,真正体现上海教育
的现代性和国际性。
本研究尝试构建了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但还
需要实践的检验和进一步完善。
(二)建立上海教育质量评价数据采集的途
径和长效机制
以往对教育质量的评价主要是看考试成绩,升学
率高就意味着教育质量高,往往忽视了教育过程的监
控、忽视了教育质量的多元性;同时由于数据的单向性
和唯一性,导致教育质量的评价产生偏差。
我们认为,教育质量是动态和变化的,要及时把握
上海教育质量的水平,就必须保持对相关指标的随时
监测和评价,这就需要根据相关指标对数据进行采集。
33
ExploringEducationDevelopment
而数据的采集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必须建立起相对固定的途径和合理的机制来保证。这就要求由政府委托相关研究机构组织一支专门的数据采集队伍,由他们根据评价的目标和相关指标,在合适的时间点采集相关数据。
教育质量指标相关数据的采集应该是长期性的,政府部门应该列专项予以经费的保证。
(三)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体制
上海教育质量评价的整体改革思路是管办评分离,形成“政府管教育,社会办教育,中介评教育”的格局。因此,在整体的组织架构方面,我们认为应当加强政府相关教育督导部门,尤其是加强政府的督政工作,同时大力培育专业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尽快建立符合上海实际情况的质量监控与评价组织体系。
从具体实施的角度,就是要结合上海二期课改对教育质量的要求,初步建构符合上海实际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本理论模型。在操作方面,我们认为应以理论模型为基础,根据测验对象的年龄特点与所测科目的特点,采用笔纸测验、情景测查、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多种方式,对在全市范围内随机分层抽取的学生样本进行考查。这种测量首先以课标所要求的学科能力为核心,并将逐渐扩大到非学科领域,每年以上海市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总报告与学科报告的形式提交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向全社会进行发布。
1.以教育质量评价为手段,加强区域教育的宏观管理
建议市级教育管理部门通过建立全市评价体系,同时充分调动所属各区县的积极性,建立教育质量评
价信息网络,及时收集评价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和资料,从而有效地对全市的教育质量进行监控,推动全市教育质量的提高。
2.构建科学的评价组织体系,保证评价目标的落实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建立全市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同时,应构建相应的组织体系。在这一组织架构中,市级评价机构应负责评价的组织和管理,各区按照规定进行评价并且在评价结束后向市递交评价报告,学校的职责在于教学和进行日常评价。另外,与教育质量评价相关的社会中介组织也可以受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委托分别负责确立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确保评价的公正和公开。这样的架构能从组织上保证评价体系的功能发挥和整体目标的实现。
3.注重公众参与,增强多元价值的融合
在市、区两级,新的评价程序在设计、开发和实施的所有阶段都涉及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的过程。在评估过程中有家长代表,对评估的结果也欢迎家长和社区的意见,家长和社区成员可以参与到作为新程序的一部分的所有评价活动中。教育主管部门要及时将评价资源和评价报告放到其网站上,供公众查询和反馈。
公众全程、全方位的参与,将使得的评价体系不再是纯粹的自上而下的评价,评价体系的运作过程成
为公众与政府对话的过程、多元价值融合的过程。这样的机制为不同主体之间的沟通提供了通道,使得教育质量评价的开展能够兼顾多元主体的价值和利益,它一方面增强了评价体系的公开性、公平性和服务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收集信息,更有效地监控全市的教育质量。□
(课题组主要成员及执笔:唐晓杰、刘耀明。该文系2006年度上海市重大决策咨询课题《上海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分课题《上海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新时期上海教育发展研究(1983-2005)[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05上海教育年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基础教育国际比较(2005)(未公开发表).2006.
[5]田凌晖,朱琦.区域性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美国加州全州教育评价体系及其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6,(3).
[6]EuropeanCommission,EuropeanReportOntheQualityOfSchoolEdycation,May2000.http://www.europa.eu.
[7]HMInspectorateofEducation,Howgoodisourschool?2001.
[8]FransJ.M.A.Rameckers,EffectiveMonitoringoftheQualityofEducation:Towardsamanagerialandparticipatoryapproach,www.worldbank.org/afr/seia/se_strat_re.htm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