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我
一.关于自我
“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人类亘古至今都在思考的问题。自知者明,自明者智。智者探索世界,先探索自己。而探索自己,要让心灵之门,先向自己打开。
我们可以通过自我探索、与他人比较和倾听他人评价等途径认识自己,但要注意恰当评价自己的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比较全面客观,对自己的认识才会更深入、更到位。
二.自我的分类
生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认识。
心理自我:指个体对自身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认识。
社会自我:指个体对自己所处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地位等方面的认识。
三.如何认识自我
1.审视自我
A 内省法
内省即自我省察,是指主体对自我动机与行为的审视与反思,用以清理和克服自身缺陷,以达到心理上的健康完善。它是自我净化心灵的一种手段,情商高的人最善于通过自省来了解自我。自省是现实的,是积极有为的心理,是人格上的自我认知、调节和完善。
B比较法
了解自己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从而认识自己。比较可以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取长补短。横向—他人和纵向—自己比较。仅仅想象自己置身于天堂是无法带来满足感的,你同时还得想象别人深陷于恐怖的地狱之中(詹姆斯)
一般地,你在选择比较的对象时,往往会选择条件跟自己相似的人,因为这样的比较才有可比性。例如,如果你想客观评价自己进入高中一年以来学习成绩的状况,你或许会选择考入高中时的分数跟你差不多的另一名同学作比较对象,这是比较恰当的。但也有些你出于进取心不强或自信心不强的原因,会倾向于选择那些比自己差的人作为比较对象。这样
向下比固然能给你以暂时的心理安慰或心理平衡,但长此以往,却可能造成你的自大或相反地更加自卑。当然,另一种好的结果是,你敢于和比自己强的人比,比较的结果使你知耻而后勇,到了方向,并有动力赶超对方。所以,你发现在与他人比较时,首先要明确与他人比较的目的,即既要认识自己的优势,又要认识自己的劣势,这样才能有利于自己的不断进步。
C 实践成果法
实践成果的价值有时直接标志自身的价值,社会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主要是通过活动的效果论定的。他是学生了解自己的客观尺度。如:成绩、奖惩等等。
2.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是人生发展的重要任务
自我认同——我现在想要什么?我有怎样的身体特征?父母如何期望我?以往的成败经验是怎样的?现在有什么问题?希望将来如何?——这六个方面为自我认同的主要内容。这些问题处理得好,就能适应和化解危机,达到自我同一性,否则,容易出现自我同一性危
机,迷失个人前进的方向,与自己的角不相适应,最后表现为退缩、自卑。
青年期:同一----混乱(12-18岁)。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自我角的形成。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中,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领带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心理社会同一感。
3.悦纳自我
悦纳自我是指个体在客观、全面的认识自己后,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特征所持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即能欣然接受自己现实中的优点和缺点,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
(1)接纳自我就要相信自我
(2)接纳自我就要原谅自己
人生的大道并不是平坦的,总会有太多的不如意,能认识到自己的过失是一大进步,直面之后应是吸取教训以便走得更好,而非在悔恨遗憾中裹足不前。如某件事没有做好,考试没有考好……等等,假如你总是无休止地埋怨自己,惩罚自己,你将陷入一种自卑和自暴自弃的恶性循环之中。我们要学会原谅自己,把用于挖精神陷阱的时间,用于分析失败原因,用于研究重新取胜的办法,走出失败的陷阱,重现当年的辉煌。
(3)接纳自我就要正视自己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短处和缺陷,其中有的是无法补救的,或只能做有限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正视自己,坦然接受这种缺陷,并不为此羞愧,不在别人面前加以掩饰,不采取其他防御行为。
四.健全自我的标准
健全自我是心理健康度重要标准,是人类自身内在的一种成功机制,在人才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健全自我有如下标准:
(1) 自知之明
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既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劣势,能正确评价自我和发展自我。
(2) 整合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协调一致的人。
(3) 自我肯定
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积极自我肯定的、独立的并与外界保持一致的人。
(4) 理想我与现实我统一
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统一的人,有积极的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积极进取、永无止境。
五.自我设限
科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跳蚤的实验:
他们把跳蚤放在桌子上,一拍桌子,跳蚤迅速跳起,跳起的高度在它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是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然后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数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的高度。接下来科学家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以后主动改变自己所跳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再跳,变成“爬蚤”了。
跳蚤变“爬蚤”,并非它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最可悲的地方在于,实际上的玻璃罩已经不存在了,它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玻璃罩已经罩住了它的心灵。行动的欲望和潜能就这样被自己亲手扼杀!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设限”。
很多人的遭遇与此极为相似。在遭受过人生的挫折后,奋发有为的热情、欲望被“自我设限”所压制和封杀!既对失败惶恐不安,又对失败习以为常,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养成了懦弱、狭隘、自卑、孤僻、推卸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精神面貌。
六.总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