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安全管理的措施【16篇】
【第1篇】班组安全管理的措施
(3)环境营造。全面推行“6s”现场管理,进一步优化生产、办公环境,并张贴、张挂各种安全标语、口号,使每位员工一进人生产区域就置身于安全警示的氛围中,对“安全”二字常记在心,积极遏制事故的发生。
(4)形象教育。通过多媒体音像设备、举办安全事故展览、车载电视、安全文艺晚会、员工宿舍楼道张挂安全系列漫画等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形象化教育,寓教于乐,
安全小报内容使员工在愉悦中接受安全教育。
(5)主动参与。号召员工以主人翁精神关心企业安全生产,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和“三违”现象,以合理化建议的形式向企业建言献策,使各种事故隐患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为企业安全生产贡献力量。
(6)奖惩激励。对在安全生产中做出显著成绩者,及时通报表彰并给予相应经济奖励;对不安全生产的人和事做出严肃的通报批评,并予以相应的经济处罚。为员工树立了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达到维护安全生产的目的。
(7)亲情感染。运用亲情感染的力量,向员工家属寄送慰问信,把员工本人生产工作情况、重点是安全情况反馈家属,同时要求家属给员工书写安全嘱托信,表达家属对员工安全和全家幸福所寄予的期盼,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感。
(8)规诫引导。通过标语、自办小报、多媒体等广泛宣传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惯的危害性。同时,对不良习惯口诛笔伐,出台禁令,使其销声匿迹,对安全生产起到保障作用。
【第2篇】班组的安全管理要反对形式主义
班组的安全工作是企业安全工作的前沿,是企业安全工作的基石。但目前在班组安全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它不但是习惯性违章的温床,而且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地影响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着力抓好反对班组安全管理上的形式主义,对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班组的安全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安全管理上有下列错误做法和错误认识:
1、班组在安全活动中,只是泛泛地读读有关的事故通报,编造些学习记录,就算完成任务。没有认真地组织讨论,使员工们真正认识到事故的根源和危害性,达不到安全教育的效果。
2、安全管理人员对班组安全活动的管理仅限定于定时查看班组和职工的安全学习记录,在记录本上签字了之,而对学习细节则不闻不问或只是在口头上稍做要求,导致班组职工“见样学样”,走走形式。
3、检修人员到现场检修设备,虽然也办理了“工作票”和危险点分析措施,但在具体工作时,不能严格执行安全监护制度,监护工作留于形式。
长此以往,让习惯性违章有机可乘,职工的安全意识自然淡薄,甚至导致事故,安全形势就可想而知了。
4、有些职工认为,班组只要按照上级的要求执行生产任务就行了,其它工作是管理人员的事。实践证明,形式主义无孔不入,有些班组正是扮演既是形式主义的受害者,又是形式主义执行者的角。
5、有的职工认为班组存在的形式主义主要是上级造成的,班组没有多大责任。其实班组存在的形式主义有些是源于上级,但班组并不能因此而一推了之,更不能因此而认为班组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合情合理。例如:有的上级领导在检查班组《安规》学习情况时 只看考试成绩,而班组在组织考核时就弄虚作假,漏题作弊。
严格规范地执行《安规》是安全生产的可靠保障,无论上级用什么样方法检查,基层班组都应本着对工作、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认真学习,严格接受考核,如实汇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偏整改。
怎样避免班组安全管理上的形式主义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