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儒《摊破浣溪沙》古诗词赏析
爱情与友谊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摊破浣溪沙①
明·陈继儒
梓树花香月半明,棹②歌归去草虫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③。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修竹纸窗灯火里,读书声。声乐入门
【注释】①词牌名,为“浣溪沙”的别体。②棹:用桨划船。③鱼罾:渔网。
1.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梓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草虫鸣”一句的妙处。广州白云技工学校
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修竹纸窗灯火里,读书声”的画面。
【答案】
上海黄埔军校
1.示例1:运用多感官写景的手法,花香是嗅觉,明月是视觉,渔歌、虫鸣是听觉,描绘了夏夜渔村宁静、清幽的美丽景,表达了诗人闲适愉悦、热爱田园之情。
示例2: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梓花、明月是静景,渔歌归航是动景,描绘了夏夜渔村宁静、清幽的美丽景,表达了诗人闲适愉悦、热爱田园之情。
示例3: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用草虫鸣叫衬托渔船归航后的宁静,写出了夏夜渔村的宁静、清幽,表达了诗人闲适愉悦、热爱田园之情。
2.示例:翠竹修长,茂密成林,茅屋掩映其中。宁静的夜里,纸窗内亮着一星灯火,不时飞出几句读书声。
山水简笔画【解析】
跑步的英语单词1.
考查赏析诗句。这两句诗意为:梓树花开,满院清香,月影半明,更显清幽。有渔人唱着渔歌回来了,夹杂着草中不知名小虫的鸣叫声。其中的“花香”是嗅觉,“月半明”是视觉,“
棹歌”与“草虫鸣”是听觉。“梓树”“月”是静景,“归去”是动景。作者调动各种感官,又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渔村夏夜宁静清幽的美丽景。联系作者情感可知,这种景物蕴含着作者闲居渔村的愉悦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意。
2.
考查描绘句中画面。开放类试题,尊重词句原意,描写生动形象即可。如:一间茅草屋的周围种满了修长的翠竹,茅屋就掩映在其中。茅屋的纸窗里有灯光透出,随灯光一起透出的还有几句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