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张爱玲作品半生缘简介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一九五一年结稿,后
来张爱玲旅美期间,进行改写,删掉了一些略带政治彩的结尾,改名为《半生缘》。因
为《半生缘》最初是在上海的小报《亦报》上连载的,可能是从市场方面考虑,当然也可
能是张爱玲还是想突破《普汉先生》原有的情节格局张爱玲连载时用了梁京这个笔名,一
方面可能是从政治方面考虑,另一方面她可能也对自己是借鉴别人的作品有所顾及,她在
张爱玲简介原来的故事上加了一段味道浓重的祝鸿才曼桢的通俗桥段,翻手为云复手雨般地模糊
了原本那个故事里西方味道,成功地拿为己用,缔造出一部清淡而有富有浓重中国味的小说,同时也成功地娱乐大众这么多年。
几个平凡的众生男女,世钧曼桢叔惠翠芝,一随处可见的都市年青人,把那一点
点并不离奇的痴爱怨情,缠来绞去地在一张翻不出去的网里演了那么多年,也就不年轻了。而同时翻天复地的中国近代社会种种变事:九·一八、一二·八、抗战胜利、国民党接管、上海解放、支持东北,只
是作了他们的背景,隐隐约约给他们的故事刷上一笔的底。让读者
荡气回肠为之嗟叹的,只是乱世里这几个男女的故事,一点点的痴,一缕缕的怨,
脆弱的爱,捂住面孔的无奈。
《半生缘》把张爱玲那种精妙绝伦,回味无穷的语言表露无疑,就像一窗精巧细
致的
窗棂格纹,少了每一格都不成,只是放在眼里便透着美,但到底美在哪里却又一时
道不明。洗尽铅华、略带感伤的笔调,正好用来缓缓叙述这一段漫长的不了情。曼桢与世
均注定的情深缘浅,世均与翠芝两个不相爱的人结了婚。叔惠去了后方,翠芝对叔惠情深
几许,却是“汉之广矣,谁可泳之?”曼桢怀着自杀般的心情嫁了祝鸿才,流年似水滔滔
逝去,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慢慢淡去;那些曾经撕心裂肺的痛,已然远去;而那些曾经
摧肝裂胆的恨,也变得轻如飞絮。
张爱玲在给朋友宋淇的一封信中,提到《半生缘》其实是根据美国作家马宽德
J.P.Marquand的小说《普汉先生》改写的。时至今日,在国内各个版本的美国文学史上,我们很少能看到马宽德这个作家的介绍,但他作为上世纪三十年代普利策文学奖的得主之一,的的确确风光过。马宽德又译作马昆德,是当时美国很有名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有
《波士顿故事》The Late George
Apley和《普汉先生》H.M.Pulham,Esquire,后来改写侦探小说,今天看来他已经不再是美国一流的小说家了
《普汉先生》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主人公亨利的婚恋故事。亨利生长于波士顿,在哈佛大学上学时,认识了比尔,两人成为好友。毕业后,并非上流社会出身的比尔说服
亨利放弃去父亲创办的金融公司上班的机会,留在纽约创业。亨利结识了在同一公司上班
的玛文,两人相爱,并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可亨利的父亲突然去世,他只能回乡奔丧。
介于长子的身份和家庭的重担,亨利留在了波士顿,没有再回纽约。比尔造访波士顿的时
候结识了亨利幼年的伙伴凯,两人暗生情愫,但比尔终究只是个过客。不久,凯便在家人
的安排下与亨利结婚。婚后,她还一直忘不了比尔……二十五年后,哈佛同学会上,亨利
和玛文再次相遇,亨利再次对玛文动心,可他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凯的身边。
不难看出,张爱玲《半生缘》的基本框架和人物设置都和这部《普汉先生》惊人地相似,世钧对应亨利,玛文对应曼桢,比尔对应叔惠,凯对应翠芝。上海和南京的双城设置,也同波士顿和纽约相仿。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据有关人士考证,《半生缘》中不少经典
的细节和句子,也均是纹丝不动地从《普汉先生》搬过来的。比如世钧在他和翠芝家总是
闻到煤气的味道,翠芝总是让世钧去遛狗;又比如那句“世钧,我们回不去了”和“世钧”。这样明火执仗地挪用,竟然在这么多年轻轻巧巧地掩过了众多张研究者的耳目,略
加点染,理直气壮地成就了一部经典,张爱玲当真是有一双魔术手。这样的事实,一下子
让众多死忠的张迷不能接受,抄袭别人作品嫌疑,在他们看来,绝对不能加在张爱玲身上。可实际上,正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如果得法,那叫借鉴,从这个意义
上说,张爱玲算是一位很会偷艺的作家。
自晚清以来,我国的翻译小说蔚为大观,跟那些文学大家孜孜于翻译名着不同,张爱
玲所做的“翻译”,更多是借鉴故事的结构和人物,她的翻译是潜在的,不为人知的,基
本上等于私底下的来料加工,是把一个半成品,装点成精品的成品推给大家。这样的工作,翻译家林纾等人也做过。林纾翻译外国作品的时候,不但全用文言,而且往往根据需要窜
改作品,人物情节结局常常跟原着有不小的出入,这一路数的“翻译”,跟张爱玲《半生缘》之借鉴《普汉先生》很类似,只是林纾的翻译明说是翻译,而张爱玲则更多的是不点
名地私自再创作。
在《半生缘》中,张爱玲改《普汉先生》中的第一人称叙事为第三人称叙事,从而获
得了更高叙述视角,能够俯瞰故事中的人物;同时她还极大的充实了曼桢的戏分,让读者
更关注曼桢的命运。因为《半生缘》最初是在上海的小报《亦报》上连载的,可能是从市
场方面考虑,当然也可能是张爱玲还是想突破《普汉先生》原有的情节格局张爱玲连载时
用了梁京这个笔名,一方面可能是从政治方面考虑,另一方面她可能也对自己是借鉴别人
的作品有所顾及,她在原来的故事上加了一段味道浓重的祝鸿才曼桢的通俗桥段,翻
手为云复手雨般地模糊了原本那个故事里西方味道,成功地拿为己用,缔造出一部清淡而
有富有浓重中国味的小说,同时也成功地娱乐大众这么多年。
第一叹:沈世钧
叹他性格之懦弱,对爱情还是不够坚定、执着!若是他足够强烈地爱着顾曼桢,那么
他就不应当那样轻信曼璐的那些欺骗他的话。即使他真的信了,他也应当一定要与曼桢见
上一面。试想,曼桢曾经那样的对待他,怎么可能连见他一面都不肯,而把戒指给她,如此绝情呢?因为
沈世钧性格不够坚强,所以才轻易放弃了继续寻曼桢的决心,而又那么快的与别
人结了婚。他与曼桢的爱情,哪怕是要终结,也一定要亲自见面说明白才行的。如果沈世
钧脑子稍想一想,就应该发现在他不到曼桢的那段时间,一定是有事情发生了。可惜他
放弃了!沈世钧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此人有点小心眼。比如他吃张豫瑾的醋便可说明。
这原本可以是一个成大事的人,如果他与曼桢在一起的话,他会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会努力拼搏。可是没想到,那个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居然会这样的平凡、没有抱负,最后
只是成了普普通通的市井之民,娶了一个自己不爱的没有任何感觉的老婆。而且这个老婆
的心里还藏着另外一个男人——他的好朋友叔惠,真是可笑呐。
第二叹:顾曼璐
叹此人命苦,是一个典型的大上海时代的悲剧。她为了家人,放弃了自己的爱人,去
做了舞女,这一点的确显出了她的奉献、刚烈精神。但是,为了留住自己的丈夫,试图牺
牲自己一手培养的妹妹。如果说她一手造成妹妹的悲剧,那又是谁造成她的悲剧呢?社会?
家庭?还是她自己?这个极具矛盾的人物,留给读者深思。
第三叹:顾曼桢
叹她的悲剧人生,也叹她的软弱无助。这个人是可以让人真正同情的一个人!她对爱
情的执着要远胜于沈世钧。她有性格刚强的一面,但仍然摆脱不了作为女人的软弱的一面。她不应该那样随便的将沈世钧给的戒指轻易当着他的面脱下来。我认为,曼桢与世均之间
应该多沟通,其实当初吵架的事根本不会弄的那么僵,只是当初没有人肯体谅对方。
第四叹:所有人
这些人虽然没有给我留下多少印象-----但他们毕竟也是不可或缺的人。他们或可恨、可笑、可同情,或愚蠢,或不值一提。然而没有了他们,便也没有了完整的故事了。他们
之所以也值得别人感叹,我想是因为他们都没有拥有完美的人生吧!
一篇不能让人回味的小说肯定不是一篇好的小说。我因了一些对《半生缘》的回味,
便生出了一点感叹----虽然故事离我已经很久远了。当然,若故事真的按我的所叹发生,
故事也便不成为故事了。但好的小说不能仅仅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它总得反映一些东西。
我想《半生缘》所要反映的,便是——人有时候在现实面前真的会很软弱!
猜你感兴趣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