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
案例背景
在《新课程》的“转变学习方式,提升课堂实效”的理念下,教学《庐山的云雾》中,我发现只要注重学生,引导得法,敢于创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能提升课堂教学实效,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
案例介绍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庐山的云雾》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紧紧抓住庐山云雾的神秘、变幻无常,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总分的写作方法,用优美的语句,传神的文字,描绘了庐山的景秀丽、云遮雾罩。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全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安排,课文第一自然段总写“庐山的的景十分秀丽”,第2、3自然段分别从“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两方面实行表达,第4自然段时全文的总结,写庐山给游览者总的印象及游览者的心情。
一、复习旧知,质疑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那些内容,理解了什么呢?
生1: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理解了庐山的与庐山的云雾。
生2:庐山的景十分秀丽、变幻无常。
生3:“庐山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神秘彩”。
……
师:庐山的云雾为什么这么神奇呢?今天,我们就来细细的学习课文2、3自然段,好好的欣赏一下庐山那变化无常的云雾,请赶紧打开课文来看看吧!
[评析: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走进课文,既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以画感悟,展开想象
1、读中思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一想: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用“~~~”画出来。(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
2、说中明
师:谁来说出句子?(生纷纷举手,指名反馈说句子。)
生:这段话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句话来写的。
师:这个句也叫这个段的(生接:中心句)
师:读一读吧!
(生齐读: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师:“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啊?(生争先恐后举手)
生1:“千姿百态”就是说有很多种姿态。
生2:“千姿百态”形容姿态万千,各种各样。
师:哦,那文中共介绍了庐山云雾的哪些姿态呢?请同学们在文中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边读边想像课文所描写的景象。(生读,师板画4座山峰)
师:到了吗?(生齐:到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读相关语句)
3、画中悟
师:谁能把庐山云雾的姿态画下来?(指名学生上台画)
师:你都画了什么呢?(师指着黑板上同学所画的内容)
生1:我画的是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绒帽,所以画成了帽子的形状。生2:我画的是半山的云雾,就像是一条条玉带,系在了山腰上。
生3:我画的也是山顶上的云雾。
生4:我画的是遮挡山峰的云雾,就像一块巨大的幕布。
师:画得怎么样?(生:很好)掌声感谢他们。(生鼓掌)
师:确实这两种姿态画得比较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师结合画面作介绍)这就是云
海,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它像(生接:一条条玉带)(师:轻盈)
云雾弥漫山谷时,它就像(生接:茫茫的大海)(师:苍茫辽阔)
云雾遮挡山峰时,它又像(生接:巨大的天幕) (师:宽广壮观)
师:好看吗?
生:好看。
4、想中续
师:这四种姿态的云雾中,你最喜欢哪一种?(生畅所欲言)
师:那庐山的云雾是不是只有这四种姿态呢?
生:不是,后面还有省略号呢。
师:让我们来想像一下庐山的云雾还会有哪些姿态?(生想像)
生:山上的云雾像给庐山披上了一层白的轻纱。
…
…
师:你们的想像力太丰富,说得好。相信你们也一定会把这个段读得很漂亮。
(生读得投入,读得精彩)
[评析: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描绘,把文字还原成画面,并加以感受或表达,来唤起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把画引入语文课堂,使学生在读中悟,在画中理解,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感悟课文的过程。学生在这个遍一遍的读书中,理解了总分的构段方式,体会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受了庐山云雾之千姿百态,学生学得有滋味,有收获。使读、说、画、想,集动口、动手、动脑为一体,逐渐深入课文。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三、总结学法,授之以渔。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好像真的看到了千姿百态的庐山云雾。那请同学们想一想:刚刚我们是怎么学习第2自然段的?(生思索)
生1:先读课文,并出中心句画下来。
生2:有感情朗读。
……
(师相机反馈,加以梳理,出示学法:①读课文,画出中心句,理解中心词。②一,课文围绕中心句共作了哪些具体介绍,其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喜欢?③想像续编,练习有感情朗读。)
师:这就是我们刚刚的学法,一起来看看。
[评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水平,先引导学生学习第2自然段,即时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明确、掌握学法,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为以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师:请同学们根据这个学法在小组内互读课文第3自然段,并互相交流。
(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
师:好,谁来说说?
生1: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生2:还有“瞬息万变”指的是变化非常快,而且多。
师:文中具体介绍了庐山云雾的几种变化?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生3:“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这两句生动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变化很快。
师:你从哪些词看出云雾的变化快?
生3:从“转眼间,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能够看出来。
师:(引导体会云雾的变化之快,形态之美。)
a.变化之快:刚刚还是......转眼间就变成......;
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
b.形态之美: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
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2、以读促悟,想像续编
师:一眨眼间就变了,谁来读出这种赞叹之情(师指名读)
师:读得怎么样?(生评价,师相机再指名读)让我们像这样一齐来读一读吧!
庐山的云雾(生有感情齐读)
师:读得太好了,那庐山的云雾仅有这两种变化吗?(生齐:还有)你从哪里能够看出来?生:课文中第3自然段末的省略号就是表示云雾变化极多,没有一一介绍出来。
师:你们能像课文那样说一说吗?(生:能)
师出示练习:说一说
刚刚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转眼间就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明________________,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
(生思考、讨论)
师:谁自告奋勇的说一说?
生1: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再转头一看,它又变成了一头凶猛的狮子。
师:太棒了!(生鼓掌)
生2:刚刚还是翩翩起舞的蝴蝶,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只活蹦乱跳的白兔。
生3:刚刚还是晴天,转眼间就变成了下雨天。
……
[评析: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三者合一方能取得实效。在学生掌握学法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第3自然段,并引导他们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发现,既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口头表达的水平。学生在这个自然段的学习中,表现得特别的精彩,他
们侃侃而谈,收获颇多。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以阅读为手段,以培养理解水平、理解水平和表达水平为目的,取法于课文,使用于写作,才能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习写作知识,在作文实践中促动阅读水平的发展,丰厚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技能。]
五、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1、欣赏美
师:这么美的云雾想去看看吗?
生:想。(师出示课件,播放庐山的云雾。)
2、仿写云雾
师:认读文后第3小题的提示,明确要求。
(生独立写或画自己见过的云雾,同桌互相欣赏,评议。)
3、表达美
师:看到这么美的云雾,你想说什么呢?
生:(齐说)庐山的景真迷人!
师:是呀!庐山的景真迷人!庐山被云雾笼罩着,这么秀丽多姿,真让人舍不得离去啊!难怪游客们会(生接:流连忘返)(师引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让我们在音乐中,读出庐山云雾的美吧!
(生有感情齐读全文)
[评析:通过多媒体的教学,给学生带来“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能够一下子使他们从“未知”到“已知”,在欣赏中激发了对庐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想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加深了对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这两个特点的理解。
六、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
2.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局部。
附板书设计:
千姿百态
14.庐山的云雾变化无常(神奇)
瞬息万变
总评:这是情趣盎然的语文,实实在在、以读为本的语文课。给人以艺术的享受,教育科学的启迪。
首先,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这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的表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