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下雪的有意境的短句子【注释】
⑴香火:香烛纸钱,用以祭祀鬼神。⑵燕泥寒:燕子衔湿泥筑巢。
必修一政治⑵日长:春分后,夜短日长。
⑶箨(tuò):竹皮,笋壳。修篁(huáng):美好的竹子。篁,竹。
⑷褪花:花瓣掉落。
【译文】
清明节扫墓烧的香和纸,被雨打湿而不能用;碧溪桥外边,燕子衔的巢泥微带寒;白天渐长,独自眺望倚阑杆。小女孩的公主梦
笋壳脱落变长竹,开始表现绿一片;杏花凋落,刚结成的杏子还未酸。江南春虽美好,可又与谁一起来观看?
【创建背景】
这首小词写于南渡后的某个清明节。金兵攻陷宋朝都城汴京,迫使很多人抛妻别子,背井离乡,过着动荡的生活。这首《浣溪沙》便是词人南渡后见到的绮丽春有感孤独苦闷而作的。
【赏析】
这首词以生动朴素的语言勾画了江南清明时节如画的风光,抒发了远离家乡的孤独感和忧时伤事的苦闷心情。
房屋产权证明上片抓住清明时节江南特有的风光展开画面。“雨湿清明",既点明了时间,又描状了江南一带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特。“香火残”,指清明扫墓时焚烧的香烛纸钱被雨水打湿后的情状。“碧溪”,写满江青的春水荡漾。“燕泥寒”,说南来的燕子正啄着带寒意的泥土准备筑巢。词人面对以上这些风物,不由得件件触起深沉悲凉的感慨。由清明扫墓而联想起自己逃离家乡客居江南,无法祭扫先人之坟;由燕子啄泥做窠,而联想起自己四处飘零无以为家,更由霏霏淫雨,料峭春寒,而联想起国事的暗淡艰难。“日长独自倚阑干”传达出词人心中的辛酸沉痛,把上片中迷漾的景正与词人凄迷的心境妙合交融,富有深沉动人的情韵。
下片写江南美好的舂景及悲苦的心绪。首句描画刚刚脱了笋壳的修长的新竹青翠欲滴,散发出一片耀眼的绿,沁人心脾;次句化用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蝶恋花》)句意,状写新近褪落了娇艳花瓣的杏花杏子尚小,嫩绿未酸,清新可爱。这样美妙的江南春是令人心花怒放,神恰颜开的。不过词人笔锋陡转,以反诘句“江南春好与谁看”收结全词。既与上片孤独怆然韵心境相呼应,又表达了自己失国亡家、忧念时事而无心观赏的沉痛心情。
江城子·癸酉春社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
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不向花边拚一醉,花不语,笑人痴。
【注释】
1、渺渺:悠远的样子。晖晖:明媚的样子。依依:茂盛的样子。离离:茂盛的样子。
2、帘箔:用竹子或芦苇编成的方帘。
金钱是不是万能的3、野蔌(sù):野菜。
【译文】
清清的碧波渺远,春光明媚,柳条随风轻摆,青草茂盛。已经是垂暮老人了,却遇到春,这种滋味有谁知道呢?竹帘都垂下来,庭院里一片安静,只有我一个人,无聊地看着一对燕子比翼双飞。
害怕寒冷没敢换上春衫,春日到郊外踏青的时候懒于和其他人相随。摆上春天地里的野菜和做熟的山里的野味,农家酿的酒能够随便些。人老了,不敢多喝,没有醉倒在花丛中,花儿没有说话,却笑话我痴。
【创作背景】
古代春社,一般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其时正当春分前后,是古人春天祭祀土地神以祈求丰收的日子,又兼有乡邻会聚宴饮的性质,故颇隆重热烈。癸酉,为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年),此时词人王炎七十五岁。词人于社日有感而写下了这首词。【文学赏析】
词的上片写“老大逢春”的情绪。开头三句,写春社时节,风和日暖,春光明媚,清波悠远,杨柳依依,青草繁茂。这是芳春景,生趣盎然,令人振奋。不过词人却恰恰相反,精神并不振奋,甚至情绪消沉。“竹箔四垂,庭院静,次独处,燕双飞”。竹帘四垂,言与外界隔绝,很少有人来往,故庭院里十分寂静。“次独处,燕双飞”化用“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言词人独处其间,只有那忙着筑巢的春燕双双飞出飞进。这里情中写景,以景衬情。用双飞之燕衬独处之人,足见其孤独寂寞;以动衬静,愈见境静,映衬出其心境之落寞凄凉。射精痛
下片写人的活动。一个“懒”字,刻画出老人力不从心、意懒心灰的情态和无可奈何的心情。“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即是说,只要有点山野风味的酒食就能够了。蔌以“野”、肴以“山”、酿(酒)以“村”为宜,既有聊遣愁怀的一面,也有追求雅趣的一面,疏淡别致。“不向花边拚一醉,花不语,笑人痴”描述人的心态:已经有了野蔌、山骰、村酒,老人本想”酩酊酬佳节”,独坐“花边拚醉”,仅仅担心“花不语,笑人痴”,而只好作罢。可见作者人老心不老,犹想学少年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