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屋檐下》是夏衍创作风格转变后的又一成功之作,虽然这部作品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当属于作品独特的情景氛围。作品生动地描写了抗战前夕在四面围城的政治环境下,屋檐下的住户们被生活的重压扭曲了情感,小人物在这种环境中悲苦异常,连日的阴雨让他们烦躁不安,这就是这部作品的情感基调,一个隐晦而沉闷的世界。本文将对《上海屋檐下》的艺术结构进行赏析和解读。
关键词:夏衍;《上海屋檐下》;艺术
1937年春,夏衍完成了他创作生涯中又一部经典作品——《上海屋檐下》,这部作品充分体现了夏衍在创作风格转变后的特点,时代的印记和史诗性的行文完美结合,人物的思想波折和心理活动有机统一,代表了作者的创作风格向着现实主义不断深入。几年以后,夏衍完成了他人生中的唯一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作品《芳草天涯》,这是作者在创作模式形成后的又一次转变,虽然没有完全改变现实主义的格调,但是作品关注的重点转向人物的内心描写,并加以伦理道德的标准,而不再以描写政治为主题,新的创作模式中更多是通过人物内心世界来展现大时代的社会动荡。弄堂里
一、时代下的产物
夏衍的《上海屋檐下》,描写的是上海一个普通的弄堂住户区,人们在一种沉闷、晦暗、压抑的环境中生存,阴暗的生活,死水一般的困苦让这些小市民发出无奈的感叹与愤怒的喊声。
在观众期待的眼神中,帷幕徐徐拉开,首先看到的是一栋弄堂房子,这种房子在解放前的生孩随处可见,但是这小小的屋檐下,竟然生活着五个家庭,十几个人,对于这五家人的不幸生活,作者一直怀着深切的同情去描写,在后门右侧的灶房是赵振宇的家,赵振宇是一名小学教师,每月依靠每个钟头几毛钱的薪水来养活一家人,在万般无奈中,赵振宇也只能是用“乐无安贫”的哲学来安慰自己,让每天工作的烦恼和生活的不满暂时远离,相比而言,赵振宇的妻子就没有那么豁达,每天都因为生活的重压而对丈夫发脾气。
而银行小职员黄家相则住在披灶间上的亭子间。这段时间黄家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因为银行的不景气,他刚刚失去了工作,父亲又从乡下远道而来看望他,他想略尽孝道,但是经济条件不允许,只能依靠典当和借贷来掩饰生活的窘迫,每天还要在父亲面前强装笑颜,黄家相的父亲虽然耳背眼却不花,他终于发现儿子的困难,于是借故回乡下去了,临
走时还将自己的血汗钱给儿子留下。在弄堂的前楼住着一位妇人施小宝,这是一个可怜的女子,流落风尘却被人抛弃,她想逃离魔窟重新生活,但是生活的压力迫使她在流氓的淫威下忍辱偷生。上面阁楼上住着的是李陵碑一个孤寡老人,他一生以卖报为生,唯一的儿子在“一二八”战争中阵亡了,生活与亲情的双重打击让他几乎精神失常,只能哼唱着“盼娇儿,不由人,珠泪双流……”来排解心中的悲苦。房东林志成一家住在楼下的客堂里,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对好一些,但是生活同样充满烦恼,他在一家纱厂的车间工作,每天的工作就像是做牛做马,他为此感到十分苦恼。因而常常对妻子彩玉发牢骚。当年他的好友匡复被捕入狱,然后音讯全无,他与匡复的妻子彩玉相依为命,在生活中产生了感情,最终走到一起,当十一年后匡复出现在他的生活中时他惊得说不出话来,不过,这三个人还算幸运,在激烈的情感冲突后,各自重组家庭。
屋檐下的五家人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过着悲苦的生活,他们都是“小人物”,在抗战前的国民党统治下,在连日阴雨的梅雨季节开始了他们悲惨的生活。文学是为刻画时代环境而产生的,对《上海屋檐下》进行详细解读我们不难发现整部作品都存在着一种压抑而沉闷的气氛。这种气氛构成了全剧的情感基础。令人窒息的梅雨天气和雨季中屋檐下这种死水一般的生活,正是抗战爆发前那种沉闷的时代环境,预示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暴风雨即将来临。
在作品中,作者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展现了时代环境,然后再通过剧中人物的不同职业和生活状态,将社会方方面面的现状展示给观众:林志成是最底层的工人阶级的代表,随着工厂的裁员,失业人口在急剧增加;而施小宝父亲的家书和黄家相父亲的言语中我们能感觉到农村生活的凋敝;最能改变社会现状的匡复肩负着革命的使命,但是长期的监禁让他无用武之地;为国战死的军人的父亲得不到政府的抚恤,最后只能以乞讨为生,身为知识分子的赵振宇却无法养活一家人,在这幢小小的弄堂里,作者描绘了抗战前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正在一点点走向崩溃,社会广阔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揭露了国民党统治的黑暗和社会的弊病。
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一般的现实主义剧作都会有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本剧没有,甚至连矛盾冲突都非常简单;场面相对比较单调,在平凡的生活潜流中,作者只撷取了一朵小小的浪花,而这朵浪花却将社会百态与众生万象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作者不动声地用客观的视角将社会的发展与人物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现实生活通过这朵小浪花得以充分表现。李健吾曾评论《上海屋檐下》说:虽然没有曹禺作品的深度,但是却质朴得让人舒服。
陈坚也评价说:夏衍就是一位素描画家,不刻意追求彩却将生活轻描淡写地刻画出来。夏衍在作品中将三十年代的普通市民生活原原本本地用写实的手法展现在我们面前,好不矫揉造作,不可以雕琢修饰,而是原汁原味的质朴,没有刀削斧凿,只有自然随意,纯正到让人感觉到似曾相识,让读者感觉到仿佛回到了三十年代的上海,与剧中的人物一起感受悲苦的生活。
在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夏衍还有一个非常高明的手段,那就是将悲惨的生活片段以异常冷酷甚至是残酷的手段连接在一起,通过不断切换的镜头引起观众的共鸣与深思。著名作家契科夫认为写悲惨小说的作家必须能冷酷甚至是冷漠对待情感。作者可以与作品的主人公同辈同喜,但是这些都应该做到不着痕迹,才能让悲剧更有震撼力。在《上海屋檐下》中,这个准则被切实地运用到位,夏衍在作品中没有任何的评判和指责,没有加入一丝的的主管意识,而是完全客观地展现剧情,将剧情背后的思想留给观众去感受,因为观众才是剧作最公正的评判者,在这里感受不到作者任何的情感,只有剧中人物的情感波折,乐知天命的赵振宇;牢骚刻薄的赵振宇妻子;委屈忧郁的桂芬;痛苦绝望的匡复;无奈与纠结的彩玉;穷苦潦倒、内心悲苦的李陵碑……所有的这些人物都让观众切实感受着他们的情感世界,与他们同喜同悲,一起欢笑一起流泪。对于自己的作品,夏衍以“冷戏”这个词来
评判,用现代“新写实主义”的话说就是零度情感介入,也就是剧中不带有任何的感情,只是客观地遵循逻辑思维,为人们展现最真实的生活状态。这就是夏衍的高明之处,表面上不带有任何的感情彩,其实行文背后蕴含着炽热而强烈的情感。作者的爱与憎,喜与悲是鲜明的,虽然表面上异常冷静,而实际是在用一种冷静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这种写实手法超越了一般的现实主义,用原生态再现的手法实现了现实主义水平的新突破。
对情节的淡化处理也是《上海屋檐下》中夏衍独特的表现手法。作为剧中的一个普通人,现实生活决定了作者必须将情节进行淡化处理。因为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本来就不会有这多么复杂的故事情节和情感纠葛,也不会有多少尖锐的矛盾,就像是大江中的一汪水,无论是惊涛骇浪还是风平浪静,其实它所做的无非是随波逐流。《上海屋檐下》和《雷雨》不同,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决定了他必须平淡,必须波澜不惊,必须没有性格冲突、矛盾激化、情感爆发和精神聚变,如果一定要浓墨重彩地描写反而让剧作有了更多虚假的“太像戏”的成分,作为剧中的主要人物,即使是林、杨、匡复之间的情感冲突也是轰轰烈烈地来,淡淡然然地去,似乎这里本来就不会出现什么激烈的冲突,究其根本,是因为生活太普通了,普通到没有任何的事情值得他们轰轰烈烈。但是,夏衍却通过这些平平淡淡的事情将旧社会大上海屋檐下的忍耐、屈辱、偷生、无奈与抗争原原本本地展现出来。揭示出
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人们奴隶般的生活。观众或者读者也不会因此而声泪俱下,因为在生活的舞台上,它平淡无奇,早已司空见惯,但是正因为司空见惯才最真实,才最能体现剧作的内涵。
三、蕴含在情节中的深意
夏衍在《上海屋檐下》中描绘的赵振宇是一名小学教师,微薄的工资不足以让他养家糊口,因此妻子在买菜时不得不为一两个小钱与小贩争得面红耳赤,生活拮据到舍不得给女儿买点吃的;银行下岗小职员虽然大学毕业,却仍然失业在家,为了在父亲面前掩饰窘境,不得不借贷度日;流落风尘的施小宝为了生活不得不忍受流氓的欺辱;失去儿子的李陵碑则只能哼着小曲幻想儿子回归;处于情感纠葛中的匡复、林志成和杨彩玉与这些人一起共同演绎了一场社会的悲剧。单纯依靠情节是无法表达这种深层含义的。
作者在《上海屋檐下》只能采用各部分的审美序化来传达作品的深层意蕴,一般的作家只注重作品的明晰化和条理化,完全忽略了审美的需要;而《上海屋檐下》中,夏衍则通过淡化情节来实现了审美的升华,通过审美序化来展现作品的深层含义,这种含义是超乎于情节之上的。这种意蕴并没有在作品中明确表现出来,而是潜藏在情节和结构中,从而实
现了非凡的艺术效果。
作者在作品中设计了一个沉闷而抑郁的弄堂展开人物的活动,搭配上连日阴雨的梅雨季节,房檐下滴落的雨水将这种淡淡的抑郁深入到每个人的心里。五家人的悲剧生活以及生活中的琐事在这种气氛中一点点施展开来,无论是林黄赵施四家的日常琐碎还是匡复、林志成和杨彩玉之间的情感冲突,都在梅雨季节中隐隐约约地展现着一种凄凉悲惨的气氛,葆珍充满生气的歌声和李陵碑苍凉的京腔构成了作品一明一暗的两条线索,伴随着普通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将剧情一步步展开。在屋檐下令人窒息的世界里,梅雨让生活变得更为隐晦和凄惨,无论是风尘苦事还是卑俗的歌声,都是生活在继续,只是这歌声似乎让人们感觉到了一丝的生气和希望。在全剧的抑郁格调中透露出那么一点点的光明。作品中的非情节因素似乎是在为杨、林、匡复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心灵碰撞的主旋律和声搭配一样,使这种分散的音符最终能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出生活的悲剧。夏衍没有通过任何直接的描写来塑造旧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但是通过这种分散的渲染和审美序化,将这种深层的意蕴掩藏在了字里行间,使作品获得了超乎一般的魅力。
结语
在《上海屋檐下》中,作者夏衍用轻描淡写的笔墨勾画出了上海屋檐下那些小人物善良的本质,透过这些人物以及他们的生活琐事,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1937年大上海的社会状态,国民党的统治以及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构成了人们的不幸。小人物反映大时代,这些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将畸形的上海展现在观众面前,预示着一个旧世界必将毁灭,一个新时代必将来临。
参考文献:
[1] 胡赤兵. 同一屋檐下的四个女人——浅谈《上海屋檐下》中的妇女形象[J].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03)
[2] 孙德荣. 《上海屋檐下》论析[J]. 山东社会科学. 2007(04)
[3] 胡赤兵. 同一屋檐下的四个女人——浅谈《上海屋檐下》中的妇女形象[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3(02)
[4] 任动. 《上海屋檐下》的互文性解读[J]. 戏剧文学. 2007(07)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