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芸
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 2014年第10期
文/ 吴芸
《上海的风花雪月》
作 者: 陈丹燕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简 介:作者以探寻者和怀旧者的姿态,徜徉于上海的百年历史中,录访散落在街巷中的历史遗迹,回望她不曾经历过的旧日时光;在张爱玲、张学良、颜文梁等历史名人住过的老房子里遥想他们的人生往事,透过今日上海的新风气,捕捉把握当代上海人的生活情趣和微妙心态。
初读陈丹燕的《上海的风花雪月》,我被腰封处的文字吸引,上面赫然写着:十多年前,上海是颓唐的城市,有大把无法功利的时间和沉默的记忆。十年后,上海变得生机勃勃而嚣张得意,而我的感情,从十年前带有爱意和幻觉的玩味,转化为如今心中渐渐锐利起来的失落之痛。
那么,上海的变迁,给予作者内心造成怎样的冲击?她用细腻的笔触写了六个题材的十年思索:咖啡馆、房屋、街道、城市、人和肖像。她自喻拾荒者,捡拾散落四处的沧桑。在她心中,那是上海的动人之处,是脂粉与污秽下带着体温的真实肌肤。在缓慢的叙述节奏里,我们走进了作者指引的值得沉思的角落。
首篇《时代咖啡馆》,是流传“好男不上班,好女嫁老板”的上海人会朋友、谈生意的地方,是我们窥视上海市民面向大街生活的场所。那里,人人收拾得体体面面,丰衣足食的样子。在《裘德的酒馆》里,作者写了来沪工作老外的感叹“一周工作六天,只有星期日下午的几小时,才能到外滩去呼吸新鲜空气”,而在欧洲,他只需工作四天半,他被上海人疯狂工作的生活方式同化。
当我们从那些聚会场所抽身后,便被五味杂陈地置身于名人故居内。我可以想象张爱玲在大阳台上,欣赏上海黄昏街景的背影;张学良旧居的卧室,而今成了收费最高的套房,里面放了按照当时样子复制的西班牙式的木床。面对空荡荡的大床,让我们想起年轻风流将军的无数往事。他在上海一次次宴客和清谈后,最终在那里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转变,在香车美人中离开他生命里的温柔乡。弄堂里
倘若想深入上海市民的另一种生活,那就该好好去弄堂里走走。因为绝大多数上海人,住在各式弄堂里。在《弄堂里的春光》中,作者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市井生活画卷:有阳光的地方,底楼人家拉出麻绳,把一家人的被褥统统拿出晾晒;修鞋匠坐在弄口,乒乓地敲着高跟鞋的细跟;上海的美女,也是家常打扮,穿着塌跟拖鞋去取信件……
在《上海女子的相克相生之地》的字里行间,她一语道破了美女在华丽服饰下的内心世界。淮海中路上丽人们的利器,便是眼睛里仿佛会生出一只手。那里面包含着对他人的欣赏、检验、向往、斤斤计较、微微的嫉妒、不动声的比试。
厚厚一卷《上海的风花雪月》,描出了隐藏在时间中十年轮回的曲线。有人说,上海老人对于破败精致建筑物怀旧。当老房子被拆除,淮海路被移走梧桐树时,他们成了最坚决的反对者。我想这就是这座城的魅力所在。日后,当我们再去上海逗留、观光时,透过车水马龙的繁华背后,我们也许将触到它已逝或正在逝去的印迹与记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