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主题我见
内容提要:人们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休。讽喻说认为,作者白居易通过对唐明皇和杨贵妃爱情悲剧的描写,对他们的荒淫生活作了讽刺和暴露。爱情说则认为,长诗通过对李杨悲剧的描写,歌颂了他们真挚和专一的爱情。而我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双重说:即既有对贪欢误国的讽刺,也有对忠贞爱情的赞美。
关键词:讽喻 爱情 赞美 双重说
遥想当年,诗人白居易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仙游寺,谈起五十年前的天宝遗事,“话及此事,相当感慨”。于是,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①因此白居易写下此首《长恨歌》。可以说,《长恨歌》是希代之事与出世之才、多情之人在中唐因缘际会的产物。白居易看到了唐明皇的过:贪图美以至误国,并以此警戒后人不要重蹈覆彻;也看到了唐明皇值得同情的一面,唐明皇与杨贵妃忠贞的爱情感动天地,也感动了千万代后人。
《长恨歌》以“汉皇重思倾国”开篇,开篇便是讽喻,意在讽刺告诫在位君王,莫重蹈覆辙。
其言萋萋,其盼也切切。一个贪图美的皇帝,"汉皇重思倾国长恨歌 白居易",一个千娇百媚的美人,"回眸一笑百媚生",历史不加回避地让他们走在一起,结果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九重城阙烟尘起,千城万骑西南行",从此,大唐王朝的命运急转直下,天朝人民的生活每况愈下,同时期的很多诗歌都反映了这一时期人民生活的苦痛,像白居易的《买炭翁》,"满面尘灰烟火,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形象早已揩干了人们的泪水;又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感慨也早已化成人们对一代诗圣的坎坷命运深切同情。
全诗淋漓尽致地描述了《长恨歌》之“长恨”, 这或许就是讽刺派的主要态度,君王重轻国,是国家之恨,是人民之恨。也正如陈鸿《长恨歌传》中所云:“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
然而,纵观全诗,从后文对李、杨二人的忠贞爱情来看则不全然是讽刺诗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莲理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似一曲断肠情思之音律揪动着无数人对爱情悲凄之美的怨叹,犹如《孔雀东南飞》中“生人做死别,恨恨那可论”无不体现着爱的深切和面对分离的无尽痛楚。
唐明皇一生荣辱参半,他开创了“开元盛世”,是谓荣;唐明皇因为杨贵妃的出现而“重轻国”,是谓辱。但其两人忠贞的爱情故事名留青史,为后人所传颂,赞美。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然而为了杨贵妃一人,唐明皇冷落了后宫三千莺莺燕燕。煞有纵有若水三千,我只饮一瓢的感觉,这还不足以证明李对杨的爱吗?再后来,安史之乱暴发经至于“宛转娥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想和流”,身为皇帝的玄宗看到自己心爱的女人被杀,却救不了她,伤心至极流下了男儿泪。“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夜雨闻铃肠断声。”玄宗的行宫座落在这样一个水碧山青的地方,他却无心欣赏,而是“朝朝暮暮情”,月光是“伤心”,雨打栈铃也是“肠断声”,可见李对杨深深的思念。“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其情深深,其悲也凄凄。杨贵妃死后,唐明皇也许是这样想的:既然我们是阴阳相隔,那我们就在梦中来相会吧,但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又闻“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贵妃,贵妃,那到底是不是你啊?一篇长恨有风情,到底这风情何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会。”在这里,显然是诗人对唐明皇和杨贵妃忠贞爱情的赞美,不能简单理解为“怨恨”,应理解为“遗憾”或者对爱的“眷恋” 。但如果完全按赞美说的观点,那前文的讽刺又能算什么呢?
所以,纵观全诗,我认为《长恨歌》一诗是兼讽刺和赞美于一体的双重说。对李杨爱情及其悲剧,诗人赋予了很大的同情,同时对酿成悲剧的原因作了严肃的批判。它的前半部分揭露了唐玄宗“思倾国”、“日高起”、“不早朝”的荒淫生活。后半部分则以充满同情的笔触描写了李、杨二人天人永隔的刻骨相思,歌颂了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然而在《长恨歌》中,作者着力描写和强调的却后一个结果,而在描写这一结果的时候,又明显把李、杨的爱情理想化,令读者哀其不幸,悯其深情,从而淡忘了他们对历史变乱所应承担的罪责。在现代,能做到忠诚的都不多,更何况是古代拥有天下的皇帝,却独独对杨贵妃如此钟情和忠诚。对于最后杨贵妃的死去,也是李皇的无奈,杨对李的爱的最好体现,所以虽离去,却也依然爱意连连!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诗人倍感同情他们的遭遇,也对他们爱情给予了高度的赞美。因此,从作品的客观效果看的话,我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思想予双重性于一体,然而赞美忠贞的爱情多过讽刺重误国。
[参考书目]:1、《大学语文》朱婵清、吴锦润、张海元、黄国璋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9
2、白居易长恨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张中宇 中华书局 2005.9
3、《〈长恨歌〉主题新探》 陈迎年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6年第三版
[注释]:①见于陈鸿《长恨歌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