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有天才之前读后感
    感:这篇文实在牵涉太广,牵连太多,小到感动中国,大到没有诺贝尔,牵涉到当前体制,实在不易多说。还是那一句,天下皆以美之为美,斯恶已。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感:博士毕业不想做研究吗?当然想,可是你得先安家再能立业吧。但,安家何其难!国外的研究就比国内的水平高吗?反正在网络这一块,我觉得是国外的泥土太肥沃了,想不出成果也难!网络就是人家的玩具,我们在外面看,人家在里面玩,我们只有付出数倍的努力,才可能获得人家一点常识性的东西,泥土呀!何其重要!
    “其一就是“整理国故”。”
    感:提升民族性固然重要,然而去糟取精的工作要做好。去糟取精,这个精并不是一个普世观点,而是为不同的人,怀着不同的目的来定义的,所以父母们呀,在给孩子们读三字经、千字文时,把你认为好的那一部分给孩子就行了,好的那一部分呀,这个好字又是需要
定义的,比如孝顺父母,好不好?当然好,然而若以此为权威的凭借,牺牲孩子的乐趣则不好,凡事中庸,过犹不及!
    “其一是“崇拜创作”。”
    感:先生应该是针对翻译作品的创新性受到质疑而谈的。创作固然重要,眼界也要开阔。厚积而薄发,此之是也!写文章充分的读文献很重要!!:)
三字经读后感    “还有一样是恶意的批评。”
    感:先生实在仁慈。其实幼苗们脸皮厚一点,心志坚一点,对权威蔑视一点,倒也不怕所谓的恶意批评。权威这东西,就是让人蔑视的,千万不要给他别的态度,一边蔑视,一边学习,就可以读进去,跳出来,try?
    “单是有培养天才的泥土也难。”
    感:泥土数量众多,属于众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改变才行,岂是一个难字了得!
    “ 做土要扩大了精神,就是收纳新潮,脱离旧套,能够容纳,了解那将来产生的天才;又
要不怕做小事业,就是能创作的自然是创作,否则翻译,介绍,欣赏,读,看,消闲都可以。”
    感:这就是先生的教诲了,要让自己自由,心自由,世界才宽广。
    “我们和古董商人谈天,他自然总称赞他的古董如何好,然而他决不痛骂画家,农夫,工匠等类,说是忘记了祖宗:他实在比许多国学家聪明得远。”
    感:这句话就让我想到了 基-督教的现状,每个教派都拿着自己的解释当经典,别人的都是异端,整个基-督都是排斥任何其它的宗教,被人骂,难道不是自己先摆了一副天下我最大的嘴脸吗?Jesus什么时候这么教育过人?想一想Jesus进入耶鲁撒冷的时候,骑的是毛驴哦!谦卑,包容!后辈们怎么就以为自己天下第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