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游视角下三线建设图书出版创新路径*□文│谢正发  郑  芳
三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以保障国家安全为出发点,审时度势和高瞻远瞩地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开展的一场大规模的以国防建设、能源管理和交通发展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活动。随着三线建设企业的调整、搬迁和改造,留下了大量的三线工业遗产。近年来,针对三线建设遗留的工业遗产开发日益增多,各类研学旅游活动也随之升温。三线建设类图书是研学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研学游的发展为三线建设类图书出版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三线建设类图书出版的专门研究还相当薄弱,尤其是从研学游视角探讨三线建设类图书出版创新问题,还是一片空白,亟待理论深化和内涵拓展。本文主要探讨研学游视角下三线建设类图书出版如何突破传统、推陈出新、创新发展。
一、三线建设类图书出版现状
三线建设极大地提高了西部地区生产力水平,历史功绩和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的长效作用不可否认。三线建设的当代价值,更是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其在出版方面的文化价值也正日益凸现出来,呈现出一些新动向。
一方面,资料汇编类图书出版仍是主流。三线建设类图书出版主要以文献资料汇编、口述史料集、地方及企业志书等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一批涉及三线建设的党内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陆续公开出版或解密公布,如1992年,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发布了《三线建设调整改造有关政策文件选编》,收录了许多党和国家高层领导对三线建设的建设意见和决策的珍贵文献。随后,一大批领导人物传记与回忆录相继问世。逄先知和金冲及的《传》,房维中的李富春等领导人物传记等,程子华等人的回忆录等,收集了大量的背景资料及参与三线调查活动的回忆文章。知名学者编著的普通的亲历者从不同角度讲述三线建设风雨历程的口述史料集,如徐有威的《归去来兮:一部三线建设亲历者的三线建设史》,张勇的《多维视野中的三线建设亲历者》等,记录了三线建设时期的生产生活、教育卫生、文娱活动、经济建设等方方面面的资料,真实还原许多真实场景和历史人文等。此外,如《三线建设志》《遵义三线建设志》《六盘水三线建设志》等志书、简史也收集了诸多三线建设的文件、政策和行业发展史资料。
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类图书出版开始涌现。以报告文学和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也是三线建设图书出版的重要组成,相关图书出版日渐增多。报告文学有王春才主编的“中国大三线报告文学丛书”,常扬的《
让历史记住三线学兵》,沙明的《魂系三线》等。三线建设题材小说创作出版日趋活跃。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川渝地区三线企业职工生活史研究1964—1983”(19YJC790156)、重庆市“十三五”教育规划重点项目“重庆红文化资源的德育功能探索与实践”(2017-GX-136)阶段性成果
据王小平统计,1975—2015年40年间,以三线建设为题材创作出版的小说共有45部。其中,长篇小说有34部、中篇6部、短篇5部,尤其是2010年以后开始井喷式增长,最近几年网络小说呈现逐年递增之势。[1]长篇小说中代表性的有吴迪《青春滴血:三线学兵连绝唱》、于泽俊《工人》、刘守华《上三峡》、钟少曦《裂谷燃情》等,这些作品虽具有明显的文学彩,由于许多三线建设题材小说的作者都亲身经历过三线建设,或是三线建设者“二代”,使得他们的作品具备了很强的现实感和真实性。一些小说甚至还被改编拍摄成影视作品,如美籍华人艾米《山楂树之恋》经过网络发酵后,首印80万册,后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
此外,影集类图书出版日渐增多。各种关于三线建设的老照片、摄影作品大量涌现,有的甚至结集出版,如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和人民画报社编辑的画册《中国大三线》、潘科主编的《三线学兵连》、李杰的摄影集《“三线”记忆》等。
二、三线建设类图书出版的问题
三线建设类图书数量逐渐增多,类型日益丰富,形式日趋多样。但从研学游视角来看,仍存在内容趣味性不强、传播形式较单一、市场化程度较低等问题。
1.内容趣味性不强
许多三线建设类图书的内容个性化不突出,吸引力不强。资料汇编、回忆录文章虽然内容丰富、颇具价值,但缺乏趣味性、可读性不足、不接地气。受众体较为局限,难以走进众心中、贴近众生活,影响了大众化推广。一些专题的三线建设研究著作,仅为高校学者和个别研究人员需要,在青少年体中缺乏影响力。一些文学类图书主题教育淡化,均是从小处着眼,缺乏家国情怀,浮于表面和浅层次内容,读者难以从中获取有效的三线建设历史信息并接受三线文化的熏陶,教育意义不浓。
2.传播形式较单一
由于三线建设类图书所讲述和宣传的内容多是三线人物、三线故事,传播的是三线精神,大多单纯将纸质的文字及图片进行复制,没有进行二次图文内容编辑处理,没有进行单独的专业化版面设计。因此,一般的三线建设类相关专著、图书内容,不太能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喜好,对年轻的读者缺乏吸引力。目前三线建设类小说主要是线上传播,资料类主要是线下传播,传播形式比较单一。如何能让生活在远离那段历史背景的读者以及游客,特别是当代的年轻人乐于接受,就需要研究符合年轻人喜好的新媒体创新传播方式。
3.市场化程度较低
三线建设类图书出版经费来源渠道单一,除了文学作品出版以市场化道路为主,其余主要是政府拨款、企业资助、各级各类课题经费等,市场化程度较低,离普通读者和游客的实际需求较远。加之三线建设类图书销售渠道不多,由于一些图书并没有考虑到普通读者和游客的实际需求,只在传统书店及网络平台进行销售,有的虽然也在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旅游景区景点服务窗口、店铺等地搭便车销售,但其结果常常是,图书上架了,销售效果不理想,寓教于游的目的也未能很好实现。
三、三线建设类图书出版创新路径
三线建设类图书出版应搭乘研学游的东风,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举措,突破传统、多措并举、推陈出新。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现选题内容创新
第一,注重专题化策划的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资源利用好、红传统发扬好、红基因传承好。”广大的三线建设者“自强不息、爱国敬业、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也理应是红资源、红传统、红基因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三线建设类图书出版作为一种倡导正能量、弘扬红文化的专题类图书,在进行选题策划时,要紧扣时代主题,把握好读者喜闻乐
见的内容,如以三线建设博物馆的“票证”为例,展示三线建设时期人们的饮食习惯和使用的粮票和购物券等,然后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小差异来反映三线建设企业职工生活史这个大主题。可以因地制宜、注重实际,从机械、冶金、能源、兵器、航空、航天、船舶及核工业等多种不同视角,策划具
有创新性的专题化选题,形成融休闲娱乐、主题教育、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全新出版链条。
第二,内容大众化需求的创新。出版业作为内容产业核心,打造抓住痛点的内容,是夯实出版发展根基的根本。[3]选题内容的创新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市场调研,认真研判社会热点问题,准确分析目标读者体的阅读取向,以及大众化需求信息,提高内容创新的针对性。如在建党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80周年庆典时,提前策划一些反映军工变迁的图书出版,充分发挥主题出版物利用重大节点等集中出版的集聚效应。[4]选题内容还应该对社会风尚具有引领作用,对大众行为方式具有切实指导作用。如可将三线建设类图书出版内容与西部大开发、军民融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建设热点有机融合。大力挖掘各地三线建设特文化资源,可将三线建设区域布局的特优势与研学游的传播优势结合起来。三线建设有丰富而灿烂的三线文化遗产,很多文化遗产散落于民间,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收集这些文化遗产并将之整理出书,需要编辑具备敏锐的眼光和严谨的态度,在通俗易懂的语言基础上,采取多元化的叙述方式,图文并茂,用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的语言叙述。
第三,彰显宣教功能的创新。从三线建设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开发利用方面来看,虽然具有一定的深度,
但却缺乏一定的温度,尤其是对青少年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就是宣教功能明显不足。对三线建设书籍、图片、影视资料等各类文献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为旅游开发者和旅游从业者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智力支持,更应讲清楚三线建设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鲜明特,以揭示三线建设的主题价值,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在青少年学生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对于三线建设精神旅游产品内涵的提升需要重翻三线建设文献,从历史文献资料中去查询、提炼、丰富和创新,强化内涵挖掘,只有将真实感人的三线建设人物故事还原出来,讲好三线故事,才能够再现三线建设历史,有效构建既有实物载体的游乐体验,又有知识学习的理性认识提升,才能真正聚合和释放三线建设精神的巨大能量,全面提升三线建设图书出版的价值。
2.多措并举拓宽图书传播载体,推进传播途径的创新
第一,与旅游景区景点联合开发研学游教材。搭乘全国研学游蓬勃发展的东风,以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为依托,整合串联诸如国防、科技、能源等与山水、湖泊等旅游线路,开发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研学游项目。甘肃酒泉、四川攀枝花、湖北宜昌等一些三线建设重镇纷纷依托其三线建设遗产资源发展旅游产业。这些都为三线建设类图书出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提和现实基础。三线建设类图书出版需要以三线建设时期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等内容为依托,集文字、图片、影音等于一体的新型立体化复合表现形态,紧密融入研学游线路的产品开发,开发研学游课程,设置研学游项目,彰显三线建设文化特,从而带动三线建设类研学游专题教材出版,通过参观三线遗址、
体验三线生活、感受三线文化、举办以三线建设为纽带的文化活动,促进研学游与生活实践的深度融合。
第二,优化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三线建设类图书出版要在传统纸质图书的基础上,采用视频、录音、动画等媒体形式,实现载体的创新,不断提高辐射力和影响力。充分利用手机报、网络社、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图书内容传播,使用人们感兴趣的语音讲坛、微课等形式,拓展传播新方式,深入开展三线文化进企业、三线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如重庆涪陵816小镇,开发关于三线军工特的研学游体验项目,并在园区高标准创意打造景区图书馆——涪陵区图书馆816小镇分馆,摆放陈列以三线军工为主、战争、军事等题材的图书,并定期在816小镇分馆举办沙龙、讲座、读书报告分享会等,让游客充分感受816工程及三线建设的历史文化。
第三,探索数字出版方式的变革。研学游视角下图书出版必须依托自身品牌优势,从单一纸质书出版转型到电子书、有声书、视频、动漫等多种形式。5G支撑下虚拟现实VR技术在出版业中的深入应用,[6]这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模式,及以VR多维课堂、VR多维创客编辑,三维3D 未来主体课堂等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模式的应用多场景的丰富产品形态,[7]是网络时代媒体变革的趋势所在,也是移动阅读背景下三线建设类
图书数字出版的新方向。三线建设类图书出版可配套AR/VR图像呈现的数字内容,转型到电子书、有
建党100周年素材声书、视频、动漫等多种形式。对一些重大事件、人物、故事内容可以出版具有生动细节的全息影像,还原逼真的、具有高度浸入感和感染力的场景,如运用一些三线建设重点工程的决策背景、建设过程、停军转民等重要时段、重要节点、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文字、图片、影像、故事等宏大舒事材料,并融入参建部队官兵、参建职工在建设过程中使用过的工具、发生过的故事等微观素材,提高数字出版的趣味性。
3.与时俱进更新传统营销理念,探索营销模式的创新
第一,注重营销策划。营销策划需要从选题策划开始,要提前研究,早做准备,提前作出预测和判断。[8]充分考虑图书的预热时间、上市时间,以及采用节奏性的宣传推广措施,把握营销推广节奏,匹配相应的旅游节庆及活动,精准投放到图书市场,从而形成社会热点以带动图书销量。包括三线建设遗产遗址、人物故事、生产生活场景、风土人情,等等,让游客更好地了解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旅游目的地文化和生活。结合各地三线建设资源特,创作相关视频、音频作品,包括动画片、抖音短视频等,尽量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寓教于乐,扩大三线建设类图书的影响力。
第二,拓展营销网络。目前是使用人数最多的APP之一,推文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要利用进行三线建设类图书宣传,提升公众知晓度。可利用“小三线今昔”及时推送三线建设类主题图书相关新闻,而且以图文并茂等形式,把图书的精彩内容、
重要观点向读者介绍,与读者互动,提升三线建设类主题图书的知名度。还可以精心设计三线建设景区景点的官方网页、微博、和网店,推出三线建设类主题图书宣传广告,插入作者和编辑寄语,增进读者对三线建设类图书的阅读兴趣。
第三,融入营销平台。推动三线建设类图书的线上销售渠道,如进入京东、淘宝、当当和亚马逊等电商平台。推进三线建设类图书的电子书化,入驻亚马逊金读(Kindle)、当当读书、京东读书、读书、豆瓣读书等线上读书平台。紧跟时代潮流,创新营销方式,三线建设图书的推广要和当下最火的直播带货和短视频营销结合起来,可以通过拍摄讲述三线建设的创意抖音小视频来传播红文化,提高三线建设类图书的知名度;通过网红教师、旅游达人直播带货,带动三线建设类图书的销量。
四、结语
三线建设类图书是三线建设研学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其出版仍处于初期阶段,亟须破解内容吸引力不足、传播形式单一、市场营销不畅等难题。应进一步探索出版创新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现选题内容的创新;多措并举拓宽图书传播载体,推进传播途径的创新;与时俱进更新传统营销理念,探索营销模式的创新。生产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研学游图书产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三线文化,弘扬三线精神。搭乘研学游的东风,推进三线建设类图书出版,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
(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片区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吉首大学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小平.历史记忆的文学书写——40年来三线建设题材小说创作与出版述评[J].中华文化论坛,2016(12)
[2]曾玉寒.浅析“互联网+”时代时政通俗理论读物出版创新路径——以《党性是什么》为例[J].出版参考,2018(7)
[3]袁小,刘叶萍.5G 时代出版内容服务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出版,2020(15)
[4]韩建民,熊小明,李婷.主题出版发展新动向:创新模式 把握规律 引领转型[J].中国出版,2019年(15)
[5]谢正发.弘扬三线军工文化当代价值的路径探索[N].中国教育报理论周刊,2019-11-21
[6]徐丽芳,陈铭.5G时代的虚拟现实出版[J].中国出版,2019(18)
[7]2018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于青岛呈现世界顶级虚拟现实科技盛宴[EB/OL].news.hiavr/news/detail/33486.html
[8]肖林霞.论主题出版的选题策划及创新[J].出版发行研究,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