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文阅读教学设计
课题:动静相宜,亦诗亦画
授课年级:五年级
议题及分析:
探索古诗中动静搭配的奇妙之处
选文篇目及来源:
选文篇目 | 选文来源 |
《山居秋暝》 | 《唐诗三百首》 |
《宿新市徐公店》 | 《唐诗三百首》 |
《鹿寨》 | 《唐诗三百首》 |
《绝句.迟日江山丽》 | 《唐诗三百首》 |
《鸟鸣涧》 | 《唐诗三百首》 |
文本解读:
五上统编教材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山居秋暝》描绘了初秋薄暮,而后初晴的山中图景。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之情。全诗共有空山新雨图,暮入秋图、明月照松图、清泉流石图、竹喧浣归图、渔舟莲动图等三幅静态图和三幅动态图。结合语文教材,选择探索古诗中的动静搭配的奇妙之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诗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培养学生想象力,体会中华诗歌的美妙之处。
教学目标
1.运用“想象”的方法读古诗,感受诗中描绘的景。
2.通过《山居秋暝》的学习发现古诗中“在‘静’的画面中加入‘动’,‘以动衬静’”的问题,再通过三首诗的对比学习,感受诗中“‘动静搭配’的美妙,发现“诗歌’动静搭配’的多种不同方法”
3.在《鸟鸣涧》的学习中,探究“诗歌‘动静搭配’有不同妙处”,引发学生对古诗“动”与“静”的持续探索兴趣。
教学重点:
1、让学生能从诗歌中到动态和静态的景物。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手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化动为静、化静为动、以动衬静的手法。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体会动静
课前游戏,活跃气氛。
《雨点变奏曲》规则:“小雨”--手指敲击桌面,“中雨”--两手轮拍大腿“大雨”--大力鼓掌,“暴雨”--跺脚
1.教师:现在风和日丽,晴空万里,突然天空开始下小雨,小雨渐渐变成中雨,中雨变成大
雨,大雨变成暴风雨,暴风雨减弱成大雨,大雨变成中雨,又逐渐变成小雨……,最后雨过天晴"(现在,让我们用倾盆大雨般的掌声欢迎各位老师的聆听)
2.刚才我们一起让耳朵经历了一次从鸦雀无声到穿云裂石的特别旅行。现在我们让眼睛去欣赏一下从静态到动态的景物之美,请看屏幕(播放静态、动态视频)现代摄影师运用镜头记录下了风景的静态之美和动态之美,其实啊,早在一两千年前我国古代的诗人就会运用文字镜头记录风景的静态之美和动态之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中的动与静,感受文字镜头记录的动静之美。
设计意图:以互动游戏及动态视频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一、读《山居秋暝》,发现“动静搭配之美”
导入:大诗人苏轼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桅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究竟是什么样的境界呢?这一课我们一起去感受。
(一)读古诗,听录音,纠正字音,师范读。
(二)读古诗,划分节奏。预设:你们同意这位同学读的节奏吗?怎样交朋友
教师:这首绝句是如何运用文字镜头记录动静之美的,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
(三)出示自学要求。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勾画出诗中所呈现的景物。
2、结合注释、工具书、插图等理解诗句意思。
3、出诗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诗句,
(四)总体赏析展开联想
1.预设:明月,松林,清泉,山石,青竹,浣女,青莲,渔舟。诗人借这些景物,为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美景呢?
2.哪些是静景,哪些是动景?
预设:“明月松间照”是静景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动景。(适时播放课件)
展示动态画面:秋天的傍晚一场新雨过后,青山清朗,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在大石头上叮咚流淌。
老师点拨引导:每一幅画面就象电影中的一个镜头,把这些镜头连起来就是山中的整个景致。我们可以看到洗衣服的少女归来时发出了喧闹声,渔舟经过时莲花也随之摆动。为什么它们给你的感觉仍然是“静”呢?以动衬静。正因为有这些声音,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更安静。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从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有景有人,有静有动。
(五)再次诵读,想象画面,读出动静的区别,读出动态中的安静。
小结:诗中既有静景又有动景,我们说这样的写景手法叫什么?(板书:动静结合)静景和动景都很美,通过刚才的探索,我们知道了有静有动的画面就“活”了,正是诗人以动衬静的写景手法,构成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
二、迁移读《宿新市徐公店》《鹿寨》《绝句.迟日江山丽》,感悟“动静搭配之妙”
(一)读另外三首古诗,读准字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