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类的“老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第三、四、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明白文中的“老师”指的是什么。
重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明白文中的“老师”指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老师”是一个很熟悉、很亲切的称呼,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老师?(请生回答)
2、听了大家的交流,我知道大家心目中的老师都是一些有着丰富知识、高尚品德、良好言
行的人。今天学了第七课,我相信大家对“老师”的概念可能会更加完整。(请生读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3、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请生回答。预设:为什么题中的“老师”要加引号?谁是人类的老师?人类从“老师”身上学到什么知识?)
4、过渡:大家提的问题,课文中有没有答案呢?学习了课文之后,我们就明白了。而学习课文的第一步,是要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检查学生对生字的预习情况。课件出示生词,指名领读,相机指导读准字音。
2、重点指导长句子和难读的句子的朗读。课件出示: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注意提醒学生读书、听书习惯。)请生点评朗读,相机正音。
3、整体感知课文
1、请生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想一想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请生回答。
第一段(1、2自然段)以科学家从鱼儿身上得到启示,发明潜水艇为例,指出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很多。
第二段(3—6自然段)写了人类在飞行、航行、建筑设计等方面向生物学习的各种研究成果。
第三段(第7自然段)总写自然界的种种生物是人类的“老师”。
3、同桌讨论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
4、人类的老师请同学回答。
4、精读课文,明确“老师”的含义
1、课文学到这里,大家一定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了吧?课文中是怎么说的?请大家到课文中一,看谁先到?
2、学生快速读课文后指名回答。(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3、出示第七自然段,全班齐读。教师板书:自然界的种种生物
4、这句话还告诉了我们什么?
5、指名交流。(从“种种生物”知道了自然界中人类的“老师”很多)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自然界中人类的“老师”很多吗?指名读,齐读。
6、是啊,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是人类的“老师”,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感受到这一点?(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鱼儿一种呢。
7、过渡:自然界中能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确实很多,课文介绍了哪些人类的“老师”?它的特点是什么?人类从它身上学到了什么?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5、教学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独体:亡  上下:某
                    半包围:匀  省
                    左右:祸  训  均  坦
2、“匀”要写得方正、舒展,而做“均”的部件时,左右要压缩。
3、请生讲一讲难写的生字。
4、生书写。
                   
板书设计:        7、人类的“老师”
  自然界的种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