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青峰
教学目标:
2.朗读课文,把握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发。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了我们多少启示啊,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用我们的心灵去感悟。《自然之道》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警示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蝙蝠和雷达》让我们知道,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自然的启示》,板书课题。
(开篇激趣,让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更深刻一些,利用本组前几篇学过的文章,从启示这个角度总结一下,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并顺利地过渡到本文的学习。)
2.齐读课题。
3.这篇课文由两篇短文组成。读了这两篇短文的题目后,你一定会觉得很有意思吧。读了题目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如森林里面杂草丛生,荆棘密布,怎么“打扫”;什么是人类的老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学生认读。(提醒“扫帚”的读音)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课件出示要求: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查工具书,能够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
3.读书交流。
(1)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
(2)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学习《“打扫”森林》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默读《“打扫”森林》,想想它主要讲了什么?
学习提示可采用将各部分连起来的方法概括文章大意。同学互相补充
(2)重点探究第5-6段。
①再仔细读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了呢?“打扫”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
②小组讨论交流。
③全班交流,引导他们把握如下要点:
第5自然段中列举了哪几种事物,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第6自然段是从反面说明的。即:如果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人为地破坏这种联系,就会破坏生态平衡。
④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受到什么启发。(谈谈动物间的食物链现象)
四、学习《人类的老师》
1.让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自学方法学习本文,在方式上仍然讲究自主、合作、探究。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想想它主要写了什么?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不懂的词语在上面的第二大环节中已经处理了)
课件解释“流线型”
(1)科学家从蜻蜓的翅膀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2)科学家从鲸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3)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
(3)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以上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适当引导,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五、总结
《“打扫”森林》这篇课文中自然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维持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的联系,才能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中自然给我们的启示是:只要我们多多留心自然,自然界的很多生物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它们不愧是我们人类的老师。
人类的老师六、拓展
1.学生交流各自所知道的其他有关“自然的启示”事例。
2.教师针对“大自然和人类”的相处和学习做简短总结。(此处把第五环节的总结和拓展分开,教案显得层次清晰)
2.写一段话介绍自己从某种动物、植物的特性中受到的启示。
板书设计:
《“打扫”森林》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人类的老师》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无知违背 受惩
自然规律
认识利用 受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