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之五《结庐人境》作品赏析
一、 陶渊明风采
    陶渊明少年时代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怀有兼善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由于东晋门阀制度森严,寒门出身,不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难以实现理想的陶渊明二十九岁才出仕为官,终其一生,所做的也不过是芝麻小官,济世的宏志无法施展,并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与一些官场人物周旋。
  三十九岁时,多年来予其深刻影响的老庄思想和隐逸的社会风习使他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 "道之不传"的理想幻灭使他转向躬耕自给自劳自娱以求心灵的宁静与澹泊。此后,他又为彭泽令,就在他上任八十余日之时,逢郡督邮来巡,属僚告之应束带进见,他长叹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并即日解印挂职而归,从此,他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归田之路,也给后人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
大致在魏晋以前,以儒家学说为核心,中国人一直相信人类和自然界都处于有意志的“天”的支配下。东晋末,在玄学的背景中,陶渊明的诗开始表现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这就是
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相反地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在他的《饮酒》之五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而优美。凭着它那浅显的语言、精微的结构、高远的意境、深蕴的哲理,这首诗几乎成了中国诗史上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篇。
二、《饮酒》的解读
《饮酒》组诗共二十首,这是第五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此诗表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语言浅近,结构巧妙,写景如画,意境高远,并且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反对“心为行役”的“物化”。诗的前四句袒露了诗人能够超然出世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后六句写隐逸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弃官归田后远离尘世,醉心田园的情志,这其中既有不满现实、洁身自好的一面,同时也流露出回避矛盾、与世无争的消极情绪。
1.分句赏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结庐”,建造房屋;“人境”,人们聚集的地方;“车马喧”,车马的喧闹,不仅是实在的事物,
也意味着上层人士间的交往,它代表着整个为权位、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诗人将住所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嚣声。于是紧接着就有了一问:“问君何能尔”?你如何能够做到这样呢?自问自答中得知,是由于“心远地自偏”。 此句为全篇之骨,特别注意这个“远”字,既是指是远离俗世,更指的是超脱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地自偏"饮酒赏析:觉居处僻静。这是很富理趣的一句诗,它讲了“心”与“地”也就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的喧与偏取决于“心”的远与近,真正的隐士高人原不必穴居岩处远离人世,只要心不滞于名利则自可免除尘俗的干扰。这句诗道出诗人的生活志向和人生态度,一个归隐之士的高雅情志跃然纸上。它告诉读者,诗人的心灵超然净化,使车马喧闹的环境也因之幽静僻远了。借眼前之物,谈人生哲理。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其结构设计也非常巧妙,第一句看似平淡,第二句就突然转折,造成悬念。第三句借势发问,第四句给出答案,四句浑然一体。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意与境会,妙合无限。写诗人之所见与所为。诗人所见乃"",诗人内心的景致也如菊风骨凌霜、傲然挺立;诗人所为是在自己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于一俯一仰间见其高
洁的情致。渊明爱菊,既是由于菊花的美丽,还因为“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赴篱下采菊佐酒可以健身,同时菊也是诗人高风亮节的象征,正如兰之于屈原,梅之于陆游一样,都有着特殊的机缘。“悠然见南山”既可解为“见到了悠然的南山”,也可以解释为“悠然地见到了南山”。“悠然”二字既指心情之悠远,也指南山之悠远,在偶一举首间心与山悠然相会,自身遂与山交融,仿佛成为一体。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字在这里显得十分传神:居心于有意无意之间的一瞥,反射出诗人超脱冥邈、神逸方外的悠闲心情。好似在一种无意识之中,南山撞入了自己的眼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那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好像并不在外界而就在自己心里,构成了一片美妙的风景,一个超俗的境界。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归隐山林。写出了诗人"悠然"所见之景,体现了诗人宁静恬淡的主观心境。这四句不仅写出了诗人无意见山、心与物遇而进入物我两忘的情态,而且描摹出一幅自然图境,把主体的情感化为客观的景物。就是在这片风景和这个境界之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诗人感到了想说出来,又觉得说不出,也不必说出。这种心和境的瞬间感应,这种
通向无限的愉悦,是不可落于言筌的。再追问一句为什么看到“山气日夕佳,飞鸟想与还就悟出了真意呢?关键在于“还”。“还”就是“返归”,返归到本原。由日出到日夕,这是一个“还”。日夕景之如日出,,这又是一个“还”。飞鸟晨出夕还,则是“还”中的“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在“还”中悟出了一些带有哲理意味的道理,他称之为“真意”。在他看来,人生的真谛也在于“还”,还到未经世俗污染的原本的我。这二句是对全诗的总结。"此中",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真意",真趣,即人生之理、造化之趣,这是全篇之髓。诗人在物我两忘和同构中领悟到了一种"忘言""真意",这无非是在告诉读者:你们看,这归隐的生活多么美好啊!又何必要去为官,去为"五斗米"折腰?这二句既可以看出老庄哲学的痕迹,也可以让人感悟到后世禅宗大彻大悟的意味。点睛之笔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刚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不到合适的语言,有点禅家的味道。 “忘”字用得妙: 言可忘,语可忘,乐可忘,苦亦可忘。一切在生活中的不满、痛苦与失意都可以在一个“忘”中解决。我想把“忘”字和诗题“饮酒”结合起来,当时饮酒之风极盛,许多文人雅士经历不如人意,便会借酒消愁,陶渊明也一定是要达到“醉”的境界,如果清醒时看到的现实令人痛苦,那还不如去“醉”,“醉
”起码可以使人缩回内心达到短暂的忘却。从本质上说,醉、忘、隐、远都是对现实的回避,都是从外界回到自己的本心,我们可以说这是消极的,但更可以说是无法选择的。陶渊明有高洁的个性,他若不想为五斗米折腰就非陷不可。确切地说,隐居生活是他内心的幻想,而不是真的生活,对于他,对于当时的一切人,幸福永远是在远方。“当生活在别处时,是梦、是诗、是艺术。而当彼处一旦变为此处,崇高感随即变为生活的另一面,残酷。”于是荒渺感产生了,平淡、似是而非的幸福和幸福背后的痛苦也逐渐凸现了出来。
2.全诗赏析
这首诗既抒发了归隐生活的悠闲恬静的欣悦,又蕴含着诗人对宇宙人生超然境界的向往和憧憬。此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如:“结庐在人境”是写景,“而无车马喧”是抒写超脱尘世的感受,是抒情,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尤其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将诗人淡泊的心境和优美的环境水融,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为后世所称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写景,但从写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将情融于景中。诗的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直接抒情,同时又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整首诗无不是景中含情,情中见理,余音绕梁,回味悠长。
2.1如画诗篇
它给人以什么印象呢?闭上眼睛,脑海中便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青山锁于云雾之中,好似神仙境地。一位青衣方巾、容貌清瘦的隐士渐渐显出了身形,他从容地在竹篱下拈起一朵小小的菊花,与飘渺的远山相对而视……不一会儿山雾四散,有几只鸟悠然地天边飞过。真是一幅飘逸的“深山隐士”水墨图。
2.2诗中意蕴
领略完诗境,再悟诗意,朦胧而又真切的青山绿水是他内心追求的境界,陶渊明把外界的、现实的、实实在在的目标,变成了内界的、虚幻的、心灵化的目标。他希望能在另一种生活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这样一个纯心灵化的世界里,诗与美的灵感可以自由抒发,从而感受到在现实的自我价值也可以在这个美丽的“远方”实现。
2.3诗之我思
我们在品味、欣赏隐士们淡泊出世的人生态度时,又怎么不能不为他们的命运产生深深的思索呢?
一些美好的东西正从身边消失,比如时光,你无法将之抓住;一个人正在人海中喊着孤独,比如痛苦,声嘶力竭也无法让更多的人听到。
陶渊明的田园风格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那么他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陶渊明看来,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字宙而存在。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原来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大化”迁变的表现,只是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投入到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和名利的竞逐中,以至丧失了真性,使得生命充满焦虑和矛盾。所以,完美的生命形态,只有归复自然,才能求得
而我们在全面考察了《饮酒》诗所表现的主要内容可以知道:诗人有感于政局易代,世俗败坏,故要坚守自己高洁的品德和归隐的道路。在归隐的岁月中,诗人也有过闲情逸致,采菊,望南山,悠然自得。但这欣然的心情,在诗人来说仅属一刹那。在陶渊明看来,要做到不同流合污,并保持自己高洁的人格,就必须坚持其归隐道路,因此诗体现出的一种对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然风光的喜悦。陶渊明刚归田时,曾把自己比作“羁鸟”和“池鱼”。把他
的乡里比作“旧林”与“故渊”,并把上层社会比作“樊笼”。在本诗中,陶渊明虽然居住在世间,却并无世俗的车马来打扰。心既然远远地摆脱了污浊的官场,那么虽然处于喧哗之地,也如同居住在偏僻之处一样。诗的后半所说的“真意”和“望南山”的喜悦,也包含着“羁鸟”归林喜悦的因素。这首诗与那些毫无人间烟火气息的“隐逸”,“游仙”诗相比,毕竟是不同的。它有自己的现实思想的隐衷在内的,而又用非常含蓄的意境表达出来。
深刻的哲理思考还给了陶渊明一种超然悠然的心境,再读桃诗,自有一种悠然的气度和透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