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一陶渊明
    【原文】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①。
    集中逐风转回,此已非常身②。
    落地为兄弟③,何必骨肉亲!
古诗十九首原文
    得欢当做趣,斗酒共聚毗邻④。
    盛年不重来⑤,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寄语⑥,岁月不待人。
    【注释】
    ①蒂(dì帝):蒂的异体字,瓜当、果鼻、花掉与枝茎相连处都叫做蒂。虎牙: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这两句就是说道人生在世没根蒂,漂泊例如路上的尘土。
    ②此:指此身。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壮年之身。这句和上句是说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③落地:刚生下去。这句和下句就是说道,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就可以交友呢?意思就是世人都应视同兄弟。
    ④斗:酒器。比邻:近邻。这句和上句是说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⑤盛年:壮年。
    ⑥及时:趁盛年之时。这句和下句是说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7勉励:激励。
    【白话译文】
    人生在世就像路上的尘土,原本就像飘泊风尘,没有根蒂。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世间人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非要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
相亲呢?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及时行乐,有酒就要邀请邻里朋友一起共饮。人生就如同时光一样,只要过去了,就不会重新再来,因此,要趁着年富力强,勉励自己,多做些应该做的事。
    【赏析】
    这组《杂诗》,实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正如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是这组《杂诗》的基调。
    这种关于“人生无常”“生命较长时间”的感叹喟,就是在《诗经》《楚辞》中即为已能够听见的,但只是至了汉末魏晋时代,这种哀伤才在更深更甚广的程度上拓展开去,从《古诗十九首》至三曹,从竹林七贤至二陆,从刘琨至陶渊明,这种感叹喟显得越发悲凉感伤,越发浓厚沈重,以至沦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这种音调,在我们今天认为语带消极悲观的意味,但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却充分反映了人的苏醒,就是时代的进步。
    “人生无根蒂”四句意本《古诗十九首》之“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感叹人生之无常。蒂,即花果与枝茎相连接的部分。人生在世即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没有着落,没有根柢,又好比是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由于命运变幻莫测,人生飘泊不定,种种遭遇和变故不断地改变着人,每一个人都已不再是最初的自我了。这四句诗,语虽寻常,却寓奇崛,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是为一喻,再比作陌上尘,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外之象,直把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写了出来,透露出至为沉痛的悲怆。陶渊明虽然“少无适俗韵”,怀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宏大抱负,但他生值晋宋易代前后,政治黑暗,战乱频仍,国无宁日,民不聊生。迫于生计,他几度出仕,几度退隐,生活在矛盾痛苦之中,终于在四十一岁时辞职归田,不再出仕。如此世态,如此经历,使他对人生感到渺茫,不可把握。虽然在他的隐逸诗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旷达超然之志,平和冲淡之情,但在他的内心深处,蕴藏着的是一种理想破灭的失落,一种人生如幻的绝望。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和亲。”Q1518A而去,既然每个人都已不是最初的自我,那又何必在意骨肉之亲、血缘之情呢。走进这个世界上的都必须沦为兄弟。这一层意思出自于《论语》:“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并无兄弟也?”这也就是陶渊明在战乱年代对和平、公心的一种理想渴望。“得欢当做趣,斗酒
共聚毗邻。”学识的多样往往并使人对人生的悲剧性存有更深刻的重新认识,年龄的快速增长常常并使人更难以寻到生活中的快乐和兴奋,处在政治黑暗时期的陶渊明更是如此,这在他的诗中流露得非常明晰:“历久岁月颓,此心稍已回去。值欢不复娱,每每多担忧。”(《杂诗》其五)但他毕竟没全然退出幸福的人生理想,他转为官场宦海之外的自然回去谋求美,转为仕途荣利之外的村居生活回去谋求精神上的快乐,这种快乐平静跳和、透亮纯朴。“斗酒共聚毗邻”正是这种陶渊明式的快乐的真实写照,在陶渊明的诗中时存有这种场景的叙述,例如:“过门更相呼,存有酒推敲之。”(《迁居》)“日进自得归属于,壶浆劳接邻。”(《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这就是陶渊明式的及时行乐,与“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等”;“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何不策门生,先据必须路津”(《古诗十九首》)有著显著的差异,彰显了更高的精神境界。
    “盛年不重来”四句常被人们引用来勉励年轻人要抓紧时机,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奋发上进。在今天,一般读者若对此四句诗作此理解,也未尝不可。但陶渊明的本意却与此大相径庭,是鼓励人们要及时行乐。既然生命是这么短促,人生是这么不可把握,社会是这么黑暗,欢乐是这么不易寻得,那么,对生活中偶尔还能寻得的一点点欢乐,不要错过,要及时抓住它,尽情享受。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我们必须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
以考察,“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陶渊明在自然中发现了纯净的美,在村居生活中到了质朴的人际关系,在田园劳动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首诗文字描述即为命运之不容把握住收到感叹,字字珠玑并使人深感迷茫、悲痛。继而稍稍张明华,诗人执着地在生活中寻着和睦,寻着快乐,给人一线希望。终篇无私高亢,并使人为之感奋。全诗用语朴实无华,挑假令平时,质如璞玉,然而内蕴却极多样,波澜跌宕起伏,发人深省。
    【作品介绍】
    陶渊明《杂诗》共计十二首,此为第一首。王瑶先生指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做于同一年内。据其六“自知五十年,忽已和亲此事”句意,证知写于晋安帝义熙十年(),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言官归田尚无八年。
    饮酒诗
    陶渊明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下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二十首以“醉人”
的语态或批评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发世俗的腐化黑暗;或充分反映仕途的凶险;或整体表现诗人选择退出官场后悠悠陶醉的心情;或整体表现诗人在困苦中的牢骚不平。从诗的情趣和笔调看看,可能将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东晋元熙二年(年),刘裕废为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杀死之改立,建好刘宋王朝。《述酒》即以比喻手法隐晦曲折地记录了这一篡位易代的过程,对晋恭帝以及晋王朝的灭亡表露了无穷的哀惋之情。此时陶渊明已草庐归隐多年,江湖也看惯了,篡位也看惯了,但这首诗仍透漏出来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
    咏怀诗
    陶渊明的题壁诗以《杂诗》十二首,《念山海经》十三首为代表。《杂诗》十二首多整体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迷茫,抒写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人格。可知诗人内心无穷深广的卧病情绪。《念山海经》十三首筹钱作诗《山海经》中的奇特事物抒发了同样的内容,例如第十首筹钱颂扬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去抒写和说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点燃。
    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低。这类诗充份整体表现了诗人轻蔑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份整体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恨和全盘分道扬镳;充份整体表现了诗人对纯朴的田园生活的爱好,对劳动的重新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亲善感情;充份整体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崇尚和向往。做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发生在文学史上,就是前所未有的,尤其就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变得特别难能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存有一些就是充分反映自己晚年困苦状况的,可以并使读者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大约写于南朝宋初年。它描写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整体表现了诗人对现存社会制度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穷荒乱之情。它标志着陶渊明的思想达至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陶渊明就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以淳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拓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至唐代田园诗派遣。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就是他对冰冷现实的厌倦和对恬淡的田园生活的爱好。在《归属于园田位居》中,他将官场译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为“羁鸟”和“池鱼”,将隐退田园更是比喻为冲向“樊笼”,回到“自然”。因为存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欢欣,整体表现出来只有劳动者就可以感受到的思想感情,例如《归属于园田位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陶渊明的诗在南北朝时影响不大。刘勰著《文心雕龙》,对陶渊明只字未提。钟嵘《诗品》列陶诗为中品,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认为其诗“其源出于应璩”。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推崇备至:“其文章不,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文选》收录陶渊明的诗文十余首,是作品被收录较多的作者。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杜甫诗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宋代诗人苏东坡对陶潜有很高的评价:“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苏东坡更作《和陶止酒》、 《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和陶劝农六首》、《和陶九日闲居》、《和陶拟古九首》、《和陶杂诗十一 首》、《和陶赠羊长吏》、《和陶停云四首》、《和陶形赠影》、《和陶影答形》、《和陶刘柴桑》、《和陶酬刘柴桑》、《和陶郭主簿》等篇和陶诗,可见陶渊明对苏东坡影响之深。
    散文辞赋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赖于他的散文和辞赋的,实不下于他的诗歌。特别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这三篇最见其性情和思想,也最著名。
    《五柳先生传》使用正史纪传体的形式,并不著重叙述生平事迹而Pseudophoxinus整体表现生活情趣,具有留世情怀的特点,这种读法就是陶渊明首创。文章用极其简约的笔墨抒发了不同流俗的性格,确切地划一条与世俗的界限,从而刻画了一个忠厚潇洒、怡然自得、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五柳先生也沦为倾注中国古代士大夫理想的人物形象。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文中不乏华彩的段落,其跌宕的节奏,舒畅的声吻,将诗人欣喜若狂的情状呈现在读者面前。欧阳修曾评价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片而已。”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存有相似之处,描绘了一个幸福的世外桃源。其中应特别强调的就是,陶渊明所提供更多的理想模式存有其独有之处:在桃花源生活的就是一普通的人,一避开战乱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留存了天性的古骏文。陶渊明在归隐之初想起的还是个人的缓急平声,写下《桃花源记》时已不局限于个人,而是想起整个社会的解决之道和社会各界人民的美好。能迈进这一步与多年的草庐和贫穷生活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一个空想,但能够明确提出这个空想就是十分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