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何皎皎原文及翻译
《明月何皎皎》原文与翻译、赏析
明月何皎皎! 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原文。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注释】 ①罗床帏:罗制的帐子。②揽衣:犹言披衣。③引领: 伸颈远望。
【诗大意】 明月何等光辉,照进我床上的罗帏。忧愁得无法入睡,披衣在室内徘徊。旅居在外虽然也有乐趣,但不如及早回归。走出户外独自踱步,满怀愁绪又当告谁?远望无益再回到卧室,不觉泪下尽沾裳衣。
【赏析】 这首古诗历来有二解:一说客子思归之作,主人公是男性;一说思妇念远之作,主人公是女性。寻绎诗意,虽均可通,似以前者为胜。清人方东树云:“客子思归之作,语意明白,一出一入,情景如画。”(《昭昧詹言》)
此诗用第一人称口吻,两句一意,或承或转,叶平声韵,一韵到底。
开篇两句,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氛围:皓月当空,皎洁的光辉朗照着游子的居处,一直照进轻薄的罗帏,勾起他无限的遐思。
三、四两句诗意承前。月光如同触媒,一下子牵动了游子纷繁的思绪,使他忧愁得难以入睡,爽性披衣起床,在室内独自徘徊。这两句写得含而不露,而又字句相生。说它含而不露,是指诗文先不交代游子因何“忧愁不能寐”,竟致“揽衣起徘徊”,而是留待后面托出,以使诗意产生波澜,文笔增加曲折。说它字句相生,是指它既可以补中前意,又能够由后文得到参证。一个“起”字,表明先前游子独卧床上,已经辗转反侧多时了,而这个意思前文并没有叙明;再从后文的“出户”二字看,可知游子是在室内“徘徊”的。这些都是脉理细密、语言洗练之处。
接下来,“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两句,不仅交代出游子“忧愁”的原因,还结出全诗的主旨,可称全诗的“句眼”。陈祚明云:“客行有何乐?故言乐者,言虽乐亦不如归,况不乐乎?”(《采菽堂诗话》) 朱筠也说:“把客中苦乐,思想殆遍,把苦且不提,‘虽云乐’,亦是‘客’,‘不如早旋归’之为乐也。”(《古诗十九首说》) 这两则评语恰好从两个角度阐明了内容。方东树则说:“以‘客行’二句横著中间,为主句归宿。”(《昭昧詹言》) 是就诗篇章法而言。分析得都很不错。
诗的结末四句,写游子实在难以排遣浓重的乡愁,于是他走出门户,独自在月下踱步。然而他的羁旅愁怀又当向谁倾诉呢?当“愁思”无可告诉,而“引领”又徒增悲苦的时候,游子只好再步回户内。他环顾虚室,不禁潸然泪下,沾满衣裳。然而这苦涩的泪水并非浊酒,又怎能来浇胸中的块垒!
这首诗表达了游子欲归不得,而又愁苦无告的孤寂情怀。一般地说,旅居的客子如果生活惬意,或许不大思乡;只有生活偃蹇,才最容易惹动乡愁。因此,本诗所抒写的游子感受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它总是不可避免地反映着东汉末年那个离乱的社会。
此诗在写作上的显著特,是通过一系列的人物行动的具体描述,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用以表现较为抽象的羁旅愁怀。张庚说得好:“因 ‘忧愁’ 而 ‘不寐’,因 ‘不寐’ 而 ‘起’,既 ‘起’ 而 ‘徘徊’,因‘徘徊’ 而 ‘出户’,既 ‘出户’ 而 ‘徬徨’,因徬徨无告而仍 ‘入房’,十句中层次井井,而一节紧一节,直有千回百折之势,百读不厌。”(《古诗十九首解》) 正是这如同电影组接镜头的一连串人物动作,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忧伤的游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