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散文早起的主要内容和读后感
梁实秋在散文《早起》中引用曾文正公说的一句话,“做人从早起起”,因为这是每人每日所做的第一件事。第一桩事若办不到,其余的也就可以想。读后深有同感,遂拙笔一二。
从小就生活在农村,那时,天还没亮,家里的牲畜们便“大呼小叫”地要出门,于是大人们也不让我们“安分”,个个都得起床,跟牲口后面啊!动作稍一迟缓,轻则一顿责骂,重则一番棍棒,很多时候,睡眼惺忪的我们光着脚丫,一屁股坐在满是露珠的草上继续睡,一睁眼,牲口早已无影无踪,那肯定是谁家庄稼遭了秧,它们偷吃得饱饱的悠闲极了。被强迫唤醒的次数多了,时间久了,早起,便成了一种习惯。
读初中时,尤其是春天的早上,总是自觉地和大人们同时起床,他们去干活,我是拿着书漫步门前屋后。以前,农村的环境是极好的。记得,我家屋后是一片竹林,天刚破晓,鸟儿欢唱;月上柳梢,鸟儿归巢,一早一晚,一动一静,喧闹也好,静谧也罢,都美到极致。那儿更是孩子们的乐园,寻石子儿,荡秋千,做游戏……屋前有一方池塘,水算不上是清澈见底,但足以让全村的女人们留恋,棒槌声,谈笑声不绝于耳;池塘的尽头是一片菜地,由于水源充足,一年四季菜势长得都旺,最中意的是我亲手栽种的几株菊花,常常会给我惊喜。
最令人难忘的是那时就被我命名的“梨花埂”,夹在两方池塘之间,隔段载上了各种梨树,梨花盛开的季节,满眼清韵,香飘四溢;夏秋之际,落叶纷飞,更突显了果实的肥硕。这样想来,那时起的早的原因,是因为门前屋后的那一片美景,至于书,那就是做做样子而已。
读师范时,每到双休日,大家都很开心,只为可以睡个懒觉。我却如同平常,即使什么也不做,在那发呆也好,总比在床上急的出汗要强。当然全寝室的早饭经常都包在我身上,最后还落得个“忙命”的“美名”。
如今,中年将至,好早起的习惯更不易抛弃。醒来听见鸟啭,满鼻泥土气息,一天都是快乐的。在早出行高峰前,驾车在辆稀少的马路上,伴着舒缓的音乐,不时看见路边的早点摊已陆续接待客人了,公交站台边,一些俊男靓女穿着讲究,精神抖擞,准备迎接崭新的一天,一到学校,如花般的张张笑脸忙着向我问好------这时候,我衷心充满了喜悦,这是一个活的世界,这就是生活!
曾文正公的“修身五字”中,第五个字就是“恒”,指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这当中就应该包括“早起”吧!之于我,普通人,自夸的是在那一转念之间总能振作精神,让此心
做主宰。其实,早起晚起本身倒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利弊,只是一种习惯,并且一直乐此不疲地享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