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古诗(通用15篇)
重阳节的古诗1
    九九重阳节古诗:秋登兰山寄张五
    作者:***
    原文:
重阳的诗句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参考翻译
    译文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
    参考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开头四句,先点自悦,然后登山望张五;五、六两句点明秋天节气;七、八两句写登山望见山下之人;九、十两句,写远望所见;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希望。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张五名子容,隐居于襄阳岘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因登岘山对面的万山以望张五,并写诗寄意。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在数中最尊贵,有长久长寿的含意。
    重阳节的古诗2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崇宁二年(1103),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
真是不可同日而语。李清照对菊洒泪,感慨自己比菊花还瘦。
    绝妙的比喻寄寓了深深的'相思。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十:又《九日》词云“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此语亦妇人所难到也。
    趁着岁月静好,勇敢去爱。我们终将赴一场名为爱的宴会,哪怕最后只剩回忆。
    重阳节的古诗3
    重阳节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 黄巢《不第后赋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
    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
    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 白居易《咏菊》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重阳节诗词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 元稹《菊花》
    行至菊花潭,
    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
    鸡犬空在家。
    ——唐 孟浩然《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
    ——唐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为忆长安烂熳开,
    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
    曾向龙山泛酒来。
    ——唐 韦庄《庭前菊》
    重阳节
    马穿山径菊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
    ——宋 王禹偁《村行》
    土花能白又能红,
    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
    不随黄叶舞秋风。
    ——宋 朱淑真《菊花》
    进又无能追又难,
    宦途跼蹐不堪看。
    吾家颇有东篱菊,
    归去秋风耐岁寒。
    ——清 郑板桥《画菊与某官留别》
    重阳节的.古诗4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
    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重阳节的古诗5
    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19岁时,与16岁的王弗结为连理,二人情意甚笃,只可惜王弗27岁就香消玉殒。苏轼失去挚爱,心中的哀痛可想而知。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了爱妻王氏,于是便写下这首词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三句,一开始便道出生死相隔的悲痛,感人至深,为全词定下了凄凉基调。“十年”是一个充满魔咒的时间段,多少生死离别总在这个数字上徘徊。苏轼也不例外,开口就是十年,多么漫长的十年,更何况还是“两茫茫”,哪怕是魂魄常来入梦,也是让人欣慰的。“两茫茫”的悲哀就是,一样的相思、哀愁却无法相互感知。“不思量,自难忘”是作者心理的的纠结与痛苦。既然生死相隔,那么就各自相安罢了,可是过去的美好点滴难以忘却,止不住去怀想,每一次怀想就是一次的身心折磨。作者用最平常的语言,作了最真实动人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