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
文及教案
风烟俱净,天山共。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
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
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
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我乘着船)随着江三峡教案
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
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的,清澈的水千丈也能够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
小的石头,能够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
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
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
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
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
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
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
条交相掩映,有时也能够见到阳光。
教案
课文内容分析:
本文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富春江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间雄奇秀丽的景,表达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本文与其说是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不如看作一篇清词丽句的山水小品文,画面秀美奇绝,笔触鲜明生动,结构层次井然,句式骈散相间,清新隽永,历历如绘,表现出一种高雅的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富春江上的景,可能没有对三峡那样熟悉,但本文与《三峡》同属写景的文章。有了《三峡》做铺垫,这篇文章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习的侧重点也转移到理解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对于结语中的“鸢飞戾天”两句的理解,以八年级学生现有的生活阅历尚有难度,但不必刻意求深求透,有所感悟即可。
教学目标:
1.准确、流畅地朗诵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2.掌握、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感知文章大意。
3.感受语言之美,学习寓情于景的手法。
4.体会作者寄情于奇山异水的高雅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2.细心品味,感悟文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1.理解本文主旨和寓情于景的写法。
2.赏析骈文特点,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创意:
以读代讲通“文意”,自主学习明“文技”;熟练背诵蕴“文气”,合作探究悟“文趣”。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本单元我们跟随郦道元欣赏了三峡的迤逦风光,在陶弘景的笔下,我们感受到了山川之美,与大文豪苏轼,享受了月夜的空明澄澈,今
天让我们再回到1500年前,同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一起走进富春江,去
感受那里的奇山异水,去体察作者高雅的审美情趣。
(板书课题)
二、课前准备,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缥(piǎo)湍(tuān)轩(xuān)邈(miǎo)
泠(líng)
嘤(yīng)鸢(yuān)窥(kuī)柯(kē)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理解、认记,能够让学生大声读一读,动手写一写。
三、以读代讲通“文意”
1.朗读课文
要求: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注意语气,突出重音,节奏鲜明,速度稍缓。老师可做朗读指导与示范。
2.疏通文意
(1)自主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难懂的词语,由教师提问
或者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解答。
积累常用实词:俱:全,都。许:余。绝:极顶。湍,急流。甚,胜过,超过。
激:冲击,冲刷。犹:犹如,如同。
(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弄不懂的问题,通过学习小组,合
作探究,相互质疑解答。
(3)课堂交流,翻译全文,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尤其是文言文的
教学,要把朗读贯穿课堂始终,引导学生感知文意,感受音韵美。疏
通文意不再逐字解释,而应该放手给学生,自己读顺,对于疑难问题,老师适时指导点拨,学生做知识总结积累。)
四、自主学习明“文技”
此环节采用的方法是引领学生回忆《三峡》,然后利用板书引导
学生自我阅读并填补图示,完成课文结构的学习。
引导学生抓关键语句思考:
1.从富阳至桐庐的景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写)
2.本文重点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异水”和“奇山”(分写)
由此感受本文整齐、严谨的结构,品味结构美。
3.作者是如何表现富春江之美的?
①学习第二段。从水清、水急的角度感受水之异。
②学习第三段。从形、声、的角度感受山之奇。
品味本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③齐读课文体会本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千丈见底水之(清)(异)水猛浪若奔水之(急)
负势轩邈山之(形)(奇)山
泉鸟蝉猿山之(音)横柯疏条山之()
提问:为何先写水再写山?
明确:由近到远,此刻作者是坐在船上欣赏富春江的景。
提问:这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尝试用如下句式概括。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好一处不同寻常的水啊,你看
____________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好一处不同寻常的山啊,你看
____________
用文中的句子先填空,例如:
好一处不寻常的水啊,你看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好一处不寻常的水啊,你看极端神剑,猛浪若奔
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学生合作探究,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吴均笔下的山水,不但有形有,还有声。看似一种
非常喧闹、非常嘈杂的景象,却是一种幽静美妙、和谐悦耳的天籁。
山间自然音响,既反衬山间的静寂,又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生命的欢乐
律动。
提问:文章用了哪些写作技巧,小组合作探究,请代表起来发言。
1.抓住了景物的特点,突出了“奇山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