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过万重山漫想》优秀教案
文章是一篇关于作者XXX在游览三峡时的感悟的文章。文章以XXX的《早发白帝城》为引子,介绍了三峡的历史和地理背景,然后引出作者在游览三峡时的感受和想象。整篇文章以想象和XXX为主要手段,通过对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思路,掌握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技巧
2、领悟文章蕴含的哲理,研究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结构和思路,体会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手法
2、研究本文,了解和体会文章结构的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介绍XXX的《早发白帝城》和三峡的历史背景,引出本文的主题和思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文化常识
介绍作者XXX的简介,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背景和文学成就,为理解文章提供参考。
三、文章分析
1、结构分析: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思路和主题,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亮点。
2、语言分析: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四、思考探讨
1、让学生自由发挥,谈谈自己在旅游中的感悟和想象,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感悟生命和人生。
2、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想象和XXX的技巧,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提高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
五、总结归纳
通过总结本文的主题和思路,归纳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和意义,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六、作业布置
让学生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分析其结构和语言特点,写一篇读后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本文是一篇鼓励大胆创新、大胆尝试的文章,写于1980年12月,当时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刚刚提出,很多人心里没底,有一种求稳求实的情绪。作者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自身深厚的诗文功底,写下了这篇文章。
第一部分(1):作者对三峡的神往,用词华丽,形容三峡的壮美,表达自己的心情和对未来的向往。
第二部分(29):“漫想”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作者从三峡的美景引出自己的思考,想象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是谁,何时穿越,使用什么交通工具等等,展开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想象。
第2段:设置了倘恍迷离的意境,引起人们的遐思,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二部分的“漫想”。
第3段:深感三峡美景难以摹状,暗示了文章下面的内容不在于写景观,而是围绕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展开的思考。
第4段:展开了“漫想”的思路,作者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延展开去。
第5、6两段:想象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是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交通工具等等。
第7段:由物质条件写到了当时的舆论的阻力,暗示了创新和尝试的困难,但作者仍然鼓励大胆创新、大胆尝试。
且使用了多种资料,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
4、学生读第6段,说说作者的思路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明确:前两句是“第一个”人的思路,后两句是作者的思路,由“第一个”人的思路引发了作者的思考,思路转变自然而然,是“漫想”思路的深入
三)、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读第7段,说说作者的思路是如何发展的?
明确:前两句是“第一个”人的思路,后两句是作者的思路,由“第一个”人的思路引发了作者的思考,思路转变自然而然,是“漫想”思路的深入
2、学生读第8、9两段,说说作者想表达什么?
明确:这两段是想象“第一个”人的心理活动,通过“拿起竹篙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来引发读者思考,“第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也是人类发展史的一部分,是“漫想”思路的延伸
三峡教案四)、分析第四部分
1、学生读第10段,说说作者的思路是如何转变的?
明确:前两句是“第一个”人的思路,后两句是作者的思路,由“第一个”人的思路引发了作者的思考,思路转变自然而然,是“漫想”思路的深入
2、学生读第11段,说说作者想表达什么?
明确:这一段是强调“第一个”人的伟大,是开拓者的形象,是人类发展史的一部分,也是作者“漫想”的延伸
五)、分析第五部分
1、学生读第12段,说说作者的思路是如何转变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