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足迹寻访调研报告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刘忠艳、陈晨、叶海、何席席、杜诚)
摘要:这个夏天,在安徽新华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组织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队走进革命老区金寨,就立夏节起义走访了南溪镇丁埠村的大王庙以及斑竹园镇沙堰村长岭关服务区的烈士陵墓,同时在沙堰村拜访了红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原作词人罗银青老人的后代,并在斑竹园镇参观了刘邓大军指挥部旧址,这里是革命先辈们战斗过的地方,这里是他们浴血奋战的地方,而今天的这里就是他们斗智斗勇、不怕牺牲的见证,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让我们一同去贴近,去缅怀,去感受这里发生的一切。
关键词:三下乡、立夏节起义、挂牌、八月桂花遍地开、刘邓大军指挥部
八月桂花一、调研安排
(一)调研时间:2013年6月28日-2013年7月3日
(二)调研地点:六安市金寨县
(三)调研方式:寻访,询问
(四)调研对象:罗银青老人的后代,各红旧址
二、调研基本概况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就红足迹寻访这一方向我们分别参观了立夏节起义的旧址并拜访了《八月桂花遍地开》原作词人罗银青老人的后代。
立夏节起义是1929年在金寨县10个地方同时发动的起义,此次实践我们参观了丁埠村的大王庙及沙堰村的长岭关服务区。大王庙之行,南溪镇文化站张站长声情并茂的给我们讲了发生在这里有关立夏节起义的红革命故事,队友们听的很认真,对于张贴的红事迹,我们做了详细的笔记,其后,我们举行了挂牌仪式,这就意味着大王庙正式成为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在沙堰村,夏书记带我们来到了长岭关服务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座石碑以及一座烈士陵墓,石碑上阐述了立夏节起义的过程和意义,烈士陵墓旁的浮雕墙雕刻了发生在沙堰村的一系列革命故事,例如:立夏节起义,八月桂花遍地开,组织会议,成立苏维埃政府,最后,我们在此合影留念。
出发之前,我们了解到《八月桂花遍地开》原作词人罗银青老人是沙堰村人,为此,我们特地请求夏书记与***引导我们拜访他的后人,走了将近三公里的山路,我们终于如愿以偿见到了他们,罗爷爷翻出落实族谱并为我们演唱了红歌《八月桂花遍地开》,原来这与网络是流行的歌词并不一样,随后,罗爷爷带我们来到了罗银青老人的目前,我们在碑前深深的鞠躬以表达我们的敬意。
三、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不少问题。首先在大王庙立夏节起义旧址和朱家祠堂刘邓大军指挥所的院落里,由于缺乏管理,杂草丛生,室内散发重重的发霉的味道,积灰较厚,院落两侧的墙体有所损毁但没得到及时修葺,整座建筑物显得破旧荒凉。据管理人员反应,资金缺乏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其次,当地人保护意思不够,在展厅里,陈列柜中的物品已严重破损锈蚀,比如当年起义用的刀早已锈迹斑斑,如果再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在不久将来,可能会因完全锈蚀而失去其价值与意义。还有,在调研队前去调研时,所有遗址的门都是锁着的,因为无人游览参观,这些具有革命意义的景点常年处于闲置状态。宣传力度不够行进。当地政府不作为,浮于形式,缺乏后期的跟踪管理与保护等。
四、对策及建议
首先,作为管理者的政府要发挥积极主动性,安排专项资金专人维护红遗迹,将保护工作提到政府日常工作当中,杜绝不作为思想,杜绝形式主义。其次,政府加大两方面的宣传,一是对当地人民进行保护意识的宣传,号召广大人民众主动参与到红遗迹的保护中,宏扬红精神。二是加大对外宣传,通过媒体等扩大影响力,吸引外来游客参观,发展红旅游业。最后,红文化传播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广泛、多渠道筹集资金,杜绝资金挪用。还可以与私人合作,加大金融资本参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或社会捐资等方式,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新的管理模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