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终于拿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代表作、我的心血之作《组织的逻辑》,便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够读到它。
在这样一个自媒体的时代,表达一个观点太容易了,写一本书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写一本好书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它能够真正对得起读者的时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能让作者和他的家人为之感到骄傲。这并不容易。
我是在八年前的2012年6月,开始在和君总裁班讲组织管理的,一讲就是八年。对我身边的许多朋友来说,《组织的逻辑》是一本期待已久的书。六年前,我就为本书拟好了书名和大致的提纲,但直到去年冬天,我才真的有把握是时候可以动笔了。
于是,这一年我几乎暂停了一切工作,花了九个月的时间去写书。如今,它终于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我由衷的感到欣慰。
组织管理是我的专业、职业,也是我的职志所在。我读研究生、博士时,学的就是组织管理;后来做的也是这个;未来很可能一直都是。我对这一领域始终怀抱深情。这些年,我给许多领军企业担任过常年管理顾问,与之相伴成长,主要提供的也是这方面的帮助。
因此,写一本书,既是对我过往所学所做的一次系统性总结,于自己的一份交待;也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能更清晰的把握住组织管理的内在逻辑,在这方面少走弯路。
这些年,组织管理这个领域很热门,许多企业家和高管都意识到了,企业的持续成功跟组织能力的发育紧密相关。OD这个岗位始终在人才市场上很紧俏。
但遗憾的是,关于组织管理究为何物?许多人却说不清楚。不同公司对OD岗位的界定也莫衷一是。而另一方面,组织领域却诞生了许多的新词汇,诸如平台型组织、生态型组织、无边界、阿米巴、合弄制、中台……然而,这些林林总总的概念并没有让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没有让我们豁然开朗,反倒是变得更迷糊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件麻烦事。
目前在国内,一提起组织能力建设,许多对该领域熟悉的朋友都会想起“组织能力的杨三角”,即员工的意愿、员工的能力、员工治理结构,这三者构成了组织能力。
我不否认,“杨三角”是一套富有启发性的思维工具,但遗憾的是,它并没有回答组织的难题,而依然是停留于团队管理、人力资源的范畴,而非组织管理。
如果我们要讨论组织问题,它首先要回答的是“组织的××”,而不是“员工的××”,所谓纲举目张,谋局不谋子。
打个比方好了,任何一个带过团队的人,哪怕只是一个5~6人的团队,其负责人都必须要考虑,每个人的意愿、能力,以及该把谁放在怎样的位置上。但是对于一个500~600人,乃至更大的组织,再按照这样的思维逻辑行事就要出问题了。
所谓的“整分合”原理,是要先基于“整体”,再考虑“分合”。先搭起大架子,再收拾小摊子,这才是组织管理的要义。企业大了之后,创始人要优先考虑整体的功能设计是否完善,然后再把人放进去,而不是盯着一个一个具体的人进行管理,不仅仅是人管人。
简言之,团队管理处理的是“直接管理”的问题,而组织管理必须回应“间接管理”的挑战。它不再是人管人的逻辑了,而是要谋求整个组织有序的、有力量的运转起来。
“如何让企业真正成为一个组织,并形成组织起来的力量”,这是《组织的逻辑》一书要回
答的核心问题。
我希望读者从目录中就能清晰的识别出,这是一本讲组织的书,而非团队管理、人力资源。而整本书的内容,是对得起它的名字的,即“组织的逻辑”。
上篇 理论篇
第一章 认识组织,组织起来
第二章 组织流程与运营效率
第三章 组织层级与结构效率
第四章 组织形态与整体效率
第五章 秩序之外的创新单元
下篇 实践篇
……
有读者跟我说,“第二、三、四章的递进关系,我感觉非常棒”。我听了由衷开心,那就是我想传达出的信息。同时我也希望,理论篇足够好读,实践篇足够有趣,理论和实践相互照应,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思维穿梭的快感。
《组织的逻辑》在理论上所做出的贡献是系统性的提出了“组织机能论”——
组织机能=组织机制+组织能力。
书中的一条明线是组织机制,它直接体现在目录结构中,最为明显;一条暗线是组织能力,包括对知识、技能、技巧的探讨。同时,本书还有一条主线,即所有内容都围绕“企业成长与企业家成长”展开。领导力培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