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品德教育,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2.培养幼儿的相互关心和友善意识,学会尊重他人,乐于助人。
3.引导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懂得与他人分享、合作和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熊让路》。
三、教学准备
4.课件:包含《小熊让路》故事的图片。
5.教学用具:卡纸、颜笔、粘贴纸。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利用课件中的图片,引导幼儿思考以下问题:
–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需要让路的情况吗?你们是怎样做的?
–让路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他人有什么影响?
2. 故事阅读(10分钟)
•通过呈现故事图片和口头讲述,向幼儿介绍故事情节。
1.小熊和小兔子在森林里玩耍。
2.小熊和小兔子都看见了一只小蜗牛,它正在慢慢地爬行。
3.小熊和小兔子都希望先看到小蜗牛,于是他们争先恐后地往前冲。
4.小兔子先到了小蜗牛的面前,看到它很吃惊,但是小兔子并没有让路,而是继续玩耍。
5.小熊在看到小蜗牛受到惊吓后停下了脚步,主动让了路。
6.小蜗牛看到小熊的善良行为后,很开心,向小熊表示感谢。
3. 讨论与思考(10分钟)
•引导幼儿思考以下问题并进行讨论:
–为什么小熊会主动让路?
–小兔子的行为有什么不对吗?为什么?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对待他人?为什么?
4. 情景模拟(15分钟)
•利用卡纸和颜笔制作小人模板,每个幼儿分发一份。
•引导幼儿以小人模板为例,完成以下情景模拟并进行角扮演:
–小人模板1:小熊让路给小蜗牛。
–小人模板2:小兔子不让路给小蜗牛。
–小人模板3:幼儿自由发挥,展示其他让路情景。
5. 总结(5分钟)
•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以下重点:
–让路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为什么要让路?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对待他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让路?
–让路是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表现,我们应该乐于助人、友好相处。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能够理解让路的重要性,并明白这是一种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行为。在情景模拟环节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良好的合作和分享精神。同时,教师在讨论环节中引导幼儿思考,激发了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然而,教师在故事阅读的环节中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图片,让幼儿更加生动地理解故事情节。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互动的方式,让幼儿更深入地参与进来,提高学习效果。
让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