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两性关系
摘要
「爱」是两性相处所必须的元素,而且爱是需要经过学习而逐渐成熟;也唯有认清和尊重两性在价值观、语言表达、感情需求等各方面的差异,才能更有效去给予并接受爱。人生本来就平等的享有主宰生命的权利,所以男性女性都享有以性权利为内容的贞操权,但也都负有相应的贞操义务。二十一世纪新两性关系是建立在心灵交流和良好的感情基础上,然而最高层次的两性亲密关系是,你不一定要接触到对方的身体,却能时时体会双方心灵共鸣的芬芳。这是种全新的爱,是主动积极的去满足对方及自我本身所需求的爱。
前言
万物成长与进化最简单的法则是阴阳调合,互补相成。然而在社会演化的过程中,两性关系却始终不太和谐,导致目前爱情与婚姻失败的例子俯首即是。在社会组织里,隐藏着两性之间的冲突,女性抱怨受到性别歧视及暴力阴影,男性则常因未扮演好自身角、不可被信任等原由与女性争执不休。因此,就两性关系的本质是原始而单纯的男欢女爱,想象你身边依偎着锺爱的人相拥而卧,感受到的是温暖、安全和充满生命力的自信,彷彿你们之间没有距离,相同的心在不同的躯体内跳跃。处身其中,彼此间原有的疏离感逐渐消融,奔放的思绪拥抱宇宙永恒,突然间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自然而自在。问题是若去
分析为何两个人能够长相思守?为何两个人日后却反目成仇?如何让异性接纳我们的爱与情?事实上,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真爱,即使是剎那的魔力绽放。可是在追寻的过程中,矛盾情绪始终箝制彼此,不愿展臂前拥、相互排斥猜忌、矫饰欺瞒;感伤之余,不是封闭自我,堕入无知觉的渊狱,就是愤然离去,走向决裂之路。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帮助各位学习营造心中的爱,使爱情魔力生息长存,进而创造出永不寂寞的两性关系。
学习成熟去爱
没有什幺事情比爱更容易,已然成为年轻e-世代的爱情流行观念。爱的问题对多数年轻人而言,是如何「被爱」,或是如何变得「可爱」,所以将外表、教育程度、物质等「包装」当作吸引异性的重要条件。事实上,两性相处最重要的是两人的人格状况是否成熟,因为
两性相处时相互吸引是一件事,可长久相处并渐入佳境又是另一回事。基于此有种主观的说法,对一个人格成熟的人而言,「爱的首要意义不是接受,而是给予。成熟的爱是在拥有完整人格下的结晶。」(佛洛姆作,1969),唯有人格成熟的人能拥有自爱与爱人的能力,否则是很难与另一半天长地久的。举个例子:小婴儿尿布湿了要哭、吃饱了要笑,感觉是如此弱小与无助,单纯的只是为了「需要」被父母亲所爱,此时爱对婴儿的意义是「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而从小婴儿蜕变成青年后,慢慢学着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学着将他人的「需要」和自己的「需要」变得同样重要,此时爱对
他而言「因为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在这个理论架构下,我们可以说「被爱是幸福,爱人才是强者。」(张曼娟,1997),但显而易见的是现今两性关系却常陷入「被爱是幸福,爱人是痛苦」的泥迢,总把自己活得像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对于追求被爱的幸福,是如此巨大的期待与盼望,又如此一成不变的失败。殊不知「对幸福的渴求是自身陷入不幸的根源。」(陈乐融,2000)。人格成熟的人了解爱是如此的需要经学习而逐渐成熟,学习寻一个懂爱的人去爱她,不再停留在原地等爱。与其说两性关系是难解的人性,不如说两性关系虽然复杂,但却可凭者抓住爱的原则与重点去学习而渐入佳境。
王子与公主
夏娃不等于亚当
有人说,男是感官的动物,女人是感觉的动物。男人注意晚宴中女人的服饰与香水,女人却只在乎烛光晚餐的玫瑰与男人的温柔。女生谈男生与男生谈女生的内容不同,对爱情的出发点也不同。许多人类、社会和心理学家都曾发现,女孩通常花很多时间在谈话上,藉由语言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相反地,男孩喜欢玩竞争性的游戏,藉由语言建立地位,与人一争长短。男人碰到问题会躲到他的盔甲里止痛疗伤,靠自己想出解决方法;但女人却倾向与人倾吐自已的困境,待发泄情绪后,其实也想出了解决的方法。所以当两性相处遇到生活上的问题时,男人为保面子、自尊心又强,他们寻求女性支援的意愿并不高,所以对于女人言语上的过度关心,令人窒息的感觉很不以为然( John Gray,1994)。因为此时男人只需要女人「信任」他可以自己处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曾犯过这样的过错,秉着
「这是为你好」的心态去关怀别人,但却对别人造成无形的伤害,因为我们的帮助,遏止他们省视自己的机会,也阻碍他们重新站起的原动力,况且我们提供的方法,不见得对他们有用(加藤谛三,1996),在这种情况下「藉
由什幺都不做,事实上妳便是在做一些事。」(Marcia Grad ,2000)。
相反的,当女性对男性倾诉自己些许任性、柔弱或不知所措的情绪,这时女人最需要的只是要他陪着她,度过她心情的低潮期;可是男人却往往想要帮女人解决掉她的情绪问题,并藉此来肯定自己对她的爱,殊不知这样索求回报的爱,只会让女人「从此王子与公主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的幻想也跟着幻灭,最后想解决的情绪问题也只有落入了「女人心‧海底针」的迷失中。因此,两性对话需要进行沟通,才能了解彼此的需求所在。更进一步来探讨成熟人格的两性关系,「如果爱是成熟的人格所具有的一种能力,则一个人爱的能力则受其生活环境的文化影响而定。」(佛洛姆,1969)。很多摩擦和冲突起源于男孩和女孩自小在不同的文化中成长,而发展出两性在价值观、语言表达、感情需求等各方面的差异,清楚认识和尊重这种差异,可促进两性建立良好的关系(John Gray ,1994)。
是谁先偷吃苹果
圣经里,偷吃苹果的为什幺不是亚当而是夏娃!上帝创造女人时,既然要赋予她美丽的胴体,却又令她高贵的灵魂会因随便献出肉体而贬值!我主观认为这是上帝对两性贞操观的偏见。在现今开放的社
会中,随着世代交替贞操价值观的激变,上帝赋予女人的美丽和高贵已成了可交换的筹码,虽然可以说新世纪女孩子的身体已不再被束缚,不论是上网、交换金钱或交换爱情,每个女人都有权让自己享受男人,但却很少有人能体认到「身体,可以是一种手段,但它的价值,很快就会耗损殆尽。」(吴若权,2001)。曾看过一篇文章,一位老师捧着一束花问同学,这束花中那朵最漂亮,同学异口同声的说" 红玫瑰",老师便将玫瑰花让每位同学轮流看一看、闻一闻,后来老师要每位同学选一朵自己喜欢的,却没有人选那朵玫瑰花,只因它已不再独特和美丽。然而在《小王子》里面的那朵红玫瑰并没有特别美丽,也不是世上唯一的一朵红玫瑰,但对小王子而言:她是如此唯一而独特的红玫瑰,只因小王子曾经驯养过她(安东尼‧圣艾修伯里,1994),试想如果没有真正的心灵交流和良好的感情基础,只靠所剩无几的美丽和一个贬了值的灵魂,当真爱来临时,又如何能去栓住男人的心呢?
两性关系中,愈是理想化的人在爱情方面愈是处处危机,在还没真正用心经营前,就想占有一切,坐这山望那山。其实『爱情从来不是「鱼」与「熊掌」的选择题。』(吴若权,1999)。所以事实上,在
两性关系中存在超乎道德规范的特质,再理性的人,也可能有「出轨」的机会。然而在狗屁倒灶的父权体制余毒压抑下的男人,在女人的眼中都是烂人,非处女不娶,却又不能容忍受女友的拒绝,发生关系后发现女友不是处女又非常生气。有时太重视对方了,对另一半的过去非常在意,但谁没有过去呢?重要的是把握现在,不安全感、猜忌与不信任会加速磨蚀对方的心灵,最后只有痛苦不断加深。
「人生不满百,相爱几十年,我们何必去用许多假设,甚至设计各种方法,去验证自己所爱的人呢?」(刘墉,2000)。只要自己用心待人,就算痛苦,也不会白来这一遭。因此,「爱,何必百分百」呢?
过去以捍卫沙文主义为天职的沙猪,已用「贞操」这两字桎梏女性许久;以同理心而言,若现在反过来要求男人也要重视「贞操」,或许对男女在婚前、婚后「出轨」的机会较均等些;但我所谓的贞操并不是在「第一次」的话题上打转,第一次处男情结绝不适用在二十一世纪情欲自主的时代,所以我主张的「贞操」是包含男性和女性都享有以性权利为内容的贞操权,也都负有相应的贞操义务。而贞操义务可用一句话来回答:你有没有将「需要」性爱,当作是「爱」?
都是寂寞惹的祸
「新男性」的意思是什幺?如果不是因为有「新女性」的出现,断乎不会有它存在的余地。一些主张「新男性」的专家学者绝口不提女性主义对于「新男性」议题的贡献,甚至连「新男性」这个概念都没有明确的属性,仅有一些对男性的老掉牙期望,譬如说「要成熟」、「要积极」、「要有爱」、「要受教育」;或是「应该刚柔并济」、「应该重视平衡」等(谢瀛华,1994)。事实上,在新女性主义形成之后,「男性主义」这样的字眼至今仍然是个笑话,所谓的「新男性论调」骨子里否定性别的历史难题,而采取所谓「新人」的无性别策略,转回到历史的老路来敷衍性别问题。
女性主义面对文明史的大难题---男性霸权对女性的宰制,在二十世纪末才只看到推翻颠覆的曙光,而二十一世纪的来临,也并不表示状况已步入新的转折。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女性仍幻想童话故事中老掉牙的情节,公主完全不图「自立救济」,当陷在困境危难里,只等待王子前来冒死相救。看了怎不教女性主义者心酸呢?虽然当前嚷着「女性主义」抬头,但「女男平等」的现代社会里,有些女人的潜意识还是认为:「女人是应该生活在男人的保护下。」,而这种弱者的心态是应该被屏弃的。既然生而为人,本来就平等的享有主宰生命的权利,
只是我们都尚未去发觉它应有的价值。
目前两性平等观念高涨,到底两性关系在社会中是如何被看待的?在日剧『女人三十‧拉警报』里描述年过三十的女子,在感情的经验里体会到自己与男人的距离,而这样的距离造成了她在心境与实际两性关系上的寂寞。其实,在现在这个社会里,寂寞的岂止是女人而已?使女人寂寞的,又岂止是男女之间的种种差异?这种新两性关系的寂寞感,可能来自现代人对两性关系的期许更胜前人。在传统的规范下,我们祖先承袭了旧有的婚姻形态,女人的责任就是教养子女、掌理家务;男人则是赚钱养家。现今我们追求更多的内涵,诸如亲密性、互信互重、地位均衡,除此之外,更企图保有充分的自我。但却没人教过我们如何塑造亲密关系、如何适度均衡两性地位、如何彼此沟通自我的性需求。空有充份的自由,却欠缺致胜的知识和经验。探讨寂寞的原因何在?可能是新两性关系需要一种全新的爱来维持,但寂寞的症结不在需不需要爱,而是不该全然依赖对方去创造爱情。需要和依赖根本是两
回事,你需要爱,需要人生的伴侣,但绝不能依赖对方替你创造幸福;如此一昧向所爱你的人乞讨幸福、向不爱你的人期望她能施舍幸福,增添的多是空虚寂寞。新两性关系所需要全新的爱,是主动积极的去满足对方及自我本身所需求的爱。
结论
「没有一颗心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妳的忙。」(Paulo Coelho,1997),我一直将这句话奉为追求幸福的准则,因当人拥有坚定观点或目标时,通常都能完成梦想,或至少向它迈进。好比幸福像一颗梦想的种子,不管妳目前的两性关系是什幺模式,只要努力耕耘都可能变得更好。这也就表示,透过学习成熟去爱、学习体谅两性间需求的差异、以及尊重人生而平等的贞操权利,妳可以是最好的心灵朋友、灵魂伴侣及忠实情人;最重要的是,遇到两性关系起争端时,懂得主动积极去满足对方及自我所需求的爱的妳,就不会再把自己看得那幺重要!妳会愿意做个更爱对方的人,而不是更正确的人!尚且不论是妳一个人或作为一个伴侣,只要妳了解「幸福不是靠别人给的,而是要自己认真选择,用心抓住。」(吴若权,1999),妳就不会因等不到别人给的幸福而感到寂寞。最后,祝妳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