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典舞与芭蕾舞的异同
摘要
舞蹈艺术是一种充分运用舞蹈语言、表情,从而塑造出一种具有动态性形象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主要的表现手段是经过改造之后的人体动作,舞蹈艺术最根本的作用在于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舞蹈的风格多种多样,表现出的舞蹈艺术语言也会有较大差异。舞蹈艺术属于一种表演艺术,从形式上来看,其利用各种复杂的身体动作,并配合适合的音乐和服装道具等外在因素,从而展现出独特的审美特质。舞蹈艺术在社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尤其在运动、社交、礼仪和祭祀等社会活动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人类文明起源前,舞蹈在仪式、礼仪、庆典和娱乐方面占有很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古典舞与芭蕾舞的异同,希望通过这篇论文的写作,对这两种舞蹈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以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专业水平。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芭蕾舞;异同
一相关概述
(一)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它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了我
国传统的民族舞以及杂技表演和武术等艺术表演形式。与此同时,有效融合了我国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民族和不同阶段的艺术精华,中国古典舞的肢体表现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相契合。中国古典舞体现着我国历史文化的精髓,和谐谦卑的中庸处世之道,在中国古典舞含蓄流畅的肢体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内敛沉静的艺术形态,而且这种艺术形态在我国悠久的书法经典中也有所体现(如张旭、怀素的草书,王羲之的行草,欧阳询大气圆润的楷书等)。中国古典舞具有三大特点:“S”"形肢体特征、“划圆”动律和刚柔相济的动作糅合,这三大特征集中表现了古典舞行云流水、连绵起伏的动律特点,追求冲靠、含仰、拧倾、圆曲的舞姿风格,独特的肢体动作寓意了东方文化卓尔不的内涵和韵味。除此以外,我国古代哲学家普遍认为,“气”是万物的根本所在,尽管气是难以被真切体验到的东西,然而,在古典舞之中却成为一种最为根本的美学观点。“气韵”成为中国古典舞中的独特审美追求,并且具备了由“气”而产生的“神”,韵律之中包含着“神”,这就突出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内涵,赋予了舞蹈艺术以鲜活的灵魂,从而展现了无限的古典舞的艺术魅力。
(二)芭蕾舞
芭蕾舞是欧洲古典舞蹈的经典之作,其萌发于欧洲的文艺复兴,到了17时期后半期,芭蕾舞开始在文化气息浓郁的法国流行开来,并且不断呈现出职业化的发展趋势。芭蕾舞的经典之作有《天鹅湖》《仙女》《胡桃夹子》等。芭蕾舞是用音乐、舞蹈手法来表演戏剧情节,芭蕾舞具有可视性、流动性、审美性的特点。芭蕾舞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是高高席起的脚尖和舞者修长的线条之美,它向观众展
示着轻盈、高贵的气质,用脚尖站立翩翩起舞的芭蕾舞女演员,给观众一种轻松愉快的艺术享受,芭蕾舞大多表现贵族生活及神话幻想,彰显王子与公主的气质及绅士风度。最重要的特征“开”是芭蕾艺术的精髓:“开”的含义是舞者在表演过程中,应该从肩、胸、腾、膝、踝等部位向外对称打开,芭蕾舞尤其要求舞者的两脚向外成180度展开。芭蕾舞肢体表现受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优雅的舞姿、轻盈的舞步、连绵不断的旋转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开和直立的平衡,轻松而自如的舞姿动态,展现出高雅的舞蹈艺术语言。芭蕾舞之美,静时傲然挺立似松柏,稳如泰山,气宇轩昂,动时轻盈流畅似杨柳。芭蕾舞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其优美的舞姿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震撼,舞者的每一个
舞姿都展现出卓尔不凡的美感,带给观众以美的享受。流畅舒缓的音乐、动静结合的舞步,芭蕾舞始终坚持以优美的舞姿展现出生活之美,观众通过欣赏过程感知芭蕾舞的内涵之美,并且结合自己的丰富想象力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中国古典舞与芭蕾舞的差异
(一)内在原因
1.文化背景
中国古典舞之所以体现出“圆”的形态自然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影响,换言之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多数观念以及人们一直传承的品性,也都处于“圆道”之中。在《吕氏春秋·圆道》一篇中,第一次提出了“圆道”一词,并将“圆”与“道”结合在一起,“圆道”思想首先是形容自然界各种“圆”的现象,上至日月变化的一周为圆,下至生物生死的一轮为圆等等,“圆”便是一种循环之道,后来人们逐渐将这种自然界的“圆道”思想运用在社会人文中。“天人合一”是古时候人们体悟的自然法则,中国占有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其“中庸”、“仁礼”等精神核心都追求“和谐”,达到“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就是天道与人道的圆融归一。“天以阴阳分,地以刚柔用,人以仁义立。人非天地不生,天地非人不灵。三才同体,相须而成者也。”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看,“圆”的艺术也存在着。首先,我们从古代建筑中到了“圆”的影子,中国古代建筑大多呈现出一中心对称为轴心向四周延伸的形态,并且左右对称的布局。这种建造结构正好体现了“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中庸思想。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外圆内方”、“花好月圆”、“字正腔圆”、“破镜重圆”等词语都与传统文化的“圆”文化密不可分。
古典芭蕾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必然烙上时代的印记。西方芭蕾产生时期正处于欧洲封建主义和基督教的统治下,高度的理性主义和对人体强烈的控制欲望深刻的反映在芭蕾舞上,在今天体现为反自然“超越人性”的美学追求。
众所周知,西方文明的源头除了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的发源、演变之外,基督教是西方传统文化精神动力。在几千年的西方文化发展中,基督教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渗透到各方各面中。舞蹈自然也受到基督教的影响。
浪漫芭蕾时期代表作《仙女》和《吉赛尔》就充分体现了基督教对其的影响:同时反映出光明与黑暗,生存与死亡的矛盾对立,剧中主角都表现出赎罪和渴望被救赎,散发着浓郁的宗教气息。基督教提倡摆脱现世,向往理想彼岸,所以芭蕾舞的题材和服装运用也是超越现实的,并非生活中的是是非非。其次,基督教
蔑视人的肉体、崇敬上帝,这就给芭蕾产生反人类的“足尖”技术和高难度技巧提供了合理的解释。肉体被抹杀了,精神也得不到发展,因此,芭蕾更为注重形式主义而不表达人类情感。此外,芭蕾舞的多种造型舞姿多是向横向或纵向的直线延伸都体现出基督教中的“十字架”形态,例如芭蕾舞中七个基本手位,以及芭蕾舞中的另一个典型造型Arabesque,都可以看出基督教“十字架”的原型,以上足以见得基督教对芭蕾舞的影响深入灵魂、不可磨灭。
另外,探索西方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当时的西方社会,人们大多崇尚骑士精神,谦卑、诚实、公正、怜悯、英勇、牺牲是骑士精神包含的内涵也是其追求的荣誉,舞蹈创作者紧密的联系当时的生活并赋予自己的理想化,使舞剧既有现实意义又不失童话彩,既符合生活逻辑有迎合人们的文化心理,
表达人们对生命的深切渴望、对世间真善美的深切渴望的美学追求。骑士形象在芭蕾舞作品中经常出现,例如《天鹅湖》、《睡美人》《唐吉坷德》等舞剧中,男主人公都带
有骑士精神
2.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从刚才说到的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更重视集体主义,将集体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二者出现冲突时,为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被看做是一件高尚的事情。再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古典舞的舞蹈中也就体现了集体主义,无论古典舞的舞蹈作品或舞剧,都以舞居多,在舞中人们是一个整体,舞是为了凸显整个舞蹈的水平和意境,较少的进行个人才能技巧的展示,偶尔舞中出现的个人片段也是出于整个舞蹈的舞台效果或是剧情表达的需要,而不是单纯为个人展示而设计的。其次,在舞蹈所叙述的事件或是传递的情感中也是以集体主义居多。例如舞剧《丝路花雨》描写丝绸之路的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舞蹈《踏歌》表达女子的娇娇之美外涵盖了对汉魏文化的欣赏等等,这些都是对集体主义的体现和表达。
王子与公主在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精神这一点上,西方芭蕾舞就与古典舞产生了观念上的差异。在第一章中我们介绍过芭蕾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正是人们追求人格独立、追求自由的萌芽阶段,在这样的思想引导下,芭蕾舞自然烙上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影子,舞蹈中更加崇尚个人主义,在舞蹈中大多
是个人主义的展示与体现。独舞中以个人技巧的难易度和完成程度作为评判舞蹈的好坏首先就是对演员个人行为的评价;舞剧中除舞外,还有大量的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等舞段展示。从舞蹈情感和目的的表达上来说,也更多的体现了个人主义。从浪漫芭蕾时期的《吉赛尔》到古典芭蕾时期的《天鹅湖》,舞蹈都是在表达个
人对爱情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祝愿,集体主义被深埋在个人主义之下。
3.对待自然态度
自人类开始发展以来,就没有停止征服自然的脚步,在这一点上,中国与西方的出发点是一样的。但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中西方的观念和做法发生了改变,中国偏向于追求和谐,西方偏向于冲突,这样差异的产生又给古典舞和芭蕾舞造成了差异。
中国古人在与自然的较量中发现人类力量的渺小,意识到应该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点体现在舞蹈中,就有了含蓄内敛的表达情感,没有夸张奔放的舞蹈语言,舞蹈形态中体现出的“圆”也是天人合一,和谐相处的体现。再看古典舞手位的名称,例如:“山膀”、“云手”等,都是根据自然的事物加以命名的,足以见得中国文化人们对待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
相比中国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西方对待自然的态度就是以冲突占取上风了。西方受自身地域环境的
影响,逐渐形成向外探索的扩张行为和思想。这样的文化影响表现在舞蹈中就是冲突与对抗,舞蹈具有表现力,激情四射、动作夸张,舞蹈剧情中的矛盾点突出。如果说芭蕾的“外开”是人体与自己身体原有条件的自我抵抗,那么“旋转”和“跳跃”等动作的完成就是芭蕾对外部环境的抵抗。腾空跳跃的动作是对地心引力的对抗,连续的旋转是对摩擦力的抵抗,而跳跃过程中追求高度和平衡、旋转过程中追求速度和平稳都是衡量芭蕾技术水准和审美追求的重要标尺。看似不可完成的动作,实则再通过规范、正确的训练后都是可以达到的。例如舞蹈《天鹅之死》中表现的垂死的天鹅不断求生的欲望,对命运对环境的抗争;舞剧《关不住的女儿》中女主人公对自由爱情的渴望,对命运和势力的抗争等等。这些都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抗争和人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二)外在原因
1.肢体表现
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道教、佛教、儒教这三大教派对我国的精神文化及思想追求的影响最为深远,我国许多传统艺术中,都会体现出这三大教派的部分思想理念,中国古典舞更是如此。例如,中国古典舞中讲究划圆的动律特征与 S 形的肢体动作,就是受到“太极八卦图”中“阴阳鱼”的影响,才会出现“刚柔并济”的动作连接方式,这不仅是中国古典舞的特点,也是东方文化精神追求的体现。审美追求方面,“以气为本”的学说是中国古典舞最本质的美学特征,由“气”产生“韵”,由“气韵”逐渐产生了“神”,再加上肢体表现,使得中国古典舞在表演过程中展现出独有的魅力。
芭蕾舞作为欧洲经典舞蹈,又被称为“足尖舞”,一切舞蹈动作都以脚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