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学⽬的:
1、知道地球形状、⼤⼩.
2、基本了解地球表⾯海陆分布和⾯积的⼤⼩.
3、了解⼈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4、了解地球内部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
知道地球的形状、⼤⼩, 知道地球表⾯是由⼩部分陆地和⼤部分⽔域构成的.
教学难点
地球内部的结构.
教具准备
地球仪、⼩船模型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导⼊
在⽇常⽣活中.我们会常常看到船只进港出港.为什么从远处驶来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出港向远⽅驶去的船只总是先不见船⾝.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线下?
出现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与地球的形状有关吗?
⼆、新课
(⼀)地球的形状
实验
模拟实验:将⼩船模形贴着地球仪表⾯来回移动.从另⼀侧观察⼩船模型.
说说⽣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够说明地球是⼀个圆形的球体.
⽉⾷的时候地球的阴影是条曲线.
是谁最早证实了地球的形状?
指导阅读p4 《⼈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程》
简介麦哲伦环绕地球的航⾏
第⼆课时
⼀、复习
地球是什么形状?
是谁最早证实了地球的形状?
⼆、新课
(⼀)地球有多⼤?
地球的直径约为12800千⽶
(⼆)海洋和陆地
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表⾯海陆的分布情况.估算海洋和陆地的⾯积.使学⽣对地球表⾯海陆的分布情况有⼀个较清晰的认识.海洋⾯积约占地球表⾯积的7/10
陆地⾯(积约占地球表⾯积的3/10
(三)拓展
平原⾯积约占陆地⾯积的多少?
平原⾯积占陆地⾯积的1/4
(四)地球内部有什么
(a )、介绍地球内部概况
(b )、指导阅读p8的“地球的内部结构⽰意图”
三、作业:
1、查、收集⼈类近代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和数据.
2、查资料.了解更多有关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的知识.
板书设计:
第1课地球
⼀、地球的形状
是谁最早证实了地球的形状?
麦哲伦环绕地球的航⾏
⼆、地球有多⼤?
地球的直径约为12800千⽶
三、海洋和陆地
海洋约占地球表⾯的7/10
平原⾯积约占陆地⾯积的1/4
陆地约占地球表⾯的3/10
其他地形⾯积约占陆地⾯积的3/4
四、地球内部有什么
第2课太阳
教学⽬的
1、认识到太阳对地球万物的重要作⽤.
2、了解⼈类对太阳能的利⽤.
教学重点
太阳对地球万物的重要作⽤
教学难点
有关太阳的⼀些知识
教具准备
第⼀课时
⼀、导⼊
万物⽣长靠太阳吗?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新课
(⼀)太阳给地球带来了什么?
1、太阳直接给地球提供了光和热;
2、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成为⼤⽓、⽔运动及⽣物活动的主要动⼒来源;
3、煤炭、⽯油等矿产的能量是古代⽣物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4、太阳能还可以被太阳灶、太阳能电池等装置被⼈们利⽤.
(⼆)讨论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万物会怎么样?
(三)拓展
我们的⽣活离不开太阳
第⼆课时
⼀、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
⼆、教学新课
(⼀)能量巨⼤的太阳
太阳从中⼼向外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层和⼤⽓层.核反应区半径约是太阳半径的1/4.其间进⾏的氢核聚变提供了太阳经久不衰的巨⼤辐射的能源.在辐射区内.通过光⼦的多次吸收、再发射过程把核反应区发射的⾼能γ射线变成低能的可见光和其他形式向外传送到对流层.对流层⾥物质的对流、湍流(及湍流产⽣的噪声)和⼤尺度的环流把太阳内部的能量传输到太阳表⾯.并通过光球辐射出去.
太阳每分钟发出的总能量约为每分钟2.273×1028焦.⽽地球上仅接收到这些能量的22亿分之⼀.太阳每年送给地球的能量相当于100亿亿度电的能量.太阳能取之不尽.⽤之不竭.⼜⽆污染.是最理想的能源.
三、作业:
调查周围的⼈们怎样利⽤太阳能.
板书设计
第2课太阳
万物⽣长靠太阳吗?
⼀、太阳给地球带来了什么?
1、太阳直接给地球提供了光和热;
2、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成为⼤⽓、⽔运动及⽣物活动的主要动⼒来源;
3、煤炭、⽯油等矿产的能量是古代⽣物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4、太阳能还可以被太阳灶、太阳能电池等装置被⼈们直接利⽤.
⼆、能量巨⼤的太阳
太阳能取之不尽.⽤之不竭.⼜⽆污染.是最理想的能源.
1、知道⽉球是地球的卫星.
2、知道⽉球每天、每⽉的运动模式.
3、了解更多的有关⽉球的知识.
教学重点
⽉球每天、每⽉的运动模式
教学难点
⽉相变化的规律
教具准备
三球仪、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导⼊
农历⼆⽉初⼀晚上.某⽜棚的的⽜被偷⾛了.第⼆天.探长把某嫌疑犯捉回来审问.疑犯对探长说:“我昨晚借着⽉光.看见张三从⽜棚中偷⾛了⽜”.探长马上断定疑犯在撒谎.
为什么探长说他在撒谎?是不是⽜被偷的晚上根本没有⽉光?每个⽉的初⼀是否有⽉光?怎样能知道呢?
⼆、新课
(⼀)观察⽉相的变化
教师在教室制作⼀张⼤的观察记录表.让学⽣把每天观察的记录画到表中.
同学们对⽉相进⾏了⼀个⽉的观察.⼤家有什么发现?
分析观察记录表.出⽉相变化的规律.
(⼆)⽉相变化的原因
做⼀做模拟实验.思考产⽣⽉相变化的原因.
出⽰⽉球模型.
⽉球⿊和⽩的⼀⾯分别代表什么?⽉球绕地球转⼀圈⼤约要多长时间?
第⼆课时
⼀、复习
⼆、新课
教师:⽉球⿊的⼀⾯是太阳照不到的⼀⾯.从地球上看就是⿊⾊的.⽉球绕地球转⼀圈需要29.5天.代表⼀个⽉相变化周期.
演⽰三球仪
(⼀)观察三球仪三球间的相互运动.思考⽉相变化的原因.
(⼆)对⽉相变化的原因进⾏解释.
(三)登陆⽉球
出⽰美国宇航员成功登陆⽉球的图⽚.
假如你是宇航员,即将登陆⽉球.应该做哪些准备呢?
地球和⽉球的环境有哪些差异?
说说登陆⽉球应该作的准备.并说明为什么?
三、作业:
搜集更多有关⽉球的资料.制作⽉球知识⼿抄报.
板书设计
第3课⽉球
⼀、观察⽉相的变化
⼆、⽉相变化的原因
三、登陆⽉球
第4课⽩天与⿊夜
教学⽬的
1、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转.⾃转⼀周为⼀天.约24⼩时.
2、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转造成的.
3、了解古⼈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尼的贡献.
4、探究昼夜变化对动植物⾏为的影响.
教学重点
使学⽣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转.⾃转⼀周为⼀天.约24⼩时.
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转造成的.
教学难点
昼夜变化对动植物⾏为的影响.
教具准备
地球仪、⼿电筒.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导⼊
我们把⽩天简称为昼.⿊夜简称为夜.昼夜交替⼀次为⼀天.想想看.是什么原因使昼夜不停地交替出现呢?
⼆、新课
(⼀)、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的?
1、我们⽤⼿电筒表⽰太阳.地球仪表⽰地球.做⼀个昼夜交替的模拟实验.
2、出⽰地球⾃转⽰意图.
⼩结: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颗⾏星.地球在围绕太阳运转的同时也在⾃转.地球⾃转⼀周约需24⼩时.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天.在地球的某⼀个地⽅.在⼀天当中.正对太阳时就是⽩天.绕到背向太阳的⼀⾯时就是⿊夜.
(⼆)、古⼈是怎样认识昼夜变化的?
指导阅读P21
第⼆课时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