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身体内部的秘密
第1课食物到哪里去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能力目标:
能应用以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
情感目标:
想知道,愿意合作交流;能够珍爱生命,乐于用科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都要吃东西,那么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到哪里去了?(生发表意见)同学们说的很对,今天这节课就研究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到哪里去了。板书课题。
二、初步认识。
⑴、提出问题:我们吃下去的东西,经过了哪些地方?
出示消化系统挂图,让学生对这图形说一说事物的旅行,先经过哪里,再经过哪里,最后经过哪里?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和评价。
⑵、谁能说说我们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
三、深入研究。
同学们知道了我们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那么回忆一下刚才吃馒头的体会,你们知道是如何被消化的吗?
①、学生分小组交流。
②、全班交流后,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好,关于食物如何被消化我们可以用实验来研究一下。你们可以根据桌子上的实验仪器,根据实验报告上的提示做实验。
③、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如下实验报告单:
提示: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个试管里加入少量唾液,并摇晃,使其均匀混合。过一会,分别往两个试管中加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
加入唾液的淀粉液
不加入唾液的淀粉液
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完后,提问:实验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在小组中讨论一下。全班交流。
④、教师小结:在我们的口中有分泌唾液的唾液腺,它分泌的唾液里有
一种促进事物消化的酶,能把它变成麦芽糖,所以我们把馒头多咀嚼一会,
就会觉得有点甜。
四、反思生活,健康生活。
了解了食物的消化过程后,你有什么感想?(分组讨论)
五、作业拓展。
六、板书设计:
事物到哪里去了
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胰
第2课我们的呼吸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能力目标:能应用以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
情感目标:能够珍爱生命,养成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知道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都要呼吸,那么我们是怎样呼吸的呢?(生发表意见)同学们
说的很对,今天这节课就研究我们的呼吸。
二、创设情景。
和同学们共同玩一个憋气的游戏或进行一个憋气的比赛,让学生亲自体
验呼吸的重要性,深刻体会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
三、探究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
1、先让学生猜测。
2、看教课书上的提示资料,设计实验方案。
3、实验设计完毕,组织学生交流设计方案,让学生相互评价,弥补设计
中的不足,更好的为实验探究作准备。
4、动手实验。
5、提出问题,引导思考:“为什么呼气时石灰水变浑,吸气时石灰水不
变浑?”“你认为呼出的气体与吸进得气体成分有什么不同?”“什么原因使火柴熄灭了?”
6、教师小结:人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含的二氧化碳多,人呼出的气
体中氧的含量少。
四、探究呼吸器官和我们怎样呼吸。
1、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人有哪些担负呼吸任务的器官?
它们在人体的什么位置?
2、学生结合教科书中的呼吸器官图进行交流。
3、交流完后,根据学生的对呼吸运动的理解,画出人呼气和吸气的路线,进一步理解呼吸的过程和呼吸器官各部分的作用。
五、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1、提出问题:呼吸器官容易的哪些疾病?原因是什么?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
第3课心脏和血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
能力目标:能提出探究活动得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
计等方法整理资料;
情感目标: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够珍爱生命,养成细致
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时候不小心割破了手指,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流血)血液是人体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一刻不停的在我们的身体中流淌。关
于它,你们了解的多吗?板书:心脏和血管
二、一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1、提出问题:下面就请小组同学根据课前搜集的有关心脏和血管的资料,互相一自己的心脏和血管。
2、学生在小组中相互。
3、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你是怎样知道的?
4、不错,把手放在胸腔片作的地方能够应到心脏的跳动。还能听到同桌
的心跳。
5、你们还知道心脏和血管的知识吗?
(学生发言)
三、测心跳
1、刚才同学们都听到了自己得心跳,下面请同学们把手放在左胸的位置,亲自感觉以下。
2、回报感觉结果。
3、小结: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舒张。收缩时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
张是让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
一次。
4、让学生自己数一数自己的脉搏每分钟多少次。
5、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一下,看一看自己的小组中的同学脉搏每分钟大体
在什么之间。
6、让学生活动几分钟再测量以下,和上次有什么不同?
7、让学生说一下心跳的快慢和运动的关系。
8、小结: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心跳每分钟大约60次——100次,如果低于60次或高于100次,可能就有病了。
四、怎样保护心脏和血管。
1、交流心脏和血管的常见病。
2、预防措施。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五、认识听诊器。
出示听诊器,你们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学生回答)希望同学们用自
制的听诊器再一次听一听自己的心跳。
六、拓展活动
第4课脑与神经
教学目标:
1、知道人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神经三部分构成,以及脑和神经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人体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向学生进行脑的卫生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人的神经系统是有哪些部分构成的。
2、培养学生的推理和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前面的自然课中,我们认识了人体的哪些器官?人靠用什么来思考问题?
二、学习新课
1、根据课本上的要求,做一做。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2、认识脑与神经。
师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说说脑和神经的作用。
借助图认识大脑的不同区域,和不同的区域分管的不同工作:感觉中枢、
视觉中枢、运动中枢、听觉中枢。
(1)学生分组试一试自己的反应。
(2)交流:盲人、聋哑人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涉及游戏,体验一下。
(3)师生交流保护大脑的科学方法。
三、课堂总结:
1、说说脑、脊髓、神经的作用。
2、说说你做数学题时,脑和神经是怎样协调工作的。
第5课凸透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凸透镜放大、使物体成像的特点,并会使用凸透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相互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愿意合作与交流,热爱科学、喜欢科学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用放大镜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凸透镜》。
二、我们观察放大镜。
1、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放大镜。
2、指名说出放大镜各部分的名称。
3、小结:放大镜分镜片、镜框、镜柄三部分。
三、凸透镜的作用。
1、各小组玩放大镜。并交流发现。
(注意:不要用激光灯照射眼睛;不要用凸透镜看太阳,否则会灼伤眼睛)
2、在阳光下研究聚光性。
3、让学生用放大镜看书上的字,指名说出发现了什么?
(放大性)
4、指导学生做凸透镜成像试验,各小组交流其发现。
5、全班交流凸透镜的作用。
小结:凸透镜具有聚光、放大、使物体成像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放大镜,一。
第6课照相机和眼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眼睛各部分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楚物体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相互交流以及独立查阅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愿意合作与交流,热爱科学、喜欢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认识眼睛各部分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楚物体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照相机和眼睛》
二、做个照相机,玩一玩。
1、各小组用材料做一个照相机。
2、玩一玩,指名说出物体的像是怎样通过凸透镜在半透明纸上成像的?
三、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1、阅读课本资料卡讨论眼睛的构造。
2、交流照相机和眼睛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交流视网膜、晶状体的作用。
4、全班交流。
5、教师小结。
四、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