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的千秋功过
科举的考试内容涉及经、史、文学等方面,至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是八股文。到我们现在只要一提到科举,人们就会自然而言地想到了八股文,在批评党的文件程式化时也用了“党八股”一词,八股文成了生搬硬套和刻板文章的代名词。
(一)八股文究竟是什么样的文体?
八股文是明清时期最主要的考试文体。又称制艺、制义、时艺、时文、八比文,因其题目来源于《四书》《五经》,又分别被称为《四书》文和《五经》文。八股文的渊源可追溯到唐代的试帖诗和宋代的经义。北宋王安石改革科举时所出现的经义程文是八股文的真正源头。南宋后期,经义科考试所用的文章也出现了论头、破题、承题、小讲、缴结等等结构。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杨万里、汪立信等人所作的经义程文已经有四、六、八股的形式了。元代已经采用类似的文体,当时称“八比”。
八股文真正形成是在明代。朱元璋用科举取士之后,将八股文为考试文体,一般认为,八股文发展成一种固定的考试文体是在明代成化年间。此后,明清科举都将八股文作为主要考试文体。如果单纯从文学或者语言学的角度而言,八股文应当是具有较高价值的。现代著名文学家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附录中对八股文有相当高的评价:“八股文是中国文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一大关键。八股文不但是集合古今骈散的菁华,凡是从汉字的特别性质演变出的一切微妙的游艺,都包括在内,所以我们说它是中国
文学的结晶。” 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也说:“由技巧的讲究方面看,至少我认为,在我们国产的诸文体中,高踞第一位的应该是八股文,其次才是诗的七律之类。”那到底什么是它的固定格式又是怎样的呢?
每篇八股文的结构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出题、后股、束股、落下10个部分组成。破题往往是一篇八股文成功的关键,因为阅卷的同考官工作量极大,他们首先最关注的破题是否有创意。承题,是承接破题,进一步阐明破题的意旨,起到补充阐发主题的作用。起讲,又称小讲、原起。需要开始模仿圣人的口气进行议论,进一步发挥题意。作者应当把自己当作圣贤的代言人,摹拟孔子、孟子或孔子的弟子等所谓圣贤的语气,在这一部分都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尝思”等词开头,称之为“入口气”。破题、承题和起讲这三个部分合起来也被统称为“帽子”;入手,又称入题、领上等,是用一两句或者两三句过渡性的句子将文章引入正题。
入手之后,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后四个部分是全篇的主要部分,需要尽量发挥题目的意蕴。这四个部分中每一部分都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文字,共八股,八股文的名称就是由此而来的。起股,又称起比、提比等。用四、五句或七、八句排比文字开始发表议论,要提起全篇的气势。起股以后用一、二句或三、四句将全题点出,称为出题,出题之后是中股;中股,又称中比、中二比,字数多少没有规定,可以比起股略长,也可以比起股短,它是全篇文字的重心,要充分展开议论,将题目的主旨说透。比如清代学者俞樾的教授其子孙,以《不以规矩》为题写的一篇八股文范文中的中股就是这
样的:
大而言之,则天道为规,地道为矩,虽两仪不能离规矩而成形。
小而言之,则袂必应规,袷必如矩,虽一衣不能舍规矩而从事。
这两个句子就是一个很严格的对偶句式。后股,又称后比、后二比、后二大比,句式长短不固定。一般是中股长则后股短,中股短则后股长。这一股要将中股所没有完全阐发出来意思说明白,是全篇文字中最重要的部分。束股,又称束比,束二小比。用来阐发前六股所没有阐发完全的意思,呼应前文揭示全篇主旨。束股可以放在起股或中股之后,也可以省略。
八股和六股都是明清科举考试的正格,此外还有10股、12股、1 4股甚至16股、18股等八股文的变体,但是这些变体中的破题、承题、起讲、落下、收结等仍应按八股文格式,不能擅自改变。八股文的写作有严格的字数要求,不过八股文是越写越长的,字数不断增加。不过历代都对八股文的字数有明确的限制,清代乡试、会试的八股文最多不能超过700字。
这种限制能减轻阅卷官的工作量,让他们能在较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阅卷。
八股文的写作有严格的字数要求,不过八股文是越写越长的,字数不断增加。不过历代都对八股文的字数有明确的限制,清代乡试、会试的八股文最多不能超过700字。这种限制能减轻阅卷官的工作量,
让他们能在较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阅卷。
从这些要求看来,八股文是非常复杂的文体。出的八股文不仅需要符合八股文的基本要求,而且要求对仗工整、合于声律,顺序要敷畅,气势要宏厚,起承转合一丝不苟,最好还能做到委婉而不直率,富丽而不浮华,言之有物。要写出这样的八股文,将“四书”、“五经”背的滚瓜烂熟是最基本的,然后深刻理解其中的每一句的含义,还要精通音韵学、文史方面的知识,因此,要写好八股文,必须具备哲学、史学、文学方面的知识,难度是相当大的。
一生受困于科场的吴敬梓虽然自己不怎么擅长八股文,但他对八股文在提高写作能力方面的作用却是非常肯定的,他在《儒林外史》中说:“八股文章若做得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什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进士出身的蔡元培曾经也说过,八股文的作法“由简而繁,确是一种学文的方法”。经过写八股文的严格训练之后,再去作其他文体,就显得较容易了。
值得注意的一种现象是,我们现在很多批判八股文的人可能连一篇八股文都没有读过。更不要说写八股文了。以我们现在学者的文学、史学方面的知识和积累,包括我自己在内,全国恐怕都没有几个人能写出一篇像样的八股文了。我们现在很多人不要说写长篇的八股文,就连写一幅对联都很难符合音韵学的要求。在批评八股文时,能否反思一下我们对古人是不是存在“严以律人,宽以待己”的问题呢?
(二)八股文的弊端是什么呢?
从明代后期开始,对八股文的评价就非常严厉,因此不少人将大明江山灭亡的原因归结为八股取士制度的实施,崇祯末年,有人说:“谨具大明江山一座、崇祯夫妇两口,奉申贽敬。晚生八股顿首。”将八股文的危害提升到了贻误国家社稷的高度。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故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在他看来,秦始皇在咸阳只掩埋了400余名儒生,而数百年中八股文坑害的知识分子则成千上万。
为什么顾炎武会这么说呢?因为八股文命题都需要出自“四书”、“五经”,而且答题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等程朱理学的观点为依据,并模仿古人语气“代圣人立言”,考生不能阐述自己的观点,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这是科举用八股文取士的最大弊端。
不仅如此,八股文更大的弊端在于为选拔少量的文官,却诱使千千万万的读书人成天钻研这种复杂的考试文体。八股文章既与政事无关,也不是一种文学创作。它虽对文学的发展有间接的作用,也确实选拔出一批才智之士,但它内容空疏,实际上是一种文字游戏,耗费了无数士人的心血和光阴。
有些读书人一心埋首研读八股文,整天埋头于揣摹八股文的范文,反而忽视了儒家经典,结果成为最基本的文史知识都不懂的酸腐迂拙、不学无术的废物。清初有个医学家徐灵胎,号迥溪,著有许多首“功世”的“道情”(一种民间小调),学名为《迥溪道情》,其中的“刺时文”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生动的
描绘:
读书人,最不济。醉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材计,谁知道变作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嘘唏,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这些批判让我们现在的人感觉八股文真没有用,明清读书人大多只是一些知道写八股文的废物。不仅在内容上弊端重重,八股文在形式上的弊端也日渐暴露,最典型的就是八股文题目上。
由于八股文明确规定,只能选取《四书》、《五经》中的一句话或者几句话,甚至几章作为题目,要求考生写八股文。因此,到清朝中后期,要做到命题不重复已经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了,因为考官挖空心思出新题,考生常常连题目都看不懂,更别说提笔作答了。
八股文的命题从明代开始,一直到清末八股文被废止。明代乡、会试开科88次(洪武三十年虽然进行了两次殿试,但乡试与会试都只有一次),清代则为112次,明清两代加起来共计举行了200次乡试与会试,到底每科乡试需要多少道题呢?
以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为例,当时全国有16个省级行政单位举行乡试,以每个省命3道“四书文”题,5道“五经文”题计算(57.清同治六年丁卯科江西乡试第一场试题;58.清同治六年丁卯科江西乡试第二场试题;59. 清同治六年丁卯科江西乡试第三场试题),全国乡试八股文的命题总数就达到了120多道,这些题目基本是不能相同的。如果将全国县试、府试和院试、科试所命的八股文估计在800道以上,如果将这个总数乘以明清科举乡试与会试的次数,八股文题目真是达到了极其惊人的数量。
然而,这么庞大的八股文题目必须来自“四书”和“五经”上的几个字、一句话、一段话或者几段话。而“四书”和“五经”的字数却是有限的,据有关学者统计,《论语》15919字,《大学》1753字,《中庸》3568字,《孟子》150000字左右,“四书”的总数为171240字。虽然“四书”、“五经”本来是题量巨大的作文题库,刚开始以此命题时,主考官随便摘出一段、一节、一句都可以作题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考试的次数越来越多,主考官想要做到与前面的考题不雷同,真是难于上青天,而且这个难度会随着科举考试的次数增加而增加。
面对这一难题,朝廷在选派主考官时,往往将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的人作为重要候选人,因为这些人不仅是八股文的写作高手,而且对以前八股文的命题情况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在八股文写作高手中,进士应该是其中杰出代表,而状元又是进士中的佼佼者,清代不仅有正式科举主考官需要由进士出身的规定,更也有状元担任乡试正主考官的惯常做法。顺天乡试的正主考官一般由前一科的状元担任,到康熙初年,这种做法好像成为了不成文的规矩了。比如康熙十一年(1672年)壬子科顺天乡试
的正主考官蔡启僔是康熙九年(1670年)状元。康熙十四年(1675年)乙卯科顺天乡试的正主考韩菼是康熙十二年(1673年)状元。不仅担任顺天乡试的主考官,状元也出任各省乡试的主考官。比如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乙酉科陕西乡试的主考官由康熙三十四年(1769年)状元徐文元担任。由于状元毕竟数量有限,更多的省份是进士出身的官员来担任主考官。
面对字数非常有限的“四书”和“五经”,以及朝廷命题不能重复的要求,主考官怎么办呢?儒家经书肯定不能篡改,只能忠实地服从,那么他们为了不避免重复,往往会增加题目的长度,将“四书”、“五经”中的某一句、几句,某一段、几段,某一节、某几节,某一章、某几章做为考试题目。这样不仅需要考生对儒家经典有更深入、全面的理解,而且要将其理解融入到八股文中,难度明显增加。
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有的主考官还将“四书”和“五经”中的字句进行“自由组合”,这种题目被称为“截搭题”。截搭题在明代已经存在,但是不普遍,朝廷对这种题目也多次提出批评,明确要求考官不要用这种方式命题。到清代,截搭题已经得到了朝廷认可,允许主考官用这种方式命题。
有的主考官为了防止考题重复,只好挖空心思,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对“四书”、“五经”的文字进行组合时,往往会将完整的句子截头去尾地出题目,或将几句内容互不关联的话捏在一起出题,将本来不当连的地方连起来,不当断的地方断开,使题目显得新奇、诡异、冷僻,这种题目也被称之为“割裂题”。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甲午科四川乡试头场的第一道题是“又日新康诰曰”这个题目出自
《大学》的“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 这种自由组合是连上牵下,但是二者之间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关联,考生怎么来写八股文呢?
为解决主考官出题过于割裂的问题,《钦定科场条例》明确规定:“经书题目禁止割裂牵搭,致碍文义。”各省乡试结束之后,礼部要严格审查各主考官的命题,一旦发现有割裂题,要追究相应主考官的责任。
正是由于有明确的条文存在,主考官在乡试命题中还不至于过于离奇,但这种割裂题在童试阶段的出现就比较频繁。据清代学者梁绍壬编的《两般秋雨盦随笔》卷三记载,鲍桂星担任河南学政,到各地主持院试和岁试时,出了一大堆非常离奇的割裂题。例如《孟子》中有“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一句,这位鲍桂星取“顾鸿”二字作为题目,要求考生写“四书文”。实际上在《孟子》的原文中,“顾”是动词,作谓语,后面的宾语是“鸿、雁、麋、鹿”,而不仅仅是“鸿”,这样完全将原文割裂了。考生写了一首诗讽刺他的这个题目:
礼贤全不在胸中,扭转头来只看鸿。
一目如何能四顾,本来孟子说难通。
鲍桂星从《孟子》的“驱虎豹犀象而远之”中,挑出“驱虎”作为题目,割裂的情况也与“顾鸿”类似,考生讽刺这个题目的诗歌是:
五经四书世间何物最为兄,第一伤人是大虫。
能使当先驱得去,其余慢慢设牢笼。
对于《中庸》的“及其广大,草木生焉”这一句,鲍桂星出了一道“及其广大草”的题目,考生结合这个题目,写了首诗歌将他骂了一通:
广大何容一物胶,满场文字乱蓬茅。
生童拍手呵呵笑,渠是鱼包变。
这个被考生讥笑为“”的鲍桂星还将《孟子》中“见牛未见羊也”割裂出题为“见牛”,将《论语》中“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割裂出题为“礼云玉”,将《孟子》中的“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割裂出题为“十尺汤”等等,考生们对他的每个题目都写了讽刺诗。
考生们如此痛恨这个鲍学政,那么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鲍桂星是安徽歙县人,嘉庆四年(1799年)中进士,他担任过湖北、河南学政,嘉庆九年(1804年)甲子河南乡试正主考官,嘉庆十三年(1808年)戊辰山西乡试正主考官,后官至工部右侍郎。他为人耿直敢言,在文学方面颇有建树。从这份简历来看,他绝对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物,而且他在主持乡试时的命题也是符合朝廷要求的。之所以会在担任学政期间,命了多道割裂题,可能还与他认为学政主持的考试竞争激烈,必须
提高难度,以便能选拔出参加乡试的人选有关。
与鲍桂星一样,前面提到的俞樾不仅擅长写作八股文,也是一个命割裂题的高手,他在咸丰年间担任河南学政时,命了三个他自认为有创意的割裂题,这三个题不仅没有给他带来好评如潮,反而差点让他送了性命。这三个题是:一题为“君夫人阳货欲”,是以《论语》季氏第十六“邦君之妻”章末句“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与“阳货”第十七首句“阳货欲见孔子”隔篇截搭而成。《孟子》中有“王速令出,反其旄倪”一句,俞樾割裂出题为“王速另出反”。他还以《孟子》中“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割裂出题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有人将他的三个题目连起来是“君夫人阳货欲”,“王速另出反”,“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说俞樾有重大的政治问题。他自己仔细看看这三个题目,不由地吸了口凉气,这句句都可以致我于死地啊!为什么这么说呢?头一个题目可以理解为皇后想红杏出墙啊,这不是欺君犯上,毁谤王室成员吗?“王速另出反”这不是鼓动王室成员造反吗?“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这个更严重了,不是表明自己公然要篡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