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咏史怀古类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桃源行
王安石
望夷宫①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②,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惊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③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注】①望夷宫:秦国宫名。②商山翁:指“商山四皓”,秦末汉初隐居于商山的四个隐士。③重华:指传说中上古时代最英明的三大部落首领之一的舜,他姓姚,名重华。
A.诗歌首句化用“指鹿为马”了这一典故,此句写出了统治者的荒谬无道。
B.诗中五六两句描述了桃源中人的生活状态,表现了隐居生活的艰苦和辛酸。
C.“春风”一句表达了桃源中人听闻外界战乱不断,不胜悲慨,泪落沾巾。
D.本诗是从桃源中人的角度叙述的,而《桃花源记》是从渔人角度叙述的。
2.本诗最后两句“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意蕴深远。请结合诗中相关内容,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禹庙①
杜甫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②,古屋画龙蛇③。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④,疏凿控三巴。
注:①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长期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杜甫在代宗永泰元年出蜀东下,途中参谒了禹庙。②桔柚:禹治洪水后,人民安居乐业,东南岛夷之民也将丰收的桔柚包好进贡。③龙蛇:指壁上所画大禹驱赶龙蛇治水的故事。④四载: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用的四种交通工具。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期战乱使人民苦不堪言,山“空”庭“荒”是当时社会面貌的写照。
B.秋风虽劲,落日虽残,却更显禹庙的巍然独峙、庄严肃穆,令人敬慕。
C.这首咏史怀古诗,旨在歌颂禹公而忘私、严明法度、民族至上的精神。
D.本诗风景形胜、庙貌功德无所不包;语言凝练,章法严谨,气象宏丽。
4.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本诗写景部分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述怀(节选)①
魏征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②。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注]①这首诗创作于魏征投奔唐朝之后,准备出关去山东招降瓦岗军残部之前,所以此诗又名《出关》。②九逝魂,这里指旅途遥远而艰险。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准备出关去山东之前,前四句的景物描写是虚写,想象了出关后征途的艰险景况。
B.唐王以国士之礼相待,诗人要报其知遇之恩,故面对荒凉的沿途景象和艰辛的旅途,诗人并不感到担心害怕。
C.九、十两句赞美重诺守信行为:诗人借此表达要像季布那样,一诺千金;像侯赢那样践言而舍生。
D.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显著特是气势雄伟,意境开阔。景物描写意境雄浑,情感抒发悲壮而不消沉。
6.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结合节选部分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乌栖曲
李白
姑苏台①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②奈乐何③!
【注】①姑苏台:在吴县姑苏山上,是吴王夫差为西施所筑。②高:同“皜”,白、明。③奈乐何:一作“奈尔何”。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乌栖曲》是六朝乐府《清商曲辞》的歌调名,诗人大胆突破旧题偶句收尾的格式,变偶为奇。这陡然收煞的一句,既引人注意,又收束有力。
B.“银箭金壶”,指宫中计时的铜壶滴漏。铜壶漏水越来越多,上面银箭的刻度也随之越来越高,表明漫长的秋夜渐渐消逝。
C.李白的诗歌,大都写得雄奇奔放、直抒胸臆。此诗作者通过台上栖鸦、青山衔日、秋江坠月等景物具体体现了这一特点。
D.这首诗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写出吴宫人物自日至暮、自暮至旦的生活过程,而对这一过程中的种种场景,并没有具体描绘渲染。
8.这首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隋宫①
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②,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③,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注】①此诗是诗人晚年江东之游时所作,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当时李商隐因柳仲郢推荐,任盐铁推官,游江东。②日角:帝王相,此喻指李渊。③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化出未的。《隋书·炀纪》:“大业十二年,上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
游山放之,光遍岩谷。”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紫泉宫”是宫殿名,此处代指隋炀帝在长安的宫殿,照应标题“隋宫”。
B.第四句诗人想象隋炀帝的游船会走到天涯,是以他贪图逸游的性格特征为依据的。
C.第五句说当年放萤的地方此时已成废墟,只有“腐草”而已,抒发了昔盛今衰之感。诗句赏析
D.尾联诗人以假设、反诘的语气,讽刺隋炀帝观赏《后庭花》舞蹈的行为是亡国之因。
10.杜牧在《阿房宫赋》里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处于同一时代的李商隐在诗中也有类似表达。对此你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渡白沟
刘因
蓟门霜落水天愁,匹马冲寒渡白沟。
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
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
四海知名半凋落,天涯孤剑独谁投?
【注】①白沟:宋辽签订澶渊之盟,以之为国界。②刘因:元初诗人,一直以南宋为故国。③知名:抗元名士。此诗是诗人途经白沟时感慨而作。
1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点明了季节、地点和旅途路线。诗人由蓟门返乡,只身单骑渡过白沟,正值寒冷的落霜季节。
B.“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这两句极为含蓄,但又高度概括地透露出“水天愁”的原因。一个“异”字,含蓄地表露了诗人华夷之别的思想。
C.“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黄云滚滚弥漫天空,笼罩着古代边戍之地,孤零零的城堡、落日残照、西风萧索、孤雁南飞,诗人孤身独骑,遐思渺渺,恰似孤雁飘零,何处归宿!表现了诗人无限的孤独惆怅。
D.“四海知名半凋落,天涯孤剑独谁投?”用反问手法直接表达了自己的哀愤之情,是说天下知道我名声的朋友,或逝或隐,多已离去,自己孑然一身,书剑飘零天涯,纵然满怀幽思忠愤,亦无处倾诉,无人知晓自己的心曲了。
12.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怀古伤今,心潮滚滚,悲愤难平。试从景与情的角度入手,简析本诗的意境和感情。(分点陈述。)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听话丛台
李远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
云遮襄国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
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
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借朋友游丛台之事,抒发自己的感慨。首联写朋友刚从赵地回来,向“我”介绍说他曾登上古代的丛台,交代了作诗的缘由。
B.作者站在丛台上,看到白云缭绕的襄国远在天边、绿树夹岸的漳河蜿蜒地上,既写出赵地的恢宏气象,也衬托了丛台的高峻。
C.尾联将往日赵武灵王时的豪侈、繁华与当下丛台上长满绿苔任凭风吹雨打的荒芜景象作对比,极言繁华不再的落寞凄凉之感。
D.诗中用白云、树木、山鸟、野花、绿苔等意象,巧妙地与丛台昔日的人、事、物相关联,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
14.清人查慎行在《初白庵诗评》中评论此诗说“‘变成’留作四字,有稚气,有俗韵”,对诗中的稚俗气韵多有褒扬之意。请结合诗句对此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小题。
广陵
谈迁
南朝旧事一芜城,故国飘零百感生。
柳影天涯随去辇,扬花江上变浮萍。
远山依旧横新黛,断岸还看散冷萤。
今日广陵思往事,十年前亦号承平。
【注释】①广陵:又称江都,今江苏扬州。清顺治二年(1645)四月,清军渡过淮水猝至扬州,破城大肆屠杀,持续十日,史称“扬州十日”。昔日金粉繁华的扬州顿成废墟。②芜城:
即扬州故城。③《隋书·炀帝纪》:“大业十二年,上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