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十字德《让》中国古代名言警句
中华十德是: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
中华十德诗为:中华十德首为忠,忠于职守人之本,忠心爱国需尽力,忠爱家庭应尽情。仁者爱人有恻隐,仁善助人献爱心,仁和容人团结好,己所不欲勿施人。
孝道名言一、仁
仁以为己任。 ——《论语》
仁者莫大于爱人。 ——《礼记》
仁人无敌于天下。 ——孟子
“仁”:仁人、爱人、仁爱。自孔子倡导“仁”学以来,“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
二、义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
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资为大。”
三、礼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礼”: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制。“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会交往之道。
四、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
多欲亏义,多忧害智。——刘安
“智”:知者、明智、智慧、机智。“智”通“知”。中国古代思想家赋予“智”以丰富的道德内涵。“智”在知道遵道。
五、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信”:诚信、信任。《说文》讲:“人言为信”。“信”是立身之道、兴业之道、治世之道。
六、忠
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
尽心于人曰忠。——司马光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于谦
“忠”:忠诚、忠良、忠恕。“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张的一种优良品德。
七、孝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孝”:孝心、孝敬、孝道。中华民族崇尚祖辈传承理念。主要是对父母、长辈之“孝”,强调长幼有序。孔子首创私学,把“孝”放在教学首位,说“孝”是道德的根本。
八、节
士大夫莫不敬节死制。——《荀子》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邵谒
士穷节乃见,一一董丹青。
“节”:气节、名节、操守、节制。崇尚理想、信念、信仰。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九、勇
知耻近乎勇。——《礼记》
勇者不惧。——《论语》
持节不恐谓之勇。——贾谊
“勇”:勇敢、坚强、刚毅。中华传统文化对“勇”赋予了丰富内涵:“持节不恐谓之勇”,“持义不掩曰勇”,“投身为义曰勇”,“知死不避曰勇”,“悬命为仁曰勇”,“弃命为仁曰勇”,“胜敌壮志曰勇”。
十、和
礼用之,和为贵。——《论语》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礼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和”:和睦、和气、中和、和平、和谐。求同存异。中华传统文化把“和”作为最高价值,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