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原⽂及翻译赏析9篇
《塞下曲》原⽂及翻译赏析1
塞下曲其⼀
鹫翎⾦仆姑,
燕尾绣蝥弧。
独⽴扬新令,
千营共⼀呼。
塞下曲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
平明寻⽩⽻,
没在⽯棱中。
塞下曲其三
⽉⿊雁飞⾼,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雪满⼸⼑。
塞下曲其四
野幕蔽琼筵,
羌戎贺劳旋。
醉和⾦甲舞,
雷⿎动⼭川。
古诗简介
《塞下曲》为卢纶的组诗,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活。语多赞美之意。
翻译/译⽂
塞下曲其⼀翻译:
将军配戴着⽤鹫鸟的⽻⽑做成的箭,燕尾形刺绣的旌旗飘带迎风飘动。屹⽴着宣布新的命令,千营的将⼠⼀齐回应。
塞下曲其⼆翻译:
林中昏暗风吹草动令⼈惊,
将军夜中搭箭拉⼸显神勇,
天明寻昨晚射的⽩⽻箭,
箭头深深插⼊巨⼤⽯块中。
塞下曲其三翻译:
在这⽉⿊风⾼的不寻常的夜晚,
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
正准备出发之际,⼀场纷纷扬扬的⼤雪,刹那间⼸⼑上落满了雪花。
注释
塞下曲其⼀注释:
鹫翎:箭尾⽻⽑。
⾦仆姑:神箭名。
燕尾:旗的两⾓叉开,若燕尾状。
蝥弧:旗名。
独⽴:犹⾔屹⽴。
扬新令:扬旗下达新指令。
塞下曲其⼆注释:
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引⼸:拉⼸,开⼸,这⾥包含下⼀步的射箭。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箭杆后部的⽩⾊⽻⽑,这⾥指箭。
没:陷⼊,这⾥是钻进的意思。
⽯棱――⽯头的棱⾓。也指多棱的⼭⽯。
塞下曲其三注释:
⽉⿊:没有⽉光。
单于:匈奴的⾸领。这⾥指⼊侵者的最⾼统帅。
遁:逃⾛。
将:率领。
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逐:追赶。
⼸⼑:像⼸⼀样弯曲的军⼑。
赏析/鉴赏
塞下曲其⼀赏析:
此为塞下曲六⾸中的第⼀⾸。本诗描写了勇猛的将军传达新命令时的誓师场⾯,千营军⼠的⼀同回应,正表现出威武的军容,严明的军纪及⼤家必胜的信⼼,读起来不免被这种雄壮的⽓势所征服。
这⾸诗描绘了边塞将领动员出征时的威武和雄壮声势。诗的⾸句描写边塞将军⾝佩宝箭的威武⽓概,⾦仆姑是宝箭之名,借以显⽰将军的⾮凡⽓度。次句写练兵场上竖着的饰有燕尾形飘带的帅旗。《左传》:“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这⾥引⽤“蝥弧”之典,象征着军中⼠⽓的⾼涨,⽣动地衬托了
将军的⼋⾯威风,使将军形象栩栩如⽣。第三句写将军下令出征。“独⽴”—词,显⽰了将军威武屹⽴的⽓势。末句写万千战⼠⼀呼百应的壮盛⽓势。“千营”形容⼠军之盛壮。“共⼀呼”写出了战⼠们的万众⼀⼼、共同赴敌的决⼼和浩⼤声势,这“⼀呼”⼤有声震⼭岳的雄威⽓势。
塞下曲其⼆赏析:
这⾸边塞⼩诗,写⼀位将军猎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事迹的《李将军列传》。
原⽂是:“⼴出猎,见草中⽯,以为虎⽽射之中,中(zhòng)⽯没镞(箭头),视之,⽯也。”
诗的前两句写事件的发⽣:深夜,⼭林⾥⼀⽚昏暗,突然狂风⼤作,草丛被惊得刷啦啦起伏抖动;阴影起落处恍恍惚惚有⼀头⽩虎扑来。这时,将军正从林边驰马⽽过,他眼疾⼿快,拉满⼸⼀箭射出……
后两句写事件的结果是:第⼆天清晨,将军记起昨晚林间的事,顺原路来到现场,他不禁⼤吃⼀惊: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见被他射中的原来不是⽼虎,⽽是⼀座巨⽯。将军默然蹲在那⾥,那枝⽩⽻箭竟深深钻进⽯棱⾥去了!请注意箭射⼊的部位,是窄细的尖突的⽯棱!这需要多⼤的臂⼒,多⾼的武艺啊!
有⼈要问,将军射⽼虎,⼲吗不当时就看结果,还要等第⼆天早晨?原来的故事并没说第⼆天才知道射中的是⽯头呀!这,就是诗⼈的艺术处理了。第⼀,这样可以表现将军的⾃信,从来是百发百中,这⼀次还怕它死不了跑掉吗?第⼆,可以增加形象的直观性,让⼈看得更清楚些,如果是当夜就看,固然也能发现是⼀场误会,但很难取得现在这样的画⾯⼀般的鲜明效果。
诗,最注重含蓄,最讲究意在⾔外。看到诗中箭⼊⽯的描写,我们会油然联想:如果射中的真是⽼虎将会射成什么样⼦?如果在战场上射击敌军兵马呢?于是,⼀位武艺⾼强、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便盘马弯⼸、巍然屹⽴在我们眼前了。
塞下曲其三赏析: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伍⽣活有体验,描写此类⽣活的诗⽐较充实,风格雄劲。这⾸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雁飞⾼”,⽉亮被云遮掩,⼀⽚漆⿊,宿雁惊起,飞得⾼⾼。“单于夜遁逃”,在这⽉⿊风⾼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统治者,这⾥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
击;正准备出发之际,⼀场纷纷扬扬的⼤雪,刹那间⼸⼑上落满了雪花。最后⼀句“⼤雪满⼸⼑”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的艰苦性和将⼠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雁飞⾼”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雪满⼸⼑”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逃⼀追的⽓氛有⼒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场⾯,但留给⼈们的想象是⾮常丰富的。
《塞下曲》组诗共六⾸,这是第三⾸。卢纶虽为中唐诗⼈,其边塞诗却依旧是盛唐的⽓象,雄壮豪放,字⾥⾏间充溢着英雄⽓概,读后令⼈振奋。
⼀⼆句“⽉⿊雁飞⾼,单于夜遁逃”,写敌军的溃退。“⽉⿊”,⽆光也。“雁飞⾼”,⽆声也。趁着这样⼀个漆⿊的阒寂的夜晚,敌⼈悄悄地逃跑了。夜遁逃,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溃。
尽管有夜⾊掩护,敌⼈的⾏动还是被我军察觉了。三、四句“欲将轻骑逐,⼤雪满⼸⼑”,写我军准备追击的情形,表现了将⼠们威武的⽓概。试想,⼀⽀骑兵列队欲出,刹那间⼸⼑上就落满了⼤雪,这是⼀个多么扣⼈⼼弦的场⾯!
从这⾸诗看来,卢纶是很善于捕捉形象、捕捉时机的。他不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艺术效果的时刻加以表现。诗⼈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你追上敌⼈没有,他只描
绘⼀个准备追击的场⾯,就把当时的⽓氛情绪有⼒地烘托出来了。“欲将轻骑逐,⼤雪满⼸⼑”,这并不是战⽃的⾼潮,⽽是迫近⾼潮的时刻。这个时刻,犹如箭在弦上,将发未发,最有吸引⼈的⼒量。你也许觉得不满⾜,因为没有把结果交代出来。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启发性,更能引逗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这叫⾔有尽⽽意⽆穷。神龙见⾸不见尾,并不是没有尾,那尾在云中,若隐若现,更富有意趣。
《塞下曲》原⽂及翻译赏析2
古塞下曲
⾏⼈朝⾛马,直指蓟城傍。
蓟城通漠北,万⾥别吾乡。
海上千烽⽕,沙中百战场。
军书发上郡,春⾊度河阳。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翻译
远⾏的⼈早早就骑上了骏马,⾏途直指蓟城的旁边。
蓟城北通⼤漠,我万⾥辞别故乡。
⼤漠瀚海上,燃起万千烽⽕,黄沙之中,曾是千百年来的战场。
军书急迫,发⾄上郡,春⾊青青,越过了中州河阳。
长安宫中的柳条已经婀娜多姿,塞北地区的桑条依然颜⾊青青。
琵琶呜咽,弹出令⼈泪垂的出塞曲,横笛声声,令⼈肝肠⼨断。
注释
蓟:州名,治所在今天津蓟县。
漠北:即蒙古⾼原⼤沙漠以北地区。
海上:瀚海之上,沙漠上。
河阳:今河南孟县。
出塞曲:汉李延年造,曲调悲切。
鉴赏
“塞下曲”,唐代乐府题,多写边塞之事。此篇乃仿古之作,故称“古塞下曲”。
“⾏⼈朝⾛马,直指蓟城傍。蓟城通漠北,万⾥别吾乡。”此诗前四句写万⾥辞家,远赴边塞。早晨骑马出发,直指蓟城,⾏程匆匆,字⾥⾏间透射出⼀股豪⽓。
“海上千烽⽕,沙中百战场。军书发上郡,春⾊度河阳。”中间四句写边地见闻。“海上”“沙中”呼应“漠北”。“军书”“春⾊”,本为静物,加
以“发”“度”⼆字,顿变鲜活,急切迅疾,⽓势飞动。⼀写战事,⼀写时节,⼀写边关,⼀写中原,刚健明快。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最后四句⼀写⾊,⼀写声,颜⾊清丽,声调凄恻,先喜后悲,更显其悲。
通观全篇,格调苍凉,既有⼀点悲,⼜有⼀点壮,诚为《河岳英灵集》所评:“发调既清,修辞亦秀”,“⾜可歔欷,震荡⼼神。”
《塞下曲》原⽂及翻译赏析3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
塞下曲的古诗的意思 平明寻⽩⽻,没在⽯棱中。
翻译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射箭。
天亮去寻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棱中。
注释
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引⼸:拉⼸,开⼸,这⾥包含下⼀步的射箭。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箭杆后部的⽩⾊⽻⽑,这⾥指箭。
没:陷⼊,这⾥是钻进的意思。
⽯棱:⽯头的边⾓。将军——指的是西汉的飞将军李⼴。
鉴赏
卢纶《塞下曲》共六⾸⼀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活。语多赞美之意。此为第⼆⾸,描写将军夜⾥巡逻时景况。 ⾸句写将军夜猎场所是幽暗的深林;当时天⾊已晚,⼀阵阵疾风刮来,草⽊为之纷披。这不但交代了具体的时间、地点,⽽且制造了⼀种⽓氛。右北平是多虎地区,深⼭密林是百兽之王的猛虎藏⾝之所,⽽虎⼜多在黄昏夜分出⼭,“林暗草惊风”,着⼀“惊”字,就不仅令⼈⾃然联想到其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紧张异常的⽓氛,⽽且也暗⽰将军是何等警惕,为下⽂“引⼸”作了铺垫。
次句即续写射。但不⾔“射”⽽⾔“引⼸”,这不仅是因为诗要押韵的缘故,⽽且因为“引”是“发”的准备动作,这样写能启⽰读者从中想象、体味将军临险是何等镇定⾃若,从容不迫。在⼀“惊”之后,将军随即搭箭开⼸,动作敏捷有⼒⽽不仓皇,既具⽓势,⽽形象也益鲜明。
后⼆句写“没⽯饮⽻”的奇迹,把时间推迟到翌⽇清晨,将军搜寻猎物,发现中箭者并⾮猛虎,⽽是蹲
⽯,令⼈读之,始⽽惊异,既⽽嗟叹,原来箭杆尾部装置着⽩⾊⽻⽑的箭,竟“没在⽯棱中”,⼊⽯三分。这样写不仅更为曲折,有时间、场景变化,⽽且富于戏剧性。“⽯棱”为⽯的突起部分,箭头要钻⼊殊不可想象。神话般的夸张,为诗歌形象涂上⼀层浪漫⾊彩,读来特别尽情够味,只觉其妙,不以为⾮。
这⾸边塞⼩诗,写⼀位将军猎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只学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事迹的《李将军列传》。原⽂是:“⼴出猎,见草中⽯,以为虎⽽射之中,中(zhòng)⽯没镞(箭头),视之,⽯也。”
诗的前两句写事件的发⽣:深夜,⼭林⾥⼀⽚昏暗,突然狂风⼤作,草丛被乔得刷啦啦起伏抖动;蛙⼈起落处津津乐道恍恍惚惚有⼀头⽩虎扑来。恰好这时,将军正从林边驰马⽽过,他眼疾⼿快,拉满⼸⼀箭射出… …
后两句写事件的结果是:第⼆天清晨,将军记起昨晚林间的事,顺原路来到现场,他不禁⼤吃⼀惊: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见被他射中的原来不是⽼虎,⽽是⼀座巨⽯。恐惧感默然蹲在那⾥,那枝⽩⽻箭竟深深钻进⽯棱⾥去了!请注意箭射⼊的部位,不是⽯孔,不是⽯缝,也不是⽯⾯,⽽是窄细的尖突的⽯棱――这需要多⼤的臂⼒,多⾼的武艺啊!
有⼈要问,将军射⽼虎,⼲吗不当时就看结果,还要等第⼆天早晨?原来的故事并没说第⼆天才知道
射中的是⽯头呀!这,就是诗⼈的艺术处理了。第⼀,这样可以表现将军的⾃信,从来是百发百中,这⼀次还怕它死不了跑掉吗?第⼆,可以增加形象的直观性,让⼈看得更清楚些,如果是当夜就看,固然也能发现是⼀场误会,但很难取得现在这样的画⾯⼀般的鲜明效果。
诗,最注重含蓄,最讲究意在⾔外。看到诗中箭⼊⽯的描写,我们会油然联想:如果射中的真是⽼虎将会射成什么样⼦?如果在战场上射击敌军兵马呢?于是,⼀位武艺⾼强、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便盘马弯⼸、巍然屹⽴在我们眼前了。
《塞下曲》原⽂及翻译赏析4
塞下曲王昌龄唐
饮马渡秋⽔,⽔寒风似⼑。
平沙⽇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长城战,咸⾔意⽓⾼。
黄尘⾜今古,⽩⾻乱蓬蒿。
【注释】:
①饮马:给马喝⽔。
②平沙:茫茫⽆际的沙漠。
③没:落。
④临洮:⽢肃地名。古长城的起点。
⑤长城战:指开元⼆年,唐将杀敌数万,“洮⽔为之不流”事。
⑥咸:都。
⑦乱蓬嵩:散乱在乱野之中。
【译⽂】:
让马喝完⽔渡过秋⽔,河⽔冰冷,寒风吹过来像⼑割⼀样。⼀⽚⼤漠上太阳还没有落下,昏暗中隐隐约约看到临洮。昔⽇长城脚下的战争,都说战⼠们⼠⽓⾼昂。⾃古⾄今,这⾥都是黄沙弥漫,没有什么不同,将⼠们遗下的⽩⾻散落在蓬蒿间。
【赏析】:
这⾸诗抒发了诗⼈的反战情绪。荒凉的塞外,散落在蓬蒿⾥的将⼠⽩⾻触⽬惊⼼,寄托了诗⼈对征战将⼠的⽆限同情。
《塞下曲》原⽂及翻译赏析5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
鹫翎⾦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扬新令,千营共⼀呼。
译⽂及注释
译⽂
⾝佩雕⽻制成的⾦仆姑好箭,
旌旗上扎成燕尾蝥弧多鲜艳。
⼤将军威严地屹⽴发号施令,
千军万马⼀呼百应动地惊天。
注释
鹫:⼤鹰;
翎:⽻⽑;
⾦仆姑:箭名。
燕尾:旗上的飘带;
蝥弧:旗名。
鉴赏
此诗⼀题《和张仆射塞下曲》。诗共六⾸,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活。语多赞美之意。此作为第⼀⾸,歌咏边塞景物,描写将军发号时的壮观场⾯。
前两句⽤严整的对仗,精⼼刻划出将军威猛⽽⼜矫健的形象。“鹫翎⾦仆姑”,是写将军的佩箭。“⾦仆姑”,箭名,《左传》:“乘丘之役,公以⾦仆姑射南宫长万。”箭⽤⾦做成,可见其坚锐。并且⽤⼀种⼤型猛禽“鹫”的⽻⽑(“翎”)来做箭⽻,既美观好看,发射起来⼜迅疾有⼒,威⼒⽆穷。“燕尾绣蝥弧”,
是写将军⼿执的旗帜。“绣蝥弧”,⼀种军中⽤作指挥的旗帜,《左传》:“颖考叔取郑之旗蝥弧以先登。”这种象燕⼦尾巴形状的指挥旗,是绣制⽽成的,在将军⼿中显得⼗分精美。这两句没有直接写将军的形貌,只是从他⾝上惹⼈注⽬的佩箭、旗帜落笔,⽽将军的矫健⾝影已经屹⽴在读者⾯前。诗中特意指出勇猛的“鹫”和轻捷的“燕”这两种飞禽,借以象征⼈物的精神状态。通过这两句的描写、衬托,⼀位威武⽽⼜精明⼲练的军事将领的形象,跃然纸上。
后两句写发布新令。将军岿然独⽴,只将指挥令旗轻轻⼀扬,那肃⽴在他⾯前的千营军⼠,就齐声发出呼喊,雄壮的呐喊之声响彻云天、震动四野,显⽰出了豪壮的军威。“独⽴”⼆字,使前两句中已经出现的将军形象更加挺拔、⾼⼤,并且与后⾯的“千营”形成极为悬殊的数字对⽐,以表明将军带兵之多,军事地位之显要,进⼀步刻划了威武形象。那令旗轻轻⼀扬,就“千营共⼀呼”,在整齐⽽雄壮的呐喊声中,“千营”⽽“⼀”,充分体现出军队纪律的严明,以及将军平时对军队的严格训练,显⽰出了⽆坚不摧、⽆攻不克的战⽃⼒。这⼀句看似平平叙述,但却笔⼒千钧,使这位将军的形象更为丰满突出,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五⾔绝句中,像这⾸诗这样描写场⾯如此壮阔,声势如此浩⼤的作品,并不多见。前两句对仗⼯整,在严整中收敛⼒量;后两句改为散句,
将内敛的⼒量忽然⼀放,⽓势不禁奔涌⽽出。这⼀敛⼀放,在极少的⽂字中,包孕了极为丰富的内容,显⽰出强⼤的⼒量。
《塞下曲》原⽂及翻译赏析6
《塞下曲塞虏乘秋下》作者为唐朝诗⼈李⽩。其古诗全⽂如下: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战⼠卧龙沙。
边⽉随⼸影,胡霜拂剑花。
⽟关殊未⼊,少妇莫长嗟。
前⾔
《塞下曲六⾸》是唐代伟⼤诗⼈李⽩的组诗作品。这六⾸诗借⽤唐代流⾏的乐府题⽬⽽写时事与⼼声,主要叙述了汉武帝平定匈奴侵扰的史实,以乐观⾼亢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反映了盛唐的`精神风貌。诗中有对战⼠⾦⼽铁马、奋勇战⽃的歌颂,也有对闺中柔情的抒写,内容极为丰富,风格疏宕放逸,豪⽓充溢,表达了诗⼈⾼尚的爱国情操。
注释
⒂虎⽵:兵符。龙沙:即⽩龙堆,指塞外沙漠地带。
⒃剑花:剑刃表⾯的冰裂纹。
⒄殊:远。嗟:感叹。
翻译
胡虏乘着秋⾼马肥之际兴兵南侵,唐朝⼤军出动兵马前去迎敌。将军带着虎符出征,战⼠们在龙沙坚守御敌。夜晚的⽉亮弯如⼸影,胡地的霜雪凝剑成花。⼤军尚未进⼊⽟门关,闺中的少妇还是不要太着急了吧。
赏析
⾸联两句,分述了敌我两军的态势,指明了这场战争的性质。“塞虏”,塞外的强盗,含有轻蔑、贬斥之意。当时的北⽅诸胡,有的还是原始部落,有的则转向世袭王权制,处于原始社会解体时期。他们对唐王朝的物质⽂明常怀觊觎之⼼,故边境屡遭蹂躏边塞战争⼤都起因于此。“乘秋下”,是指到了秋收季节,他们就乘隙⽽⼊,烧杀劫掠。“天兵”,天朝的军队,含有歌颂、赞美之意。他们堂堂正正,出塞去抗击胡虏。通过措词的褒贬⾊彩,表明了诗⼈鲜明的爱憎。
颔联两句,与⾸联“天兵”照应。“虎⽵”,兵符,分铜虎符与⽵使符两种,合称虎⽵,由朝廷和将领各执⼀半,发兵时相对合作为凭证。“将军分虎⽵”,是指将领接到征战的诏令。“战⼠卧龙沙”,指军队已抵达塞外战场。“龙沙”,指⽩沙堆沙漠,在楼兰国附近。这两句属对⼯整,⽓势磅礴。从将军到战⼠,同仇敌忾,威严整肃,争相建功报国。刚刚颁发诏令,很快就已深⼊敌区,表明进军神速,所向⽆敌。
颈联两句,描写边塞风光和战⽃⽣活。“胡霜”与⾸联的“秋”相照应。“边⽉”、“胡霜”,均为静物。皎洁的⽉⾊,银⽩的寒霜,笼罩在⼀望⽆际的荒漠上,造成⼀派朦胧苍凉的⽓氛。⽽“⼸影”飘移,“剑花”闪烁,则包含着战⼠的⾏动。⽤“随”和“拂”这样两个锤炼⽽得的动词把两者结合起来,就使静物和⼈物的动态融为⼀体,显得⽣机勃勃。这就构成⼀种奇妙的意境:于苍茫中见壮美,于异彩中显飘逸。⼸与⽉,形状相似;剑与霜,颜⾊相同。诗⼈巧妙地利⽤它们的某种共性,使它们之间的联系显得⾃然、和谐,使艰苦的军旅⽣活衬托得轻松、愉快。
尾联以诗中主⼈公的⼝⽓抒发了“天兵”的必胜信念和献⾝精神,把全诗推向了⾼潮。“⽟关殊未⼊,少妇莫长嗟”,是征⼈向少妇劝慰:未获全胜,⽟门关还不能⼊,请亲⼈耐⼼等待,不必长吁短叹。⼤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英雄⽓概。据《后汉书》,班超上疏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门关。”这⾥是反其意⽽⽤之。《艺苑雌黄》云:“直⽤其事,⼈皆能之。反其意⽽⽤之者,⾮学业⾼⼈,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蹈袭前⼈陈迹者,何以臻此!”李⽩之善于⽤典,⼤率类此。结局不落
边塞诗以乡愁,闺怨作结的窠⾅,⽽造成余⾳袅袅余韵⽆穷之感。这别具⼀格的结尾,使贯串全诗的壮美情怀更加完善,崇⾼精神得到升华了。
《塞下曲》原⽂及翻译赏析7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朝代:唐代
作者:卢纶
原⽂:
⽉⿊雁飞⾼,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雪满⼸⼑。
译⽂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
夜静⽉⿊雁飞得很⾼,单于趁⿊夜悄悄地逃窜。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雪纷飞落满了⾝上的⼸⼑。
注释
①塞下曲:古时边塞的⼀种军歌。
②⽉⿊:没有⽉光。
③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领。这⾥指⼊侵者的最⾼统帅。
④遁:逃⾛。
⑤将:率领。
⑥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⑦逐:追赶。
⑧满:沾满。
赏析:
作者:佚名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原共六⾸,蘅塘退⼠选其四⾸。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伍⽣活有体验,描写此类⽣活的诗⽐较充实,风格雄劲。这⾸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概豪迈。
诗由写景开始,“⽉⿊雁飞⾼”并⾮眼中之景,⽽是意中之景。雪夜⽉⿊,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宿雁惊飞,透露出敌⼈正在⾏动。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时间为冬季,⼜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氛。
“单于夜遁逃”,敌⼈夜间⾏动,并⾮率兵来袭,⽽是借⽉⾊的掩护仓皇逃遁。诗句语⽓肯定,判断明确,充满了对敌⼈的蔑视和我军的必胜信念,令读者为之振奋。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不仅仅因为轻骑快捷,同时也显⽰出了⼀种⾼度的⾃信。当勇⼠们列队准备出发时,⼀场纷纷扬扬的⼤雪下了起来,虽然站⽴不过⽚刻,刹那间⼸⼑上却落满了雪花。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他们就像⼀⽀⽀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满怀着必胜的信⼼。
最后⼀句“⼤雪满⼸⼑”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的艰苦性和将⼠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虽区区⼆⼗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雁飞⾼”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雪满⼸⼑”的奇寒天⽓情况下准备率军出击。⼀逃⼀追把紧张的⽓氛全部渲染了出来。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场⾯,但留给了读者⼴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塞下曲》原⽂及翻译赏析8
塞下曲六⾸·其⼀
五⽉天⼭雪,⽆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未曾看。
晓战随⾦⿎,宵眠抱⽟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翻译
五⽉的天⼭仍是⼤雪纷飞,只有凛冽的寒风,根本看不见盛放的鲜花。
听到有⼈⽤笛⼦吹奏《折柳曲》,想着家乡已是春⾊满园,⽽在这⾥,还未曾见到春⾊。
⽩天在⾦⿎声中与敌⼈进⾏殊死的战⽃,晚上枕着马鞍睡觉。
但愿能够发挥⾃⼰的本领,早⽇平定边疆,为国⽴功。
注释
天⼭:指祁连⼭。
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
⾦⿎:指锣,进军时击⿎,退军时鸣⾦。
创作背景
《塞上曲》这组诗当作于公元743年(唐⽞宗天宝⼆载)。此前⼀年李⽩初⼊长安,此时供奉翰林,胸中正怀有建功⽴业的政治抱负。本⾸诗即是组诗的第⼀⾸。
赏析
“五⽉天⼭雪,⽆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未曾看。”起⾸四句是说,五⽉的天⼭仍是满⼭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根本没有花草。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到春光,⽽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
过春天。
起从“天⼭雪”开始,点明“塞下”,极写边地苦寒。“五⽉”在内地属盛暑,⽽天⼭尚有雪。但这⾥的雪不是飞雪,⽽是积雪。虽然没有满空飘舞的的雪花(“⽆花”),却只觉寒⽓逼⼈。仲夏五⽉“⽆花”尚且如此,其余三季(尤其冬季)的寒冷就可想⽽知了。所以这两句是举轻⽽见重,举隅⽽反三,语淡意浑。同时,“⽆花”⼆字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第三句“笛中闻折柳”。“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句表⾯看是写遍地闻笛,实际话外有⾳,意谓眼前⽆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花明柳暗是春⾊的表征,“⽆花”兼⽆柳,也就是“春⾊未曾看”了。这四句意脉贯通,⼀⽓直下,措语天然,不拘格律如古诗之开篇,前⼈未具此格。
“晓战随⾦⿎,宵眠抱⽟鞍。”这两句是说,战⼠们⽩天在⾦⿎声中与敌⼈进⾏殊死的战⽃,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
五、六句紧承前意,既写军旅⽣活的紧张。古代⾏军鸣⾦击⿎,以整齐步伐,节制进退。写出“⾦⿎”,则烘托出紧张⽓氛,军纪严肃可知。只⾔“晓战”,则整⽇之⾏军、战⽃俱在不⾔之中。晚上只能抱着马鞍打盹⼉,更见军中⽣活之紧张。本来,宵眠枕⽟鞍也许更符合军中的⽣活习惯,不⾔“枕”⽽⾔“抱”,⼀字之易,紧张状态尤为突出,似乎⼀当报警,“抱鞍”者更能翻⾝上马,奋勇出击。此两句则就⼀“晓”⼀“宵”写来,并不铺叙全⽇⽣活,概括性也强。全篇只此两句作对仗,严正的形式与严肃的内容配合,增强了表达效果。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末两句是说,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平定边疆,为国⽴功。以上六句全写边疆⽣活的艰苦,若有怨思,末两句却急作转语,⾳情突变。这⾥⽤了西汉傅介⼦的故事。由于楼兰(西域国名)王贪财,屡遮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功。此诗末两句借此表达了边塞将⼠的爱国激情。“愿”字与“直为”,语⽓斩钉截铁,慨当以慷,⾜以振起全篇。这是此诗点睛结⽳之处。
本诗的结尾雄壮有⼒,与前⾯六句的烘托之功是分不开的。没有那样⼀个艰苦的背景,则不⾜以显⽰如此卓绝的精神。此诗所以极苍凉⽽极雄壮,意境浑成,是因为有了前六句的铺垫。如果⼀开⼝就豪⾔壮语,转觉⽆⼒。这写法与“黄沙百战穿⾦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语有异曲同⼯之妙。此诗不但篇法独造,对仗也不拘常格,⾃是五律别调佳作。
《塞下曲》原⽂及翻译赏析9
塞下曲四⾸·其⼀
⽟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征战,兵⽓销为⽇⽉光。
翻译
乌孙来汉朝朝聘后,取消王号,对汉称⾂。
边远地⽅停息了战争,战争的烟尘消散了,到处充满⽇⽉的清辉。
注释
⽟帛:古代朝聘、会盟时互赠的礼物,是和平友好的象征。后代遂有“化⼲⼽为⽟帛”之语。
朝回:朝见皇帝后返回本⼟。
望帝乡:述其依恋不舍之情。
帝乡:京城。
乌孙: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此处借指唐代的西域国家。
不称王:放弃王号,即内服于唐朝。
兵⽓销为⽇⽉光:战争的烟尘消散了,到处充满⽇⽉的清辉。
赏析
边塞诗⼤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常建的这⾸《塞下曲》却独辟蹊径,弹出了不同寻常的异响。
这⾸诗既未炫耀武⼒,也不嗟叹时运,⽽是⽴⾜于民族和睦的⾼度,讴歌了化⼲⼽为⽟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中央朝廷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历史上阴晴不定,时有弛张。作者却拈出了美好的⼀页加以热情的赞颂,让明媚的春风吹散弥漫⼀时的滚滚狼烟,赋予边塞诗⼀种全新的意境。
诗的头两句,是对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动概括。“⽟帛”,指朝觐时携带的礼品。《左传·哀公七年》有“禹合诸侯⼲涂⼭,执⽟帛者万国”之谓。执⽟帛上朝,是⼀种宾服和归顺的表⽰。“望”字⽤得笔重情深,乌孙使⾂朝罢西归,⽽频频回望帝京长安,眷恋不忍离去,说明恩重义浃,相结很深。“不称王”点明乌孙归顺,边境。乌孙是活动在伊犁河⾕⼀带的游牧民族,为西域诸国中的⼤邦。据《汉书》记载,武帝以来朝廷待乌孙甚厚,双⽅聘问不绝。武帝为了抚定西域,遏制匈奴,曾两次以宗⼥下嫁,订⽴和亲之盟。太初间(前104-前101),武帝⽴楚王刘戊的孙⼥刘解忧为公主,下嫁乌孙,⽣了四男⼆⼥,⼉孙们相继⽴为国君,长⼥也嫁为龟兹王后。从此,乌孙与汉朝长期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成为千古佳话。常建⾸先以诗笔来讴歌这段历史,虽只寥寥数语,却能以少总多,⽤笔之妙,识见之精,实属难能可贵。
⼀、⼆句平述史实,为全诗铺垫。三、四句顺势腾骞,波涌云飞,形成⾼潮。“天涯”上承“归去”,乌
孙朝罢西归,马⾜车轮,邈焉万⾥,这辽阔⽆垠的空间,便隐隐从此⼆字中见出。“静”字下得尤为有⼒。⽟门关外的茫茫⼤漠,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争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活。这是把今⽇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两⾯关锁的写法,于⽆字处皆有深意,是诗中之眼。诗的结句雄健⼊神,情绪尤为昂扬。诗⼈⽤彩笔绘出⼀幅辉煌画卷: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的光华照彻寰宇。这种理想境界,体现了各族⼈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崇⾼理想,是⾼响⼊云的和平与统⼀的颂歌。
“兵⽓”,犹⾔战象,⽤语字新意炼。不但扣定“销”字,直贯句末,且与“静处”挽合,将上⽂缴⾜。环环相扣,愈唱愈⾼,真有拿云的⽓概。沈德潜诩为“句亦吐光”,可谓当之⽆愧。
常建的诗作,⼤多成于开元、天宝年间。他在这⾸诗⾥如此称颂和亲政策与弭兵理想,当是有感于唐⽞宗晚年开边黩武的乱政⽽发的,可说是⼀剂针砭时弊的对症之⽅!
【《塞下曲》原⽂及翻译赏析9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