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久不得归,⾃然会产⽣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个重要主题。这⾸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残夜,江春⼊旧年”这⼀联⽽闻名于天下。⼩编整理了初中语⽂次北固⼭下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次北固⼭下教案1
教学⽬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名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
  3、继续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
教学重难点
  1、颈联中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2、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导⼊
  “诗以⾔志”,确实,在春秋战国时代,不会吟诗,意味着在任何社交场合你都⽆法表达⾃⼰的愿望,因为所有的⼈都必须吟唱《诗经》中的诗句来和对⽅交流。因此,在诗歌中⾃然⽽然流露出诗⼈的情志就⼀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在唐朝,这种传统的表现形式⼀般以抒发诗⼈的情感、志向为主,到了宋朝,世⼈都崇尚讲究理趣的诗歌,所以这种古已有之的传统就主要体现于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上了。
  我们⼩学早已学过的《登鹳雀楼》就有很深的寓意。(幻灯⽚1:河、楼、太阳等。⽂字:《登鹳雀楼》 “⽩⽇依⼭尽,黄河⼊海流。欲穷千⾥⽬,更上⼀层楼。”)谁来说说这⾸诗所包含的哲理含义?
  学⽣发⾔。教师点拨:这⾥蕴含着这样的道理,如果⼀个⼈想要看得更远,那么他必须要站得更⾼。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千古传颂的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幻灯⽚2:《次被孤⼭下》的封⾯。⽂字:《次北固⼭下》王湾客路青⼭外,⾏⾈绿⽔前。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海⽇⽣残夜,江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乐:陨。旋律:悠扬古典。)让我们合着悠扬的⾳乐⼀起来朗读这⾸诗吧。
  ⼆、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
  在学习诗歌之前,应先了解有关诗歌的常识。通常所说的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钱塘湖春⾏》就是律诗,《登鹳雀楼》就是绝句。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得名,有五⾔律诗、七⾔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规定有三(《钱塘湖春⾏》中幻灯⽚5增加以下⽂字:“三、限制了对仗,⼋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以《次北固⼭下》为例说明:(幻灯⽚2重现,增加⼀些⽂字。如下:)
  ⾸联:(1)客路青⼭外,(2)⾏⾈绿⽔前。
  颔联:(3)潮平两岸阔,(4)风正⼀帆悬。--对偶联
  颈联:(5)海⽇⽣残夜,(6)江春⼊旧年。--对偶联
  尾联:(7)乡书何处达?(8)归雁洛阳边。
  三、鉴赏诗句
  1、同学们先⾃⼰将这⾸诗朗读⼏遍,体会⼀下诗中包含的情感。然后说⼀说你的感觉。
  学⽣发⾔。教师点拨:
  这是⼀⾸写景抒情的七⾔律诗。诗⼈王湾因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愁,⼜写出来作者放眼⼭川的宽阔和博⼤的胸襟。
  2、如果说这⾸诗写了羁旅之愁,在⾸联中有没有体现?
  分析:⾸联以对偶句发端,写诗⼈乘⾈正朝着眼前的“绿⽔”前进,驶进“青⼭”驶向“青⼭”之外的遥远的客路(幻灯⽚3:⼩⾈缓缓前⾏,周围是绿⽔青⼭。⽂字:“客路青⼭外,⾏⾈绿⽔前”)。此联先写“客路”⽽后写“⾏⾈”,其⼈在江南,神驰故⾥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间。
  3、此联写的是什么?古来很多⼈称赞这两句诗⽓势逼⼈,意境豪阔,你的感觉怎样?
  分析:此联写春潮涌涨,江⽔浩淼,放眼望去,江⾯似乎与岸平齐了,船上之⼈的视野也随之开阔。“潮平两岸阔”,这⼀句写的恢弘阔⼤,下⼀句更是精彩,“悬”是端端正正地⾼挂着的样⼦,可见这是风顺且和,这样⼀艘⼩⾈在能在⼤江中平稳航⾏,也是因为此地的长江正是平野开阔、⼤江直流、风平浪静的时候。
  4、从字⾯上看,颔联所写之景全是⼤景致,似乎表现的是宽阔博⼤的情感,那么怎么理解此联与⾸联的联系?
  分析:此联最妙的地⽅在于它的构图,我们⽤简单的⼏何图形来表现这⼀联诗所写的景致,也许你就能理解了。如果我们将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景⾊看成⼀幅画,那么这副画的构图如下:因为“潮”⽔涨满,⼏乎平了两岸,所以其实可以
将“潮”与“岸”看成⼀条⽔平⾯,⽽这就是这副画中的主体--“⾯”,它⼏乎占据了画⾯的绝⼤部分(幻灯⽚4,⽂字:“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图⽚:出现江⽔和两岸);⽽“帆”其实是⼀叶扁⾈,由于风的顺和正,所以帆取直线造型,不过这⼀条直线在茫茫⼤江中只能算⼀个点(幻灯⽚4:出现悬着的帆)。同学们可以尝试想象,诗⼈正在这艘船上,他倚靠着船栏,极⽬远眺,四周全是⼀⽚江⽔,浩浩荡荡,茫⽆际涯,岸在很远的地⽅,⽽家乡更是杳⽆⾳讯,越发觉得⾃⼰在这个世间的渺⼩了,怎能不产⽣思家恋乡的漂泊之感呢?
  5、最耐⼈寻味的是颈联,这⼀联诗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呢?
  分析:此时诗⼈想起正值岁暮腊残之时,⽽连夜⾏⾈,天边太阳正微露曙光,不由得升起⽆限感慨。明代胡应麟说“海⽇”⼀联“形容景物,绝妙千古”:当残夜将尽未尽之时,⼀轮红⽇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幻灯⽚5:红⽇从江上升起,岸边有发芽的枯枝或其他表⽰春意的景物。⽂字:“海⽇⽣残夜,江春⼊旧年。”)。“⽇⽣残夜”、“春⼊旧年”,
都表⽰时序的更替,⽽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在“客路”的诗⼈顿⽣思乡之情呢?这两句还妙
在⽆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种⾃然的理趣。海⽇⽣于残夜,将驱尽⿊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旧年,将赶⾛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给⼈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舞⼒量。
  6、尾联是否与思乡有关?
  分析:此联既是最后⼀联,则必须既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必须要留有余地,让⼈读完后浮想联翩,余味⽆穷。此联正是如此。这⾥写的是⼀⼤雁正掠过晴空,雁⼉正是要经过洛阳的啊!(幻灯⽚3中增加飞⾏的雁⾏。⽂字:“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想起了“雁⾜传书”的传说,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下家⾥的⼈吧。这两句紧承第三联⽽来,遥应⾸联,使全篇都笼罩在⼀层淡淡的乡思的愁绪中。
  四、总结
  这是⼀⾸情景交融,哲理深刻的好诗,在这堂课的最后,让我们在陨的美妙⾳乐声中,背诵这⾸诗吧!(该课⽂封⾯出现,背景⾳乐是陨的乐曲)
课后习题
抄写并背诵古诗。
次北固⼭下教案2
教学⽬标:
1.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3.感受中国诗歌的思乡主题。
教学过程:
(⼀)导⼊新课
王湾,洛阳⼈,⼀个⽣卒年不详的唐朝诗⼈,但今天我们仍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次北固⼭下》这⾸千古传颂的诗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诗传”啊。
(⼆)朗读明义
1.学⽣⾃由朗读。
2.听⽼师范读。
3.作朗读指导并齐读。
次/北固⼭下
客路/青⼭外,⾏⾈/绿⽔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
海⽇/⽣/残夜,江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
(⽼师巡视,帮助学⽣解决疑难)
投影:
⑴次: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暂时停宿。
⑵北固⼭: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下临长江。
⑶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的道路。镇江是当时⽔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相对应。
⑷青⼭:指北固⼭。
⑸⾏⾈:乘船前⾏。
⑹绿⽔:长江。
⑺前:向前航⾏。
⑻潮平:指潮与岸齐,因⽽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
⑼风正:指顺风,且风⼒不⼤,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⑽残夜:夜⾊已残,指天将破晓。夜将尽⽽未尽的时候。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升起,⼜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
⑾旧年:未尽的⼀年。相对于新年⽽⾔,旧年未尽⽽江上春潮已⽣,故谓“江春⼊旧年”。
⑿归雁:⼤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春天返回北⽅。古代有⽤⼤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⒀乡书:家书(家信),指诗⼈寄给洛阳家中的信。诗⼈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5.请⼀位学⽣讲述诗歌内容。
(原意保持不变,但允许想象加⼯)
(三)感悟抒情
1.氛围创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久不得归,⾃然会产⽣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个重要主题。同学们能例举⼀些学过的写乡愁的诗歌吗?
(如李⽩的《静夜思》、王安⽯的《泊船⽠州》等)
2.《次北固⼭下》这⾸诗哪⼀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法吗?
明确: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这是诗歌⾥常⽤的情景交融写作⼿法。
3.前⾯三句写景,各有特⾊,请问你最喜欢哪⼀句?说说你的感受和理由?
设想:分⼩组交流各⾃的感受与观点,然后请⼏位同学登台讲述。以⿎励为主,尊重学⽣的⽣活经验世界、多元理解和独特感
受。
参考理解:①客路青⼭外,⾏⾈绿⽔前:“青⼭”指北固⼭,绿⽔指长江。此处加了“外”“前”两字,将北固⼭的位置,确定得不能⽤于别处,可见得旅程介于⽔陆之间,因此和下联“两岸”“⼀帆”描写⽔陆发⽣密切关系。诗⼈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为抒情⾔志创设出收缩⾃如的挥洒空间。诗⼈⼀落笔写⾃⼰岸上的旅途在望不到的青⼭之外,显然这⾥是诗⼈的想象,这就隐含了诗⼈并没有到达终点,可见旅途是艰⾟的,⽽⾛得越远,离家乡也就越远,乡愁也就越浓,这为下⾯的抒情交待了缘由。此外,这⾥⾸句对仗⼯整,超出了⼀般律诗的要求,也是诗⼈的匠⼼独运,把“青⼭”和“绿⽔”分别镶嵌在诗句中,更显得⾊彩明亮,意境优美。
②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完全是写景,其中“平”“阔”“正”“悬”都是诗眼。潮平两岸即阔,风正⼀帆正挂着,表明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万壑雪化之⽔,长江的⽔量逐渐⼤了起来,江⾯因之愈发宽⼴,再加上江⽔中央⼀⽚船帆⾼⾼挂起,第⼆参照物的切⼊,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渐渐上涨的江⽔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者相合,才有这“风正⼀帆悬”,句内的因果呼应,⼀是勾勒出壮美的⼤江⾏船图,⼆是承接⾸联、引发下联的巧妙过渡。江春悄悄闯⼊旧年,⼭才会青,⽔才会绿,才
会有“潮平两岸阔。”这两句以⽩描的⼿法写出了江⾯的景象,构图精美,意境开阔,与“⼤漠孤烟直,长河落⽇圆”的陆地风光有异曲同⼯之妙
③海⽇⽣残夜,江春⼊旧年: “海⽇”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联的作⽤,这就是说,它跟诗⼈的乡愁有关。“⽣”和“⼊”的选⽤的第⼀妙处,在于诗⼈把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化,给⼈开辟出⾃由想象的⽆限空间。“⽣”和“⼊”⼆字的第⼆妙处,⼜在于诗⼈把“海⽇⽣残夜,江春⼊旧年”与“⼀江春⽔向东流”相关联,道出流年似⽔、岁⽉暗换的⼈⽣感悟。“⽣”和“⼊”⼆字的第三妙处,⼜在于诗⼈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这“海⽇、江春”之中,⼈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然⽽然。“⽣”和“⼊”⼆字的第四妙处,还在于诗⼈借物⾔志:“海⽇”能冲破黎明前的⿊暗喷薄⽽出,“江春”能跨越天堑奋⼒北上,⼈也应顺应天时在⼀元复始的⼤好春光中有所作为,只有如此,思归盼归乡情的萌⽣和付出才最有价值。这两句到了更⾼层次的交汇点、碰撞点:天⼈两合,物我⼀理。整⾸诗才浑然⼀体,让⼈感到此⼆联去掉那⼀个,便都不到最能都负载诗⼈此时此地⼼情的景物。这⼀联在此诗中起转折作⽤,诗题为“次北固⼭下”,“次”当“停驻、停泊”讲,此联刚好写第⼆⽇早上⼜早起赶路,“海⽇”承上联“潮平两岸阔”⽽来,“⽣残夜”从将尽未尽的夜⾊中升起,“江春⼊旧年”⼀句写作者情绪陡转,眼前景⾊使作者乡情陡⽣,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奈情绪便很⾃然的产⽣。
4.最后⼀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点名了诗的主题,你是怎么理解这种乡愁的?
(学⽣各抒⼰见,⾃由作答,参考理解要点:古代交通的限制,运⽤了雁的意象,乡愁⼈⼈有,⼈的情感归宿)
(四)拓展达理
1.思乡是中国⽂学的主题之⼀,⽆数的乡愁陪伴着⽆数的诗⼈,同时⽆数的诗⼈创造了⽆数的乡愁诗。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诗丰富了我们的⽂学世界。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了⼀个“结”,⼀个套在炎黄⼦孙⾝上的“结”。本册书还选录了这样⼀⾸诗,是王建的《⼗五夜望⽉》,让我们来感受⼀下诗⼈笔下的乡愁吧。
投影:
⼗五夜望⽉
王建
中庭地⽩树栖鸦,
冷露⽆声湿桂花。
今夜⽉明⼈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的内容表述:⽉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的刺眼惊扰,先后进⼊了睡乡。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明⽉当空,难道只有诗⼈独⾃在那⾥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低回赏⽉,神驰意远呢?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边。
诗⼈写中庭⽉⾊,只⽤“地⽩”⼆字,却给⼈以积⽔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不由会联想起李⽩的名句“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主要应该⼗五夜望⽉是听出来的,⽽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之夜,⼈们也不⼤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鸦鹊在⽉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烘托了⽉夜的寂静。
“冷露⽆声湿桂花”。这是暗写诗⼈望⽉,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凝想⼊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寒宫中,清冷的露珠⼀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寻思。你看他选取“⽆声”⼆字,那么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迹,⼜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且岂只是桂花,那树下的⽩兔呢,那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的嫦娥呢?诗句带给我们的是多么丰富的美的联想。
于是,⽔到渠成,吟出了“今夜⽉明⼈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前两句写景,不带⼀个“⽉”字;第三句才明点望⽉,⽽且推⼰及⼈,扩⼤了望⽉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那感秋之意,怀⼈之情,却是⼈各不同的。诗⼈怅然于家⼈离散,因⽽由⽉宫的凄清,引出了⼊⾻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在表现的时候,诗⼈却并不采⽤正⾯抒情的⽅式,直接倾诉⾃⼰的思念之切;⽽是⽤了⼀种委婉的疑问语⽓: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实义)。明明是⾃⼰在怀⼈,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对⽉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独有,别⼈尽管也在望⽉,却并⽆秋思可⾔。这真是⽆理之极,然⽽愈显出诗⼈情痴,⼿法确实⾼妙。在炼字上,⼀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的清辉,⼀齐洒落⼈间似的。
这⾸诗意境很美,诗⼈运⽤形象的语⾔,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的特定的环境⽓氛,把读者带进⼀个⽉明⼈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常委婉动⼈。
⾃由问答:你是如何认识中国诗歌的思乡情感的?
理解参考:古代由于交通和通讯的不⽅便,出外做官或他乡游玩,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使得那时⼈们的思乡意识很浓。乡情像亲情、友情和爱情⼀样,是⼈类⾃⾝正常⽽⼜独特的⼀种情感,但可以这么说,乡情是放⼤了的亲情,是加深了的友情,是变化了的爱情。
这种由乡情⽽转变成的乡愁,时时陪伴着远离故乡的中国诗⼈,于是他们很⾃然地⽤笔写下了⼀⾸⾸感情真挚、缠绵悱恻的思
乡诗歌。这些诗歌超越时空传达了⼀种永恒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凭着它们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构成了中国诗歌的⼀道美丽风景线。
2.当历史的车轮转到了今天之后,我们有了⽕车、飞机,有了电话、络,我们的神州五号也顺利“上天”了,地球已经变成地球村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思乡情感⼜怎样呢?有还是没有?多还是少?淡还是浓?
现在我想让⼤家先欣赏⼀⾸诗⼈余光中先⽣写的现代诗,题⽬叫做《乡愁》
投影:
乡愁
于光中
⼩时候
乡愁是⼀枚⼩⼩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后乡愁是⼀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头
⽽现在
乡愁是⼀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陆在那头
(插播余光中的《乡愁》朗诵)
作者巧妙地借⽤“距离”让读者由远⽽近,再由近及远,远近间乡愁毕现,远近间体味出乡愁的⽆奈,远近间主题实现,远近间才真正品味出乡愁的内在。因为本诗真正要表现的不是缠绵悱恻,也不是⼉⼥情长,⽽是作者⼀腔的悲壮爱国情怀。
如果没有四个精练的物象,我们难以感受到乡愁的存在;如果没有“距离”我们便⽆法体味到“乡愁”的真谛。
《乡愁》诗美,《乡愁》中的“距离”使得“乡愁”更美。
讨论:信息社会中的我们还拥有乡愁吗?
教师的理解:热爱故乡是⼀种崇⾼的感情,放⼤⼀点,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再放⼤⼀点,它同⼈类的家园也是相通的。⾃⼰从⼩⽣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部分,作为地球的⼀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
乡愁依然存在我们现代⼈的⼼中,只不过不像古代那样,由于条件的限制,⽽变得单纯、狭窄和浓厚,作为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员,我觉得应该要树⽴“⼤家乡”意识,树⽴全球意识,树⽴⼈类意识,甚⾄树⽴宇宙意识,让乡愁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博⼤,更加宏伟。
(五)背诵体味
⾃由朗读背诵。
(六)拓展作业
课外⼀⾸表现思乡主题的诗,并把它背下来。
次北固⼭下教案3
教材简析:《次北固⼭下》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海⽇⽣残夜,江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这⾸诗描绘了诗⼈在北固⼭下停泊时所见到青⼭绿⽔、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教学设想:以学⽣诵读为基础,通过对⽂本内容的感知、感受和感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教学过程
以“思乡”为主旨,紧紧抓住诗⾥流露出的思乡情感这⼀中⼼,通过朗读明义--感悟抒情--拓展达理--背诵体悟四个环节,由浅⼊深,由表及⾥,由情及理进⾏学习活动,并由此⽽让学⽣了解和感受中国诗歌的思乡情感。
教学⽬标:
1.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3.感受中国诗歌的思乡旋律。
多媒体运⽤:电脑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导⼊新课
王湾是洛阳⼈,于先天元年,即公元712年,也就是杜甫出⽣那年中了进⼠。他曾往来于现在的江浙⼀带,在途经江苏省镇江市北固⼭时,写下了⼀⾸诗《次北固⼭下》。王湾是⼀个⽣卒年不详的唐朝诗
⼈,今天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诗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诗传”呀。
(⼆)朗读明义
1.学⽣⾃由朗读。
2.听⽼师范读。
3.作朗读指导并齐读。
(提供舒缓背景⾳乐:马思聪的《思乡曲》)
次/北固⼭下
客路/青⼭外,⾏⾈/绿⽔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
海⽇/⽣/残夜,江春/⼊/旧年。乡愁诗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
(⽼师巡视,帮助学⽣解决疑难)
投影:
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的道路。镇江是当时⽔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相对应。
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
③风正,指顺风,且风⼒不⼤,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升起,⼜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
⑤旧年,相对于新年⽽⾔,旧年未尽⽽江上春潮已⽣,故谓“江春⼊旧年”。
⑥乡书即家书,指诗⼈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5.请⼀位学⽣讲述诗歌内容。
(原意保持不变,但允许想象加⼯)
(三)感悟抒情
1.氛围创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久不得归,⾃然会产⽣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个重要主题。同学们能例举⼀些学过的写乡愁的诗歌吗?
(如李⽩的《静夜诗》、王安⽯的《泊船⽠州》等)
播放:欣赏配乐朗诵诗flash动画《静夜诗》。
2.《次北固⼭下》这⾸诗哪⼀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法吗?
明确: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这是诗歌⾥常⽤的情景交融写作⼿法。
3.前⾯三句写景,各有特⾊,请问你最喜欢哪⼀句?说说你的感受和理由?
设想:分⼩组交流各⾃的感受与观点,然后请⼏位同学登台讲述。以⿎励为主,尊重学⽣的⽣活经验世界、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
参考理解:①客路青⼭外,⾏⾈绿⽔前:“青⼭”指北固⼭,绿⽔指长江。此处加了“外”“前”两字,将北固⼭的位置,确定得不能⽤于别处,见得旅程介于⽔陆之间,因此和下联“两岸”“⼀帆”描写⽔陆发⽣密切关系。诗⼈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为抒情⾔志创设出收缩⾃如的挥洒空间。诗⼈⼀落笔写⾃⼰岸上的旅途在望不到的青⼭之外,显然这⾥是诗⼈的想象,这就隐含了诗⼈并没有到达终点,可见旅途是艰⾟的,⽽⾛得越远,离家乡也就越远,乡愁也就越浓,这为下⾯的抒情交待了缘由。此外,这⾥⾸句对仗⼯整,超出了⼀般律诗的要求,也是诗⼈的匠⼼独运,把“青⼭”和“绿⽔”分别镶嵌在诗句中,更显得⾊彩明亮,意境优美。
②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完全是写景,其中“平”“阔”“正”“悬”都是诗眼。潮平两岸即阔,风正⼀帆正挂着,表明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万壑雪化之⽔,长江的⽔量逐渐⼤了起来,江⾯因之愈发宽⼴,再加上江⽔中央⼀⽚船帆⾼⾼挂起,第⼆参照物的切⼊,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渐渐上涨的江⽔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者相合,才有这“风正⼀帆悬”,句内的因果呼应,⼀是勾勒出壮美的⼤江⾏船图,⼆是承接⾸联、引发下联的巧妙过渡。江春悄悄闯⼊旧年,⼭才会青,⽔才会绿,才会有“潮平两岸阔。”这两句以⽩描的⼿法写出了江⾯的景象,构图精美,意境开阔,与“⼤漠孤烟直,长河落⽇圆”的陆地风光有异曲同⼯之妙
③海⽇⽣残夜,江春⼊旧年: “海⽇”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联的作⽤,这就是说,它跟诗⼈的乡愁有关。“⽣”和“⼊”的选⽤的第⼀妙处,在于诗⼈把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
描绘的传神⼊化,给⼈开辟出⾃由想象的⽆限空间。“⽣”和“⼊”⼆字的第⼆妙处,⼜在于诗⼈把“海⽇⽣残夜,江春⼊旧年”与“⼀江春⽔向东流”相关联,道出流年似⽔、岁⽉暗换的⼈⽣感悟。“⽣”和“⼊”⼆字的第三妙处,⼜在于诗⼈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这“海⽇、江春”之中,⼈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然⽽然。“⽣”和“⼊”⼆字的第四妙处,还在于诗⼈借物⾔志:“海⽇”能冲破黎明前的⿊暗喷薄⽽出,“江春”能跨越天堑奋⼒北上,⼈也应顺应天时在⼀元复始的⼤好春光中有所作为,只有如此,思归盼归乡情的萌⽣和付出才最有价值。这两句到了更⾼层次的交汇点、碰撞点:天⼈两合,物我⼀理。整⾸诗才浑然⼀体,让⼈感到此⼆联去掉那⼀个,便都不到最能都负载诗⼈此时此地⼼情的景物。这⼀联在此诗中起转折作⽤,诗题为“次北固⼭下”,“次”当“停驻、停泊” 讲,此联刚好写第⼆⽇早上⼜早起赶路,“海⽇”承上联“潮平两岸阔”⽽来,“⽣残夜”从将尽未尽的夜⾊中升起,“江春⼊旧年”⼀句写作者情绪陡转,眼前景⾊使作者乡情陡⽣,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奈情绪便很⾃然的产⽣。
4.最后⼀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点名了诗的主题,你是怎么理解这种乡愁的?
(学⽣各抒⼰见,⾃由作答,参考理解要点:古代交通的限制,运⽤了雁的意象,乡愁⼈⼈有,⼈的情感归宿)
(四)拓展达理
1.思乡是中国⽂学的主题之⼀,⽆数的乡愁陪伴着⽆数的诗⼈,同时⽆数的诗⼈创造了⽆数的乡愁诗。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诗丰富了我们的⽂学世界。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了⼀个“结”,⼀个套在炎黄⼦孙⾝上的“结”。在我们语⽂七年级下册⾥,还推荐了这样⼀⾸诗,是李⽩的《春夜洛城闻笛》,让我们来感受⼀下⼤诗⼈笔下的乡愁吧。
投影:
春夜洛城闻笛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