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
一、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以创建优秀教研组为目标,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集全组教师的工作力和创造力,打造一个更有活力的语文教研组。
(二)子目标:
1.配合学校各项教学活动,认真进行教材分析,切实提高教师对学科的理解能力以及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
2.加强师师合作,全组教师共同提高“导语设计”能力。
二、步骤与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语文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教学素养
继续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课改精神,进一步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增强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投身当前课程改革的实践和研究。中青年教师加强语文学科教学业务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素养。利用教研组会议和集体学习的机会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撰写论文、案例,争取获奖和发表。
贯彻落实有效课堂教学的要求,努力探讨适合本校实情的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抓好教学常规,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1.备课:本学期继续贯彻集体备课制度,各年级备课组长主持,教案要求做到重点、难点明确,教学设计新颖。
2.上课: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坚决杜绝教师讲课的随意性和课堂组织失控现象。上课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上课状态,不一味追求速度和进度。合理利用校本课程。
3.听课、评课:本学期听课完全根据学校要求。通过评课议课,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撰写论文、案例。
4.作业:对作业的设计要有效,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及时讲解。
5.命题:出卷、阅卷、质量分析、反馈等工作要及时。命题者针对本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出题,切忌盲目照搬他人试题。
(三)开展主题型教研活动,提升导语设计能力
活动时间 | 参加人员 | 活动内容 | 活动方式 | 活动评价 |
3月份 | 全体语文教师 | 理论学习阶段:学习导语设计理论 | 集体学习、讨论 | 撰写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
4月份 | 全体语文教师 | 佳作赏析阶段:观看优质课导语视频 | 集体观看视频并讨论 | 撰写并交流观看心得、体会 |
5月份 | 中青年语文教师 | 作品评比阶段:同一课文优秀导语征集 | 上传导语至课题网页 | 以赞成票数评出最佳导语 |
6月份 | 全体语文教师 | 反思提升阶段:撰写论文、反思、案例等 | 撰写论文、反思、案例等 | 发表或获奖 |
(四)组织各类活动,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
1.与校团委联合组织“学雷锋 树新风”征文暨演讲比赛;
2.组织校辩论团到兄弟学校宣传环保知识;
3.组织校“读书节活动”,提倡每周读一本好书;
4.参加常州市第四届“生命之水”系列社团活动;
5.继续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征文活动
6.一如既往地办好校刊——《天湖文苑》。
附: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公开课情况一览表
序号 | 开课教师 | 周次 | 开课时间 | 开课内容 | 开课地点 |
1 | 钱丽华 | 3 | 周四第二节 | 殽之战 | 10212 |
2 | 张 宇 | 7 | 周三第六节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11115 |
3 | 黄长生 | 8 | 周三第二节 | 遥感 | 11131 |
4 | 程 静 | 9 | 周三第二节 | 朱自清先生 | 11231 |
5 | 许 琴 | 10 | 周三第七节 | 举荐 | 10113 |
6 | 曹永俊 | 10 | 周四第六节 | 选修课 | 10315 |
7 | 毛月琴 | 13 | 周五第二节 | 鸿门宴 | 11320 |
8 | 郑 涛 | 14 | 周四第二节 | 我若为王 | 11313 |
9 | 田惠艳 | 14 | 周四第七节 | 词 | 10213 |
10 | 汤火强 | 15 | 周三第三节 | 六国论 | 11113 |
11 | 陈 勤 | 16 | 周三第二节 | 项脊轩志 | 11311 |
12 | 吴秋红 | 16 | 周三第三节 | 海洋与生命 | 10121 |
13 | 许素华 | 16 | 周四第四节 | 文言文 | 11112 |
14 | 谢月萍 | 17 | 周三第三节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10221 |
15 | 朱志萍 | 17 | 周二第七节 | 口语交际 | 11318 |
16 | 贡俊萍 | 17 | 周三第一节 | 请示、批复(应用文写作) 教研工作计划 | 11221 |
17 | 周 芬 | 17 | 周二第二节 | 师说 | 11322 |
岳阳县职业中专2011年上学期语文教研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全面落实学校本学年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驾驭教育教学能力,强化教师专业化发展,扎实推进有效教学,奋力打造语文优质课堂,积极、稳妥、有效地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语文教学工作中的研究、服务、指导等功能,努力探索一条“科学、有效、低负、高质” 的语文教学新路,积极开展专题研究,重点拓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活动中学习的内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端正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活动促发展,使教研工作更好地促进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研组成员概况 本教研组共有13位老师,大家在工作中要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共同研究,共同提高。 三、工作目标 1、课堂教学:高效课,实效课,有效课,杜绝无效,负效课;学生学习状态良好。 2、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努力提升教师整体水平,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 3、常规教学:深入有效地开展教学常规工作,切实提高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考核五个环节的工作质量。 4、教研:认真学习并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专题研究为主要形式,以教研组为主体开展教研的系列活动(包括课堂导学案、作业、)。 5. 学生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重点工作及措施 1、继续组织全组老师学习、实践《语文新课程标准》,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内容的认知、理解和应用。树立先进的语文课程理念。重点是处理好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实现三维目标的融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抓好教材导学案编写。认真组织再学习,再讨论、再修改。 3、认真组织听课、评课,做好课堂即时指导。积极参加教师优质课大赛,以赛促教,促进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教师的发展。 4、加强教研论文撰写工作。以有效教学为主题,各年级根据年段实际特点进行专题研究,写好有质量的经验论文,多写实践中有自己思考、做法的文章,加强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同时认真撰写教学反思。 5、有效利用学校网络资源的优势,人人参与。鼓励学生和老师将自己的习作、作品发表在网上。 6、组织青山文学社社员出版多期青果报与青果刊 7、落实各项语文常规工作,使学校语文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做好“六认真”的检查记载。认真备课、认真做好每堂课课的导学案、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做好课后辅导、认真写好课后反思、。 8、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读书活动,利用利用阅读课及课外阅读,设计一系列的阅读指导和训练,把读书与听、说、议、讲、编、写、画、演相结合。 五、具体安排 2月份: 1、制定教研组教学教研计划 3月份 1、组织本教研组成员学习导学案的编写 2、教研组每周一进行集体备课 3、由高红梅老师教出公开课 4、月检 4月份: 1、对教师编写的导学案进行汇总 2、教研组每周进行集体教研 3、由陈晶老师教出一堂公开课 4、月检 5月份 1、举行全校学生基础知识竞赛。 2、教研组每周进行集体教由万琼老师教出一堂公开课研 3、月检 6月份: 1、教研组每周进行集体教研 2、制订复习计划 3、进行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及分析 |
汉川市沉湖镇职业中学2010-2011(下)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语文教研工作坚持以深化课改为核心,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快速成长为目的,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不断强化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意识,转变教研观念,调整教研思路,提高教研品位,改变教研模式,增强教研实效,努力开创语文教研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思想引领和学习培训,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真正树立起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和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及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等思想观念。
2、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构建以实施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为抓手,以教研为载体,以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本领为目的的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机制。
3、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立足校本教研,改进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力求取得更好、更大的成效,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开拓语文教师培训的新途径。
4、充分校内互听互评的教研平台,切实为教师搭建交流经验,沟通思想,互通信息的机会,为语文教研工作对外学习和交流开辟出一条畅通便捷的通道。
三、工作重点
1、落实各项语文常规工作,使学校语文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做好“六认真”的检查记载。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做好课后辅导、认真写好课后反思、认真做好单元测试质量分析。规范学生作业及批改要求。组内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并做到检查有记载,有反馈,发现优点及时表扬,发现问题认真及时解决。
2、加强九年级语文教学教学、复习和中考指导工作。
3、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4、落实学校“每人一课”教研制度,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5、建立学生质量监控制度,继续加强“培优补差”工作,建立“培优补差档案”,跟踪记录培优补差工作的开展情况,使我校的“培优补差”工作有一个实质性的收获。
四、工作要点
1、继续组织全组老师学习、实践《语文课程标准》,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内容的认知、理解和应用,树立先进的语文课程理念。重点是处理好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实现三维目标的融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