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初一版)》2006年第04期
        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以“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丽等等。下面就让我们从以梅花为象征载体的两首诗歌中来体会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梅花,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别、吟咏时的心绪不一,他们笔下梅花的风姿与味道也各异其趣。清代宋匡业《梅花》:“独立风前唯素笑,能超世外自归真。”这梅花是超凡脱俗的,表明他与世无争、超然尘世之情思。宋代陈亮《梅花》诗:“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这昭示着梅花独领风骚的品位。元代王冕的《墨梅》诗:“不要人夸好颜,只留清气满乾坤。”赞颂了梅的清雅高洁的内在美。而咏梅诗词最多的名家,当数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他以此类题材作的诗词在百首以上。他笔下的梅,
风姿各别,寄托的情思也因事而异,其中,《卜算子·咏梅》最为著名。在这首词中,他以孤高寂寞的梅花表现自己的操守和傲骨,被后人广为传颂。后来,填了一首,又有不同的味道。
       
        卜算子·咏梅
        作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赞美梅花的古诗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前有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表明了创作契机。“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词的起句就以健笔凌云之势,表现出了与陆游明显不同的胸襟与气魄。“风雨”“飞雪”点出了四季的变化,时间的更替,“春归”“春到”着眼于事物的运动,既给全篇造成了一种时间的流动感,又为下边写雪中之梅作了饱历沧桑的准备。词句挺拔,气势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