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波:在文学与笔墨间行走
作者:暂无
来源:《走向世界》 2015年第12期
    文/马霖霖
    于波,笔名海泓,墨号旗。历任武汉军区空军军事法院审判员、济南军区空军文艺创作室主任、空军第十三飞行学院教授,正军文职,一级作家。曾相继就学于湖北大学、北京鲁迅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文联全委委员、济南市书法家协会顾问。荣获全国全军大奖9项、省市级奖22项。
学哲学用哲学    从1978年开始专业创作,于波的创作之路已经走了近40年。期间,写过小说、写过散文、写过诗歌、也写过剧本……其作品先后荣获全国全军大奖9项,省市级奖22项。于这些众多的文学题材中,于波说他最喜欢还是小说:“写小说能将所有的艺术功力都调动起来,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艺术素养。”
    于波文学之路上著作等身,获奖不少,成就斐然。后来又进入书法界,把腹中诗书化成了笔下的丘壑,同样取得了不菲的成就。用他自谦的话说:“涉足书法界,拙笔纵横只为聊以自慰,不料在小有成果之后,徒然生出些许感悟。”
    “我来自松花江边的于花子屯”
    20世纪20年代,一位年轻的父亲挑着扁担,为了躲避家乡的蝗灾,踏上了“闯关东”的征程。扁担筐子里装着年幼的儿子,后面跟着裹足的妻子。路途艰险,女人的小脚走不动,说咱就个地方随便落脚吧。山东汉子的倔劲儿却上来了:“老天爷让咱在哪里落脚,咱就在哪里落脚。什么时候扁担的麻绳断了,什么时候就停下。”就这样一路走到黑龙江,出了哈尔滨,一直到了松花江边的高坡上,扁担绳突然就断了,筐子叽里咕噜滚入水流湍急的松花江。男人跳入江中,用尽全力才把儿子救出来。他长叹一声,就在那里扎根了。
    这段充满了宿命感的迁徙,却正是于波创作灵魂的起始。这里并不适合生存,左边是狼洞沟,右边是黑瞎子沟。但男人用几根木头支起屋架子,挖出地窨子,垒上炕,铺上野草枯枝,愣是在这里开辟了家园。后来繁衍成叫做于花子屯的小村落,1950年,于波就出生在这里。男人是于波的爷爷,落入江水的幼童是于波的父亲。跌宕起伏的家族命运与贫瘠穷困的故乡,造就了于波创作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