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校外专项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读《管宁割席》,完成练习。
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①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②(miǎ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③出观。宁割席④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释)①捉:拿起来,举起,握。②轩冕: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贵车辆。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这里指贵官。③废书:放下书。废:停止。④席:坐具,坐垫。古代人常铺席于地,坐在席子上面。现在摆酒称筵席,就是沿用这个意思。
[1]翻译下面的句子。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写了两件事,分别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管宁割席》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管宁是一个( )的人。
A.淡泊名利、非常清高 B.爱恨分明、勤学好问
2. 文言文阅读。
叶公①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②以写③龙,凿④以写龙,屋室雕文⑤回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⑥施尾于堂⑦。叶公见之,弃而还走⑧,失其魂魄,五无主⑨。是⑩叶公非好
龙也,好夫⑪似龙而非龙者也。
——选自《新序•杂事五》
(注释)
①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②钩:衣服上的带钩。③写:画。④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⑤屋室雕文:房屋上雕刻的图案、花纹。文,通“纹”。⑥窥头于牖(yǒu):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窥,探望,偷看。牖,窗户。⑦施(yì)尾于堂:龙尾伸到了厅堂里。施,延伸。⑧还(xuán)走:转身就跑。还,通“旋”。⑨五无主:脸一忽儿白,一忽儿黄。五,这里指脸。①是:此,这样看来,由此看来。①夫(fú):那,那个,那些。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钩以写龙 以:__________ (2)于是天龙闻而下之 闻:__________
(3)弃而还走 弃:__________ (4)叶公子高好龙 好:__________
[2]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弃而还走。 “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的意思。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失其魂魄,五无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走”即“跑”的意思。请你举出三个带“走”字其含义也是“跑”的意思的成语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训练。
曹冲①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②所及,有若成人。时孙权③曾致④巨象,太祖⑤欲知其斤重,访⑥之下,咸⑧莫能出其理⑨。冲日:“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⑩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⑪
——选自《三国志》
(注释)
①曹冲:曹操之子。
②智意:智谋。
③孙权: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④致:送给。
⑤太祖:指曹操。
⑥访:询问。
⑦下:僚属,臣。
⑧咸:全,都。
⑨理:办法,道理。
⑩校(jiào):比较。
⑪施行焉:按这办法做了。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时孙权曾致巨象(____________)
(2)访之下(_____________)
(3)咸莫能出其理(____________)
(4)则校可知矣(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访之下,咸莫能出其理。
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最能体现曹冲机智聪明的是哪一句话?你还能想出其他办法称出大象的体重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冲称象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写出文中画“___”句子的意思,并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此以后,人们把________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
[3]伯牙见锺子期能从自己的音乐中理解自己的心情,他的心情是________;伯牙听到锺子期已死,“破琴绝弦”,此时他的心情是______。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伯牙和锺子期的关系,可以用__________。(填四字词语)
[4]如果你的知心朋友因某种原因而与你分离.你会用下面哪两句诗来表达你与他(她)离别时的感伤?(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一儿曰:“日初出 ,及日中则如孟盂,此不为 ?”
一儿日:“日初出 ,及其日中 ,此不为 ?”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按原文填空。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日中:_________________。 沧沧凉凉:_____________。
探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小儿所持的依据分别是从哪一种感觉获得的?(视觉、嗅觉、触觉、味觉)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4]两小儿的辩论富含智慧,是应该表扬的,而文中一句“孔子不能决也”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却也体现了孔子_____________的态度。
[5]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听了两小儿的话,孔子会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言文阅读。
执①竿入城
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②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③?”遂④依而截之,乃入城.
注释:①执:握。②俄:一会儿。③何不以锯中截而人:为什么不用锯子从中间截断再入城呢?④遂:于是。
[1]开始的时候这个鲁国人是怎样进城门的?(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鲁国人怎样进了城门?(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符合小古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执竿者不会随机应变,遇事不知变通。
B.老父自作聪明,好为人师。
C.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7. 文言文阅读。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 )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②“__________!”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 )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 )破琴绝( )弦,终身不复鼓。
[1]在文中括号里写上带点字的解释。
[2]把文中句子补充完整,再解释句子含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颜回好学
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1]解释:①恸 (_______)②对(________) ③亡(________)
[2]翻译:
①门人益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弟子孰为好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理解。
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礼①,不妄说人②,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③,不好狎。修身践言④,谓之善行。行修⑤言道,礼之质也。
(选自《礼记•曲礼上》)
注释:
①礼:依礼而言
②不妄说人:不可随便地取悦于人
③不侵侮:不得侵犯侮慢他人
④修身践言:涵养自己的德性,实践自己的诺言
⑤行修:行为有修持
[1]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不辞费_______
②不逾节______
③不好狎_________
④行修言道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①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_________________
②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
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文言文阅读。
郑人买履①
郑人有欲①买履②者,先自度③其足而置之其坐④。至之市⑤,而忘操⑥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⑧,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⑨足?”曰:“宁⑩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
(注释)
①郑:春秋时代的郑国。欲:将要,想要。
②履(lǔ):鞋子。
③先:首先,事先。度(duó):测量,衡量。
④而:表顺承的连词,意为然后。置:安放,搁。坐:通假字,通“座”,座位。⑤至:等到。之:到……去,往。
⑥操:拿、带。
⑦乃:然后,才。持:拿、带。度(dù):量好的尺码。
⑧及:等到。反:通假字,通“返”,返回。罢:本义结束,这里引申为散了。
⑨以:用。
⑩宁(nìng):副词。宁可,宁愿。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郑人有欲买履者 __________ (2)置之其坐 __________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