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精彩片段指导课教案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锦绣小学  苏倩莹
教材分析: 《鲁滨逊漂流记》(又译为《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小说作品,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出身于一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一人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鲁滨逊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了整整28个年头,才有一艘英国船路过该岛,鲁滨逊得以返回故乡。笛福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理想的资产阶级所应具备的一切特征——勇敢、智慧、理性、勤劳、坚强,也告诉人们不论遇到何种困难。小说内容情节曲折,跌宕起伏,相当惊险。十分适合用讲故事的形式深入文本理解阅读。另外小说中重点人物不多,并不太适合表演阅读,所以在本节阅读指导课上,我定位于深入细读文本,获取重点信息,借助思维导图,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片段为指导的重点。
学情分析:设计理念与思路:
        课外阅读重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生命需求。老师应该尽可能地去
鼓励和促进学生,调动他们的审美经验去理解、体验、补充、创造作品,最终由学生自己主动感悟并内化于心。因此,我将本课的思路确定为如下:(用流程图说明)
课中探讨、关注顺序、尝试讲述
课前网上完成
(首次)
自由阅读
网上测试
组内出题
(再次)
自由阅读
网上测试
老师编题
分析测试
话题导入
引出方法初试讲述
绘制导图顺序讲述
录音故事
课后拓展
音频示范改进语言
抓住重点详细讲述
修改导图关注重点
课中探讨、抓住重点、详细讲述
课后网上延伸录音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电子络环境互动讨论交流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解与梳理文本的内容,并能运用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
3、尝试口头表述再文本内容,能清晰有顺序重点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文本片段培养细读文本的习惯,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电子络环境互动讨论,交流阅读成果,利用思维导图尝试口头表述再文本内容,能清晰有顺序重点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文本片段培养细读文本的习惯,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浓厚兴趣。
教学难点:
培养细读文本的习惯,学会口头表述再文本内容,具体详细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重点部分。
教学过程:
一、回顾检测导入,展示自读成果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1)展示自读过关测试的情况。
师: 在前段时间,同学们都在读一本有趣的小说,名字叫《鲁滨孙漂流记》。并上网完成了自读过关检测题中。同学们的表现一次比一次又进步。在第一次测试中只有7个同学达到80分以上,过关率为17%,通过再一次读书,没有过关的同学在第二次测试中大部分都过关了,而在第三次过关测试中过关率已经达到了100%。同学们的进步印证了古人的一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 看互动讨论区自读感受。
师:在电子书包的互动讨论区还留下同学们的自读感受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展示投票结果,引出讲述章节。
(1)学生进入互动讨论展示学生喜欢章节的互动讨论投票。引出用“讲故事”表现自己喜欢的章节。
老师总结:课前同学们还在互动讨论为自己喜欢的章节投票,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个部分是最受大家欢迎呢?原来是野人“星期五”那个章节。既然同学们都这么喜欢这个章节,那么我们怎样把自己喜欢的故事章节分享给别人呢?(学生交流:讲故事,演课本剧等),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今天我们只能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表现大家最喜欢的“星期五”这个章节了。
三、借助思维导图,探讨讲故事“演读”方法。
(一)绘制导图,顺序清晰试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