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30分)
1、拼一拼,在田字格里规范、正确地书写词语(5分)
yín sòng méng lóng lǐ bài yǎng zūn chǔ yōu
( ) ( ) ( ) ( )
2、课文直播厅(好好表现吧!)(9分)
(1)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 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 ,或 。
(2)通过六年级语文课本的学习,我知道有“世界民居奇葩”之称的是
;认识了一位大文豪 ,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 ” ,《学奕》带给我们 的启示;还从《 》一课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感情。……一句话,
真是丰富多彩,令人回味无穷。
3、名句精品屋(8分)
(1)江南几度梅花发, 。
(2) ,殿前拾得露华新。
(3)诚者, ;诚之者, 。
(4) , 视作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的名言。
(5)杜甫的诗,同样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不露一点痕迹,而“ , ”把那种喜悦之情见诸于行,见诸于。
4、修改下面一段话(错别字2个,语病3处,错标点2个)(5分)
在草长鹰飞的四月,我校丰富多彩地开展了首届《阅读文化节》活动。通过演童话剧、写
读后感、与作家面对面等活动……读书的兴趣更浓了,活动中还有十位同学被评为“十佳读书朗”的殊荣。
5、福州乌山的琵琶亭的一幅对联,上联是“一弹秋水一弹月”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是(1分 )
A.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春妩媚
6、儿子参加奥赛,名落孙山,非常沮丧。父亲摸摸儿子的头,只说了一句:“这会过去的。”第二年,儿子又参加了奥赛,这一次获得了一等奖,他可高兴了。可这时,父亲还是淡淡地说:“这会过去的。”请问:父亲的两句“这会过去的”各表示了什么?(2分)
1、
2、
二、阅读天地。(35分)
(一)老人与海鸥(片段)2+3+2=7分)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呼唤。立刻便有一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飞成一篇有声有的乐谱。
(1)上述片段描绘了一个 的画面,可以看出 。
(2)出描写老人的动作: ,从中你体会到 。
(3)“立刻便有一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这句话中把“扫”改成“吃”好不好,为什么?
(二) (11分)
一位神学教授为未来的牧师讲课。在讲到《圣经》里“乐善好施的撒玛利亚人”这一段时,教授安排学生试讲。他要求每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到别的教室向其他人宣讲,在每次宣讲后,要在10分钟之内赶到另一个教室继续宣讲。活动开始后,学生们都匆匆地在各个教室之间穿梭。每一名学生在教室之间来回赶的时候,都要经过一个走廊,走廊的尽头坐着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是这位神学院教授故意安排在那里的。最后,全部试讲结束,教授对结果显然大为不满。因为,这些未来的牧师们没有一个停下来,给乞丐哪怕一点点的表示,他们都从他身边走过,急着去向别人宣讲爱和同情。
讲课结束时,教授说了如下的一段话□我饥肠辘辘时□你却成立人道主义俱乐部来讨论饥饿问题□我衣不蔽体时□你却大谈特谈我是否违反了道德规范□我无故被人打伤时□你却对犯罪率滔滔不绝□义愤填膺□我无家可归时□你却悠然走来□对我宣讲上帝的庇护□你看来如此神圣,如此高尚,如此善良。可我为什么还是饿得发昏,冻得直哆嗦,感到孤苦无依呢?”
我们坐在咖啡屋里打探人性的冷漠时,却不愿给近在咫尺的那个卖冰棍的老太一点帮助,因为喝咖啡比吃冰棍有品位;我们被虚构的煽情剧感动得热泪盈眶时,却对身边的苦难视而不见,因为,那显不出我们的“小资”式的多愁善感。
一个人不慎掉进河里,岸上的人急着大喊大叫,有大骂河边没有防护措施的,有抱怨没有救生员的,有告诉落水者怎么保持身体不下沉的,有迅速拍照送给报社的,有以此为生动教材教育孩子的。一个年轻人一声不吭,迅速在附近到一根长鱼竿下到水边费力地递给水里无望挣扎的人,那个人得救了。这个时候,递给他一根竹竿比教他游泳要现实得多。
真正的善良不是 泪,而是 。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义愤填膺:
乐善好施:
2、在第2自然段方框内加上标点。(3分)
3、在文中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句子(2分)
4、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题目(2分)
5、教授在走廊的尽头故意安排一个乞丐的用意是什么?(2分)
(三)最后一根火柴(17分)
一个六人组成的考察队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突遇暴风雪,迷失了方向。天渐渐黑下来,老队长神(慎重 稳重 凝重)地告诉大家,如此恶劣的天气,营救工作根本无法进行,我们必须设法熬过今晚才有获救的可能。大家的心一下子跌到了无底深渊。谁都明白,这里夜间温度将降到零下37度,要想在野外熬过一夜几乎是不可能的。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 最后,他们发现一块上部凸出,下部凹入约一米的巨岩,大家一起挤进去。六个人背靠背,蜷缩着,彼此用身体取暖。
这时,队员们发现,他们栖身的巨岩下面竟(缠绕 围绕 萦绕)着许许多多干枯的树枝。大家激动不已,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全队唯一的烟民——老队长。老队长心领神会,从怀里掏出一盒火柴。遗憾的是,火柴盒里的火柴仅剩区区几根了。
这里海拔数千米,氧气稀薄,肆虐的寒风无孔不入。大家用身体挡着风,一根、两根、三根,火柴“哧”地一亮便熄灭了,腾起一缕青烟。仅剩最后一根火柴时,老队长不敢再划了。
他清醒地知道,如果这根火柴再不能把柴火点燃的话,他们将魂断高原。
气氛骤然紧张起来,老队长拿火柴的手开始颤抖。狂风裹挟着雪粒打在脸上,六条生命,一根火柴,上演着与死神对峙的悲壮一幕。
深思熟虑了许久,老队长命令大家把雍肿的外衣脱下,拥在各自胸前,然后用身体围成一圈,将老队长划火柴的手围得密不透风。在火柴擦向磷纸的刹那,每个人都竭力屏住了呼吸。“哧”地一声,火柴绽开一朵绚丽的火花,将(浓重 沉重 厚重)的夜幕撕开一角,老队长将自己的帽子点燃,放在树枝下。火苗欢快地跳跃着,映红了六张激动的脸庞,温暖了六颗冰冷的心。在那漫长的一夜,在那生死之间,大家感到了自身的渺小,同时对那根救命的火柴产生了近乎崇拜的敬意。天亮了,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人们的眼里闪烁着泪花。
谁也不会想到,创造奇迹的,竟是一根微不足道的火柴!
1、在文中括号里画出合适的词语(3分)
2、给文中带点字注音(2分)
栖身( ) 肆虐( ) 屏住( )
3、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在正确的答案下画“ ”(2分)
4、理解句子后填空(6分)
(1)“大家的心一下子跌到了无底深渊”。此时此刻,大家心中会想:“ 。”
(2)“仅剩最后一根火柴时,老队长不敢再划了”,这是因为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