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古诗三首
本课由三首写景的古诗组合而成,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多姿多彩。《浪淘沙》(其一)借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的气魄。《江南春》通过描写江南春天的秀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灿烂文化的赞美和向往之情,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叹。《书湖阴先生壁》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家环境的洁净清幽,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前两句歌咏黄河,起笔极具气魄,既写出了黄河九曲的姿态,又写出了其裏挟黄沙、奔腾而来的气势。后两句中,诗人由景联想起黄河与天河相通的典故,又联系到自身,进而驰骋浪漫的想象,表现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这首诗描写了美丽如画的江南风光,诗中景物有声有、有远有近、动静结合,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春景的高度赞美与无限神往。起首两句,诗人写出了江南春光的声之美,也描绘出江南独特的地理风貌和生活气息。诗人在后两句中写到了江南春景中的另外一面——数量众多、 楼宇重重的佛寺,在烟雨蒙蒙之下,充满朦胧、迷离的美感,再加上南朝二字,增添了深邃厚重之感。全诗前两句写晴朗之景,后两句写烟雨之,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千里之内的天气景各有不同,另一方面,也是诗人有意要把江南春的不同特浓缩到这短短的四句诗中。《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湖阴先生是诗人退居江宁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他家屋壁上的。这首诗既描写了湖阴先生居所的清幽环境,同时也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出对居所主人品性、情趣的赞赏。前两句写庭院中的景致,表明了主人的勤劳、爱整洁,也通过手栽花木写出了其生活品位。后两句写院外的景,弯弯曲曲的溪水像是用手护住了田野,两边的山峰则像是推门而来,这样的描写,赋予了自然景拟人化的动态。令整幅画面显得生动可爱、极富情趣。
三首古诗均配有插图,勾勒出诗中描绘的种种情形。第一幅图描绘的是诗人站在黄河边,眺望滚滚波涛的情景;第二幅图描绘了江南水乡风光,近处绿树掩映、酒旗飘飘,远处雾失楼台、烟雨蒙蒙;第三幅图描绘了潺潺流水环绕着绿野的田园风光,一侧隐约可见两位先生坐于清幽的茅屋之中。这些插图,有助于学生了解这几首古诗所描绘的景致,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意。
1.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习方式学会涯、莺二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理解簸、山郭、排闼黄河的诗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浪淘沙》(其一)。
3.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歌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景,体会诗词之美。
4.想象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5.抓住《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了解诗歌中对偶的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浪淘沙》(其一)。
2.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歌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景,体会诗词之美。
教学难点
1.想象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抓住《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了解诗歌中对偶的修辞手法。
1.字词教学
学生自主识字为主。在预习和自读课文时,提出识字要求:借助字典和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词,并用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来理解词语的意思。生字教学时,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教学字时,可以利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教学字时,可以出示黄莺的图片帮助学生识记生字。
生字书写教学时,注意字的撇包住
要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的词语。
2.阅读教学
古诗课文的教学重点就在于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想象、读中感悟诗歌的意境。
本文主要通过对山水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在古诗的教学中,需注意突显朗读的作用。教学时应充分运用引读、范读、听录音模仿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体悟诗中情感。具体来说,在学生练读《浪淘沙》(其一)时,可以指导学生读前两句时语速放缓,语调沉稳而有力,读出黄河九曲的绵长曲折之感和挟沙带浪的气势;读第三句时,节奏可稍微加快,语调转向激昂,表现出诗人欲直上九霄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