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班级:课时:课型:
课文文字层面的理解难度不大,但七年级学生的生活距离本文创作年代较远,他们对诗歌中强烈情感的理解,以及诗人为何要借黄河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理解可能浮于表面。对此,可以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内容,借助画面感受黄河的汹涌气势,借助音乐体会《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这是一首诗歌,要指导学生进行朗诵,同时,学会批注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教学过程中要将批注与诵读教学结合起来,以诵读为主线设计教学,以批注的方式为诵读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体会作品意境。
2.品味语言,理解黄河的形象和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3.为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做批注,把握抒情方式,感受作者情怀。
赏析文本,理解黄河的形象及其所代表的民族精神。
对文章关键词句做批注,掌握文中的抒情方式,体会作者情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哺育了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繁衍
生息。在家国存亡的关头,诗人站在高山之巅,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赞歌,极大地激发了中华儿女的抗日热情。今天就让我们去吟诵这篇赞颂黄河母亲的诗歌,感受它的豪迈磅礴。
教师播放《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视频。
一、给下面划横线的字注音。
高山之巅 (    )            劈开 (    )
气魄 (    )              狂澜 (    )
浊流 (    ) 屏障 (    ) 宛转 (    ) 哺育 (    )
明确:diān/pī/pò/lán/zhuó/wǎn/zhànɡ/bǔ
二、根据释义填写词语。
(1)          :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2)          :辗转。文中指弯弯曲曲的延伸。
(3)          :文中形容黄河的流势盘旋往复。
(4)          :水势大,泛指广阔或壮大。
明确:  (1) 狂澜    (2) 宛转  (3) 九曲连环(4) 浩浩荡荡
1.词作者介绍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作家,文学评论家。1935 年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了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被广为传唱。1939 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2. 曲作者介绍
冼星海 (1905- 1945)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游击军歌》《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行山上》等各种
类型的声乐作品。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3.背景资料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1938 年9 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大合唱》。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这首组诗后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共同完成了这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随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大河上下,天南海北,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
4.知识链接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作品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1.本诗的题目是《黄河颂》,哪个字是关键字?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颂”字是关键字,表达了诗人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
黄河的诗歌2.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歌词部分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部分?
明确:朗诵词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及其所表现的我们伟大而又坚强的民族精神,点明“歌颂黄河”的主题,引出下文的颂歌。
歌词部分是全诗的主体部分,可以划分为绘黄河、颂黄河、抒壮志三个部分。
做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文章的空白处,这就是做批注。
1.揣摩课文中的“批注示例” ,想一想示例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批注的。
教师明确:
批注一:“点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从内容理解角度进行批注,赞美黄河,赞美中华民族,引出下文。
批注二:“‘望’引出对黄河形象的描写,有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