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来临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它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民族英雄——屈原而设立的。
带语字的成语>父亲节英文屈原又称屈赤,是战国时期楚国人,生于公元前340年,卒于公元前278年。他是一位富有才华的诗人和政治家,曾经担任过楚国的大将军和宰相,同时也是楚国的文化代表和民族英雄。他的诗作《离骚》、《天问》等,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名篇,至今依然广为传颂。
然而,屈原的生命经历并不平凡。在他的时代,楚国被周边的强国包围,战乱频繁,百姓疲惫不堪。屈原深感民族危机和政治腐败,多次以写文章和上书的方式向当时的楚王提出良言,希望改善百姓的生活和国家的政治局势。但是,因为受到权贵派系的排挤和攻击,屈原最终被逼迫离开楚国,亡命于江汉之间,流亡途中,他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痛哭流涕。
据传说,端午节的由来与屈原有关。相传屈原流放期间,曾在江汉流域的一处山上写下了《离骚》一诗,这里便成为了他的流亡之地。一天,屈原的门徒们发现了一条大龙在江水中游来游去,非常不安。门徒们认为这位爱国诗人的离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损失,于是,他
们一起下江,把珍贵的米饭、菖蒲、艾草等投进江水里,希望能够让屈原安息。此时,龙突然不见了,全部艾草和米饭却漂回岸边,大家只见到一条金黄的大鲤鱼,在江面上翻腾着翅膀,最后消失在水中,这个故事就是“龙舟竞渡”的来历。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肉沫海参端午节主要有龙舟竞渡、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太阳道谢等许多民俗活动,这些活动都与屈原有关。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在流亡途中,饥饿至极,用包裹着粽子的才击退饿虎;挂艾草则是为了驱除瘟疫,保佑人民平安、幸福;龙舟竞渡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门徒们为他捕鱼、撒米、挂艾草的故事;在太阳道谢活动中,人们感恩自然,感谢太阳给予人间万物生命。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屈原,更代表着民族团结和抗争的精神。屈原人生的坎坷和悲剧,将人们对国家的深情厚谊、对祖先的尊重和感恩、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等诸多情感,登上了一次高峰。端午节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并成为了如此盛大和活跃的一项民俗活动,恰恰证明了这个传统节日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力量和文化魅力,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