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的传承及现代价值
作者:任小娟
来源:《读天下》2020年第22期
作者:任小娟
来源:《读天下》2020年第22期
摘;要: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价值观念。他为个体言行提供了伦理规范,在个人素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挖掘和弘扬传统孝文化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孝道文化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文化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孕育了许多传统美德,其中占重要地位的就是孝文化。但“孝”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孝文化也随之发生改变并日渐丰富。
一、 孝文化的历史变迁
(一)“孝”观念的形成和确立
关于“孝”文化的起源,学者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是殷商时期。这一时期,人们非常重视祭祀的作用,崇拜的鬼神虽然有很多,但更多的是对祖先神的崇拜。他们认为“国家大事,在祀与戎”,希望通过祈福来表达对先祖的思念、获得先祖的庇佑,这时的“孝”主要指祭祀先祖。
(二)“孝”观念的兴盛和发展
到了西周时期,孝的含义发生了改变,既包含了祭祀祖宗以表达哀思、寻求庇佑之意,又新增了“善事父母”的含义。《尚书·酒诰》记载:“妹土嗣而股肱,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可见,当时人们的关注点已由过去的先祖变为现世的父母。又如,《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唐殷在《文字源流浅说》中解释:“像‘子’用头承老人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示‘孝’。”这是对“孝”最直接的阐述,孝的基本含义由此得来。
(三)“孝”文化的政治化
到了汉代,“孝”的含义进一步扩大,衍生出了“忠君爱国”之义。“孝”由个人、家庭上升
到了国家政治层面。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在儒家“五伦”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纲五常”。此外,在政治制度上,“孝”成了选拔官员的一个基本标准,兴“举孝廉”,察举善事父母、做事廉正的人做官。孝道由家庭伦理扩展为社会伦理、政治伦理,“以孝治天下”成了封建君王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