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中的“八德”,你知道有哪些吗?
孝道文化儒家文化中的“八德”,你知道有哪些吗?
三千小童国学馆 2018-02-25 13:29:29
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八德”,从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涵盖了个人与家庭、社会的道德关系。一个中国人,如果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具备了这八种品德,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不会落后于时代,而且会成为新世纪的强者。整个国家,建立这种道德规范体系,就可以逐步建成新世纪的"礼仪之邦"。
你知道哪“八德”吗?今天三千小童就带大家来看——
孝:孝的观念源远流长,殷商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孝”字。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汉字教育的“教”字,就由“孝”和“文”组成,因此教育的根本就建立在孝道人伦的基础上,一切的教育随之扩展开来,起到化育人民的作用。
悌:是兄弟妹之间的爱护,尊重和相互帮助。“孝悌”指的是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友爱兄
弟及关者的伦理行为,体现出感恩、回报和礼敬。推及一切皆加礼敬,善待他人,名曰行“仁”,此为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
忠:德之正也。从造字可以看到,忠,存心居中,正直不偏,古以不懈于心为敬,故忠从心;又以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为正直之德,故从中声。忠,是人对天地、真理、信仰、职守、国家及他人等都至公无私,始终如一,尽心竭力的负责完成份内义务的美德。
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信”作为儒家的伦理范畴,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
礼:是礼节。不学礼,无以立。见到人要有礼貌,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定,遵纪守法(也包括礼貌)。学生见到师长要敬礼,见到父母要敬礼,见到客人要敬礼。不但表面上要敬礼,心里更要恭敬,这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
义:善也。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中国华夏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义谓天下合宜之理,道谓天下通行之路。引申之训也。义的源字是羊在上,下边是人手持戈。从羊者,与善美同意。
廉:是廉洁。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没有想占便宜的心,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
耻:是羞耻。道德的底线。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耻”也是自尊自重。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知道错误就去改过,为当所为,不也是勇的表现吗!
儒家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儒家八德将家族道德放在了首位,因为家是国之基,家和万事兴。家庭的稳定,对于社会的祥和与稳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从细微处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维护好家庭,就是为国家的和谐发展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