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中国推行“百行道首,以孝为先”的传统文化。孝道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维系国家独立昌盛的精神支柱。大圣人孔子的至理名言:“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矣!”对“孝”进行了高度概括,把孝道视为为人处世之准则。而有四千多年文化历史的黄姓,则是公认的中国传统孝道的典范之一。
一、孝道为黄姓家风
中国长期宣传孝道,视孝道为凝聚之伟力,治理家国之根本。黄姓历代的家乘、家谱中,都突出贡献“孝”的地位,都将孝做为家规族法的重要内容,作为规范子孙后代思想、行为的重要准则。在家训中,专设“敦孝友”一条,对孝的内容、意义、作用和形式,均作了深刻的论述,在该条的开首即点明了父母恩同天地,是报不尽的。
在中国“二十四孝”中,就有黄香、黄庭坚等黄姓的杰出代表。在中国的《二十四孝》一书中,“黄香扇枕”即列为一孝。近千年来,作为中国人的启蒙课本《三字经》中,就是以黄香为中国孝子的第一位代表,是全国学习的楷模,在《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
所当执”,是妇孺皆知的。黄香之子黄琼,身居宰相,谥为忠侯。其夫人陈氏封为一品夫人。也首肯“孝悌”为黄氏家教。从此以后,黄氏族人无不继承这一优良传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黄氏先贤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社会实践,对“孝悌”有着新的认识,使孝的理论更加系统,并日臻完善。孝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其实际的内容。据黄氏族谱《家训》对孝的阐述,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从狭义讲,就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奉养父母,而孝的升华就是要立身行道,作社会有用的人,不给祖先抹黑,为父母、祖先争光;从广义讲,孝者,始于事亲是谓之孝,而推行之为百行,是孝也者,其体源于造化流行之粮粹,其用达于天下国家之仁,本末一惯,皆此物也。
黄氏的孝道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但不是照抄孔孟孝道观点,相反,是对孔孟之孝道中的许多保守成分、不健康的思想,违反科学的论点,给予有力的批判。孔子的《论语》为中国历代奉为圣经,其实,在《里仁》篇中,就极力鼓吹:为人之子,“父在,不远游”等等错误论调。这种孝道观,有着不少消极因素,严重地禁锢人们的思想,束缚人们的手脚,阻碍社会向前发展。而黄氏的孝道思想,则持相反的立场,提倡向外开拓,积极进取,鼓励子女、亲属向外发展,开辟新天地,艰苦奋斗创业兴家。
黄姓的孝道观,具有鲜明的积极性、进取性和革命性。它的中心思想是:在家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尊敬老人,歇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勤恳工作,奋力进取,祖国富强昌盛,作出应有的贡献。简言之,就是要族人诚实、守法、勤俭、拼搏,兴家创业,忠心报国。如何才能实现家旺国强?鼠目寸光,故土一方,是行不通的,只有“志在四方,放眼天下”,才是家盛国昌之道。纵观黄姓的发展史,都是遵循这一道理,即坚持开拓进取的精神,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将经验上升为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再实践,从而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世人公认的辉煌成就。
黄姓的族训谆谆教戒,黄氏子孙后代必须牢记:父母生儿育女,养育教诲,劳碌一生,竭尽精力,望子成龙,作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的恩情。为人子女,当内尽其心,外竭其力,供养适宜,温饱安乐,事亲顺意,以报养育之恩于万一。孝道文化
随着黄姓的繁衍兴盛,黄姓历育出众多的著名孝子孝孙。见于史传、方志、家谱等史文献记载的不胜枚举。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孝道传统继续发扬,明代顾清说得好,黄姓“盖纯孝一脉,屡世相承,所以根于心而发于事者,固有自来也。”历史事实正是如此。黄姓宗亲当以前人孝悌为榜样,在深化改革、振兴中华的大潮中,将黄氏孝道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
二、黄姓文化传子孙
一千多年来,黄姓能够保留先人传导下来的文化。是有着浓厚的文化积定的,是在整个家族发展史进程中所开成的一种观念形态,也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与自然作斗争的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与智慧的积淀,是人类社会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强大精神力量。
黄姓能够长期保持自己原有的文化传统,从主观上说,这是“中原民族,三代遗民,”即有高度文明的汉人嫡系,子承父业,代代相传,不忘祖恩的原故;从客观上说:黄姓由于种种原因长期迁徙的痛苦历史,以及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生活条件大都比较恶劣和闭塞,与外界联系交往较少;黄姓历来比较重视教育,在旧社会,讨饭人的子女能上学,女孩子居然能和男孩子同堂甚至共桌读书,是不可思议的。可是,在黄姓居住地区则比比皆是,这是客观存在并为世人公认的事实。
黄姓先贤不仅关心本族子女教育,而且热心家乡教育,致力于发展社会教育事业。宋代的黄僚,清的黄遵宪,近代的黄春美、黄麟书均是世人公认的杰出代表。
黄僚是黄姓在梅州的开基始祖,为广东地区第一进士。黄僚从福建宁化迁徙到梅州定居时,梅州还是一片荒凉,人烟稀少。他就率领当地居民一面开荒垦殖,一面兴办教育。此后,梅州地区教育事业逐步发展,读书之风永盛不衰,代出英才。世人称颂“梅县的土特产就是知识分子”并非今日开始,早在南宋歌颂黄僚之功德,已流传于世。此处有四则史料为佐证:其一,据梅州《州志》记载:“南宋高宗年间,福建闽县人方渐来梅知州事,曾说:‘梅人无殖产,恃以为生者,读书一事耳’”。其二,乾隆十三年(1748年),河北通州人王之正来知州事,修《州志》有云:“士喜读书,多舌耕,虽穷困至老,不肯辍业”。并在市府门口立“人文秀区”碑坊,以志文风之盛。其三,乾隆时吴鸿督学写碑文称:“嘉应之炎州也,人物为岭南之冠”。其四,“梅州隶之东路,自宋以来,代产伟人”。如上所述,黄僚兴办教育之功,留芳百世。
黄遵宪是晚清著名爱国外交家。他与康有为、梁启超一起领导变法维新运动失败后,被罢官放归。南返故里梅县后,建立学堂,振兴教育。东山师范学堂就是遵宪亲手创办的。东山师范后来改为东山中学,至今仍负盛名的广东重点学校,为社会培育众多人才,原全国人大委员长叶剑英元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黄氏重视教育有其历因。最大原因是由于所处环境促成的,因为黄姓先人居住的地方,山多田少,粮食不够,男子必须外出谋生,而学习谋生技能,自必先知书识字。况其祖先原由北方迁来者,皆为门户清高的人物,都存有读书为贵的观念,因此他们须极力想法设立学堂。
重视文化,讲究读书仍黄姓的优良传统。在解放前,无论贫富,都兴读书,就是砍柴挑炭,都要供子女上学,女子上学之风也很盛行。据我查考,大抵如是,家父(黄德华)是秉承之列了。家父生于解放前,就读过私塾,解放后就读于贵州省水利工程学校,由于种种社会原因,58年下放回乡,即转展于乡邻,从教33年,于1995年病退。家父教导,不仅仅是砍柴挑炭,都要供子女上学,甚至是讨口要饭,都要供子女上学。记得我上初二下时(1987年春夏季),家里祸不单行,妹同患伤寒,医治二月余,家中牲畜、粮食全卖,家亦不睦,无助,见父为钱愁,欲辍学,父知,告我,父全身是钱,要好好学,不给辍学,后治好,妹无治而亡,妹去时不告我,免于影响我学业也。此后,我弟何由言辍学矣!为人父母何言由不教子读书,为人子女亦何原由不读书矣!
黄姓文化的遗风,据新加坡著名学者凌乔生分析:“这与祖先的士族文化传统与业绩,确系
一脉相承”的。此引一联嘱后,“祖宗传克勤克俭,子孙发唯读唯耕”。并告后人,“仔细辩清善恶事,用心读懂是非书”。
三、儒、孝、和为传家之本
族训强调“孝贵及时”,意思是说,父母在时不孝敬,死后才痛哭流涕,是无济于事的。黄氏的族训谆谆教诫,黄氏子孙后代必须牢记,千万不可做不孝子孙。要细细理会忠孝传家的传统,继承儒学家风,做好儒孝和传家教育的深入。我祖黄天培公系湖南南迁而至,在湖南靖州县渠阳黄氏有一联云:“世笃忠贞,历宋、元、明以际国朝,百代冠裳垂统绪;家传孝友,使绥、会、通而联黔芷,一堂俎豆荐馨香。”联中既突出了黄氏“忠贞孝友”的家族传统。又有批判不读书,不求上进的山歌:“蟾蜍罗,看哥哥,唔读书,无老婆。”意思是说读不好书的人娶不到好老婆;“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 意思是说只有“读书人”才能娶到漂亮的老婆。曾闻,“家不和,起房座屋缺一阁,子不孝,两扇大门不一样”之事故,后人当慎记于心。可见儒孝仍传家之本。
明代天启状元、宰相黄士俊治家,也特别强调儒孝和之根本。现录其治家格言于后,切望思之,用之。“圣天子一统之治,出乎衣冠文物之邦,凡有血气者,莫不知君亲之恩当敬也!
方今子昧古道、弟黯纲常,皆由父兄家法不端,以致身心失守,亟当鉴省。昔燕山家庭有法,五子俱登;孟母庭训有方,一儿亚圣。今之父兄可不慕乎?故居家庭,宜以诗书为训;处家里,宜以谦让为先;治田园,宜以耕耨为本;立身行己,不出恭敬二端,酒待人,正虑骄矜二字;勤能补拙,俭可助贫;奢华乃败家之端,酒是索命之斧;宁可以德胜人,切勿以财傲众!不读诗书,纵富万金,实作愚人之论;能通经史,虽贫四壁,堪称儒士之门;姓名清幽,吃菜根而尝香馥,住茅屋岂不光华?!有高才者,尝受窗前苦楚;多五谷者,须从月下经营;或劳心,或劳力,人世间食无闲饭;或采薪,或钓水,天涯外,何处无财?!王法无亲,当牢牢而谨记;人情多变,须步步而提防;人有奸谋巧计,天有森严报应;秋菊黄花,尚有绝香之气;天冠地理,可无修己之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