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家庭篇.孝道《百孝图》(76—100)
 
 
 
中华文化家庭篇 . 孝道
 
《百孝图》(76—100)
76、姚兕刻器志父仇
西陲起狼烟干戈肆扰  老将悲马革仇恨难消
    姚兕,字武之,宋时五原人也。生有至性,为人慷慨刚毅,喜闻忠孝节义之事,平日事亲克尽子职。其父名宝,精于武术,门路精通,当时几无不知姚武师其人者。兕少承家学,又以武勇矫捷,人所不及。山西在五代时以其兵强马壮称雄一时,故其地人多雄健,良将辈出,往往以一州之地,与天下相抗衡。、石敬瑭、北汉刘崇,皆其明证。兕既娴习武技,又以其时边疆多事,西夏屡侵犯陕境,官军不能制胜,贼势益肆猖獗,乃仗剑投军,屡立战功,为安庆巡检。以力战迭败夏兵,生擒鬼章,主将上其功,得优叙,官至通州团练使。其父将兵在别地与夏军战,以乘胜趋利,堕贼伏中,围之数重,部众死亡已尽,其父正冲突间,马倒,遂遇害。兕闻凶耗,咬牙切齿,目皆泪血,誓不与贼共戴天。故凡图书器用之类,皆刻“父仇未报”四字,以志不忘。此其杀仇报父之精诚,与吴夫差矢志报越、张睢阳嚼齿透爪,正复相类。
【译文】
  姚兕刚毅,喜欢听忠孝节义之类的故事,平时侍奉父亲能够尽儿子的职责。其父姚宝,精于武术,套路精通,当时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姚武师的。姚兕小时候就跟随父亲习武,勇武矫捷,非寻常人物所能比。五代时,山西以其兵强马壮而称雄一时,所以这里的人多雄猛强悍,良将辈出,往往是以一州之地就能与天下抗衡。五代时期的、石敬瑭和北汉的刘崇,都是明显的例证。姚兕武艺娴熟,又因这时边疆多事,西夏屡屡侵犯陕西,官军不能战胜他们,贼兵更加肆虐猖狂,于是姚兕就自带宝剑参加了军队,屡屡建功,升为安庆巡检。又因他屡屡战败夏兵,活捉敌人大将。主将把其功劳向上呈报,得以优先晋升,官至通州团练使。其父带兵在别的地方与西夏军作战,因乘胜追击,陷入敌人伏击圈中,被敌人团团包围。部下士卒全部战死。其父正在突围时,战马倒地,于是被敌人杀害。姚兕得到这个噩耗,咬牙切齿,双眼哭出血来,发誓与贼乓不共戴天,所以凡是他使用的图书和器物,都刻上“父仇未报”四个字,表示不忘父仇,这种嗜杀仇敌以报父仇的精神,与吴王夫差矢忠向越国报仇,张巡守睢阳咬碎牙齿握拳透出指甲之事,正好相类似。
【评说】
    姚兕父子精于武术,当国家有难之时,积极加入到抗敌报国的队伍中。父亲不幸战死,姚兕不忘父仇,誓言与敌不共戴天。他在自己使用的器物上都刻上“父仇未报”四个字,时时提醒自己,并且用这种刻骨仇恨激励自己。虽然在这个故事中,人们不知道姚兕是否报了父仇,但他这种行为,既是孝道的体现,又是爱国精神的张扬。
77、姜诗孝感泉涌鲤
来何暮耶平地生波贤妇泪    天鉴之矣傍门自在一溪鱼
    姜诗,字士游,汉时汉州人也。与其妻鹿氏事母,能先意承欢,博萱堂欢心,乡里称之。母平日喜饮江水,茶饭所需如非江水,即投著掷碗,恚怒不复饮食。尤嗜鲤脍,每饭必备,无则食不甘味。诗妻一日赴江旁汲水,因路远足力弱,归采稍晚。母因口渴思饮茶,家中无水。诗甚焦躁,及妻归,怒加责斥。妻泣不语。诗乃以不能事母为词,逐妻出门。妻母家以女被休弃,怜其年少,欲迎归再嫁,妻不从,往投诗同里某媪家中,告以情,求暂借寓。媪知其贤,遂不以罪,许之。妻由是寓媪家,日夕纺织,所得代价,即央媪为购备甘旨,转进诗母,习以为常。久之,母感其诚,嘱媪偕之还。姑媳见面,悲喜交集。诗亦向妻致谢,遂和好如初。诗有一子,汲水工作,辄使之往。一日赴江旁取水,日暮犹不见返,诗疑而往视,闻人言坠水溺死,求其尸不得。诗恐母伤心,不令闻知母固久不见孙,问之,诗走妇许言出外游学,不敢以实告也。不数日间,诗门外忽然涌泉,味如江水。且自此泉发现以后,每日必有双鲤跃出,取以奉母,从此无跋涉之劳。一时聚观者啧喷称羡,无不叹夫孝妻贤,德动天眷,既赐涌泉,又赐双鲤,天之报施孝子为至厚也。
【译文】
    姜诗,字士游,东汉汉州(今四川广汉)人。与妻子庞氏侍奉母亲,十分孝顺,能事先揣知母亲的意思,很得母亲的欢心,乡里乡亲都称赞他们,母亲平日喜爱饮江水,饮茶做饭如果不是江水,就把碗筷扔,恼怒得不吃饭,她特别爱吃鲤鱼肉做的菜.每顿饭都必不可少,少了,吃饭就没有味道。姜诗的妻子一天道江边取水,因为路远,身体虚弱,回来的稍晚了一些。姜母口渴,想喝茶,家中却没有水。姜诗十分着急。等妻子回来,姜诗愤怒地斥责妻子。妻子哭泣着不说什么,姜诗就以妻子不能侍奉婆婆为由,把妻子逐出家门。庞氏娘家见女儿被休弃,怜其年轻,想把她接间家再嫁人。庞氏不从,就投奔与姜诗同乡的某老妇家。把真实情况告诉老妇,请求暂时借住在她哪里。老妇知道庞氏贤德,也就不怪罪她,答应她留下来。姜妻因此就寓居在老妇人,每天从早到晚纺线织布,卖布赚得的钱,都请老妇买上好吃的东西,转交给姜诗的母亲、时间久了,姜母为鹿氏的真诚所感动,嘱咐老妇把媳送回来,婆媳相见,悲喜交集。姜诗也向妻子表示歉意,于是一家人和好如初。姜诗有一个儿子,需要去江边取水的时候,就让他去。一天,其子去江边取水,到了傍晚还没有回来。姜诗不知怎么回事,就去江边探视,听人说儿子坠入中淹死了。却又拉不到尸体。姜诗怕母亲伤心,不让母亲知道这件事.母亲很久不见孙子,问孙子去了哪里。姜诗夫妇骗她说外出求学了,不敢把实情告诉她。过了几天,姜诗门口旁边忽然旁有一泉喷涌而出.泉水味道和江水一样,而且自从发现这泉水以后。每天必定有两条鲤鱼从泉中涌出,姜诗就捉来给母亲享用从此以后免除了远途跋涉取江水的辛苦一时间围观的人喷喷称羡,无不夸赞姜诗夫孝孝妻贤。孝顺感动上天,既赐泉水又赐双鲤,上天对孝子的赐真是厚重啊。
【评说】
    传统文化对孝子顺妇的褒奖.通常借助两种方式。一是官府的褒装旌封,二是上天的恩赐馈赠。官府褒奖多是建牌坊,树旌旗,立匾额,给予的是物质或精神的嘉奖上天的恩赐馈赠.则多是完成孝子须妇之心愿,而这些心愿往往又是人所不能现实的.所以,对上天的褒奖,母宁作传说来看.而下可拘泥常理、倘拘于常理,硬要鞍真,就会发现所谓的上天赏踢,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已,是经不起推敲的 怛其良苦用心,却是值得肯定的。
 
78、杜孝筒鱼远奉亲
寄双鲤河伯助顺风    欣朵颐高堂废爱日
    杜孝,宋时巴郡人也。生性诚孝。父早去世,事母能先意承志。妻亦善事其姑。故家庭间充满太和气象,邻里皆称羡之。母喜食鱼脍,杜每饭必备,尽心加意,罔敢间断。妻精研烹调,亦复称最。杜曾因事赴成都,自念母嗜食鱼脍,非鱼不饱,今我远出,或至偶缺。此间鱼甚鲜美,当较故乡别有风味,何不先买两尾,寄回供母,抵得一封平安竹报也。因购双鲤,贮一竹筒中,投之江流,并默祝曰:“愿此简漂至汉水,令吾妻得之,作脍供母。”但见筒顺流而去,倏忽不见。杜妻自夫去后,事姑一如往日。一日至江边汲水,忽然一阵风起,波流如箭,水面浮一竹筒,直奔岸边,正当自己立处,心中诧异,因就捞取,破筒则二鲤在内。喜曰:“此吾夫所寄之家报也。寄此鱼之意,欲令我作脍奉母也。”急持归,告姑以故,烹而进。味果鲜美,母大啖之,快悦逾于平时。远道由江流寄鱼,其妻果能得之,以博慈帏朵颐之乐,若非孝心所感,曷克臻此!
【译文】
    杜孝,南朝宋巴邵(今重庆市江北区)人。生性诚实孝顺。父亲去世得早,侍奉母亲体贴周到,妻子也很孝顺,所以一家人处得十分融洽,邻里都很羡慕他们。桂母喜欢吃生鱼片,杜孝就每顿饭都为母亲做鱼吃,尽心尽力,不敢间断。妻子精心钻研烹调技艺,做的鱼最好吃。杜孝因有事到成都,暗自思量:母亲喜欢吃鱼,每顿饭没有鱼就吃不好,如今我出门在外,说不定哪一天会缺鱼吃。这里的鱼味道鲜美,比家乡的鱼更有味道,何不先买两条,寄回去让母亲尝尝鲜,也抵得上一封平安家书了。于是就买了两条鲤鱼,放在一个竹筒中,投进江水里.默默地祝愿道:但愿这个竹筒能够漂流到家乡(原文为“汉水”,系地理错误——译者注),让我的妻子得到,做鱼脍给母亲享用。只见竹筒顺流漂去,忽然就不见了。杜妻自丈夫离开后,侍奉婆婆像往常一样: 一天她到江边取水,忽然刮起一阵风,江流如箭一般奔流湍急,水面浮起一个竹筒,直奔岸边,正好停在杜妻站立的地方。杜妻心中惊奇,于是就把竹筒捞起,打开一看,里面有两条鲤鱼,十分高兴,自言自语地说:“这是丈夫寄回来的平安家信啊!寄这两条鱼的意思,是想让我做给母亲吃。”急忙回家,把这件事告诉婆婆,做鱼给婆婆吃。鱼的味道果然十分鲜美,婆婆大口吃鱼,比平时还要高兴。这么远的距离,杜孝通过江水来寄鱼,他的妻子竟然还能得到。做成美味给母亲吃,让老母亲满足口福。如果不是孝心感动上天,怎么能够出现如此巧台的事情呢。
【评说】
    人们常说: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杜孝并不是什么“非常之人”,可是孝心却使他异想天开,做出了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远离家争,却要用江木竹简寄鱼给母亲吃,巧的是结果竟然还寄到了。这样的事在传统文化中并非绝无仅有,唐代韩翠苹“御沟流红叶”的故事与此很相似。只是动因不同罢了。一个是出于一片孝心,一个是出于真挚爱情。可见,真性情能夸平常人做出非常之事。 
79、欧宝庐墓虎助祭
仁心见天心孝子动念      感德知报德山君有情
    欧宝,汉时平都人。平日事亲极尽孝养之道。父殁,执丧哀痛异常,彤销骨立,一种孺幕之真情发现于外,观者莫不叹为真孝子父既葬,宝因思亲念切,不忍顷刻离去,乃筑茅屋于墓侧,以便朝夕哭祭。有一夜,山中忽发现一虎,乡人聚众噪而逐之。虎见人多势众,明炬持械,遂惊惧逃窜。乡人极力驰追,与虎相距不远。虎觉追者将至,急思隐避,见茅屋内有灯光,竞奔入。宝此时正息神澄虑,悲思老父,耳边突听有呼喊之声,由远渐近,方疑是劫贼,正欲外出探视,忽听西边有声音,一只斑斓猛虎塞身而入,不觉大駭。徐察虎无恶意,知是被人追急来避命者。贪生畏死,人兽同情。见死不救,居心何忍?乃近虎身,取衣掩藏。顷刻间追众已至,问:“适逐一虎至此,见否?”宝答:“未见”众疑其匿藏。宝曰:“君等亦太多心,虎岂有可爱而匿藏者乎?”众乃去。宝俟人去,始出虎。虎颔首若致谢者,剪尾欢跃而去,后每月必送一鹿助祭。人以为孝心所感。
【译文】
    欧宝,汉朝平都(今陕西县)人。平时侍奉母亲非常孝顺。父亲死后,他异常悲痛,形容消瘦,人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对父亲依慕的感情还像是小时候那样表现出来,见到他的人没有不称赞他是真孝子的。安葬父亲之后,他思父心切,不忍离去,就在父亲的坟墓旁盖了一间茅屋,以便早晚哭祭。一天夜里,山中忽然发现一只老虎,相亲聚集起来鼓噪追逐。老虎见众多人手持火把器械追赶,惊慌逃窜。乡人奋力追赶,眼看就要追上了。老虎感觉到人们快追上来了,急寻避难的地方,见毛屋内有灯光,竟然挤身进屋去。欧宝这时正凝神静气,悲痛地思念父亲,忽然听到呼喊声由远而近,怀疑有劫贼,正想出去看一看,忽听西边有窸窣之声,见一只斑斓猛虎挤身进来,不觉大吃一惊。仔细察看,老虎没有恶意,这才明白是被人追得急,来这里躲避。贪生怕死,兽和人一样。怎么忍心见死不救呢?于是欧宝来到老虎身边,取一件衣服和它藏起来。不大一会儿,众人追来了,问:“刚才追赶一只老虎到这里,你见到没有?”欧宝回答说:“没有看见。”众人怀疑他把老虎藏匿起来。欧宝说:“你们也太多心了。老虎有什么可爱的,要把它藏起来?”众人这才离去。欧宝等众人离开后,才把老虎放出来。老虎向他点点头,像是感谢似的,然后摇尾欢跃而去。此后每个月都要送一只鹿过来,帮助欧宝祭亲人。人们认为这是欧宝的孝心感动了老虎。
【评说】
    成语有“养虎贻患”,意思是说纵容坏人最后反而害了自己。欧宝藏匿老虎,说假话骗过了追赶老虎的乡亲,使有“山君”之称的吃人猛兽得以逃脱,可以说是一错再错。他藏匿的老虎假如是“中山狼”之类忘恩负义的禽兽,他岂不是要成为另一个东郭先生?虽然这个故事中的老虎是只“义虎”,为报答欧宝救帝之恩,每月给他送一只鹿,但这一点报答究竟要付出多少代价,却没有人去考虑。所以,欧宝这种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
 
80、杨敬痛父泣战书
衣冠瘗忠魂黯然遗孤      悲恸读战书伤哉死父
    杨敬,明时河南归德人也。生有至性,异于常儿。父名昱,素习武事。值彼时烽火连天,干戈遍地,明廷选将征兵,从事布防。敬父以骁勇名,每战敢先,胜不争功,颇为主将所重,累功已至军官。值寇因官兵恃胜气骄,诈败以诱之。主将不知是计,尾追趋利,寇伪作奔窜之状。讵料官军正在追杀得意之时,寇忽反扑,人人敢死,锐不可当。官军狃于常胜,今猝堕寇伏,军心慌乱,四散溃走。主将虽斩之,亦不能止也。敬父身陷重围,冲突不出,人困马乏,遂殁于阵中。凶耗传至家时,母恸甚,几晕厥,良久始苏。敬方十岁,抢地呼天,哀动邻里。每思求父遗骸,返葬故土。母以寇警未息,道途多阻,儿又年幼,出外危险实多,力阻之曰:“汝父虽骨骸不返,然有汝母在堂,汝又无兄弟。汝去后,我安所倚赖?汝既有此孝心,留待日后亦不为晚。”敬听母言,忍泪而止,乃取父衣冠,招魂归葬。然未尝一刻忘其父也。既长,以家计拮据,为仰事抚育计,设家塾授徒,借束脯以资补助。教授学生,异常热心,故塾中成绩,著闻远近。但每阅战阵书,辄掷书而起,啼哭不已,非止一次也,可谓孝矣。宜乎!时人以王裒比之。
【译文】
    杨敬,明朝河南归德(今河南商丘)人。生性淳厚,与其他幼童不同。父亲杨昱,平常习武。正值战火连天,干戈遍地,朝廷选将征兵,进行布防。杨敬的父亲被征入伍,因骁勇善战而闻名,每次战斗都奋勇争先,取胜之后又不争功,主将十分看重他,累功升为军官。贼寇利用官军得胜骄傲,用诈败计诱官军深入。官军主将不知是计,尾追以求功利。贼寇故意作出狼狈逃窜的样子。谁料正当官军得意洋洋地追杀之时,贼寇忽然反扑,人人奋勇,个个争先,锐不可当。官军已经习惯了打胜仗,如今突然陷入贼寇的伏击之中,军心慌乱,四散溃逃。主将虽然斩杀逃兵,但也不能阻止杨敬的父亲身陷重围,冲不出去,人困马乏,遂战死于两军阵中。噩耗传到家中,母亲非常悲恸,昏倒过去,
很久才苏醒过来。杨敬这年才10岁,哭得呼天抢地,悲恸的哭声惊动了邻里。他常常想把父亲的骸骨回来,运回家乡安葬。母亲见贼寇未平,道路艰难,儿子又年幼,外出有很多危险,极力劝阻,说:“你的父亲虽然骸骨没有运回家乡,但还有你的母亲在家。你又没有兄弟,你若是离开了,我依靠谁呢?你既然有这个孝心,留待日后也不算晚。”杨敬听从母亲的劝告,打消了这个念头,于是就拿父亲的衣服帽子,招魂安葬。但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父亲。长大成人后,家境拮据,为了侍奉老母,他就在家教授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赚点学费补贴家用。他教授学生,非常热心,在他的私塾中学习的人成绩都很好,远近闻名。但是,每当读到有关打仗的书,他就把书扔掉,哭泣不止,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可以说够孝顺的了。当时的人把他和西晋的王裒相比,是很合适的。
【评说】
    杨敬因父亲战死,尸骨无归,所以对战争特别反感,每当读到有关打仗的书,就禁不住想起父亲,悲从中来,把书扔掉。这和西晋王裒不教学生读《诗经·蓼我》篇一样,都是触景伤情。人们把他和王裒相提并论,是有道理的。人们常说触景生情,但有时也会触景伤情。这样的事不仅会发生在所谓的孝子身上,所有性情中人,都可能遇到类似的情况。
 
81、孟宗哭竹冬生笋
励志鸡窗先生知大器      封还鱼鲊贤母肃官箴
    孟宗,字恭武,三国时吴江夏人也。幼从南阳李肃授读。其母为作大被褥。人不解其用意,问故。母曰:“儿年幼学疏,宜借他山攻错,以为进德之基。吾闻游学士子,多贫家子弟。我制此大被褥,意欲使广交良友,声应气求,以资进学之助耳。”人称其贤。宗读书刻苦自励,日夜不懈。肃其奇之,叹曰:“孺子大器也!日后前程不可限量。”性互孝。母尝因病思食竹笋。时值严冬.非生笋之时,甚难觅得。宗无计可施,乃往竹林,双手抱竹痛哭,且哭且祷。顷刻间,地忽裂缝,迸出鲜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痛即霍然告愈。人谓其孝心所感焉。后任吴骠骑将军朱据军吏,迁至望江监池司马。尝手结网捕鱼,作鲊以寄母。母仍寄还宗,并贻书责之曰:“汝所寄之鱼鲊,虽系汝自结网所捕而成,须知鱼亦官家物也,作鲊奉母,能免嫌疑乎?后勿复尔。官声好,我心慰矣。”宗阅书泣下,曰:“母示我矣,敢不自勉?”及为吴令,每得及时果饵,必以寄母,不敢先食也。在任勤政爱民,循声大著。后果迁官至司空。
【译文】
    盂宗,字恭武,三国吴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小时候跟随南阳李肃读书。母亲为他做了一个大被褥。人们不知道用意,问是什么缘故。母亲说:“我儿年幼学疏,应该多向别人学习,以此作为进步的基础。我做这个大被褥,是想让他广交朋友,朋友之间相互学习,以期对他的学习有所帮助。”人们称赞其母贤惠。孟宗读书刻苦用功,日夜不懈。李肃认为他不是一般人物,感叹道:“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日后前程不可限量!”孟宗生性十分孝顺。母亲曾经因病想吃竹笋。当时正值严冬季节,不是竹笋生长的时候,很难到。孟宗无计可施,就来到竹林中,双手抱竹痛哭,一边哭一边祈祷。忽然,地上裂出一条缝,迸出几棵鲜嫩的竹笋。孟宗采下来拿回家,作羹给母亲吃,母亲的病立刻痊愈了。人们都说孟宗的孝心感动了上天。后来,孟宗任吴国骠骑将军朱据的军吏,升任望江监池司马。孟宗亲自结网捕鱼,做成鱼脯寄给母亲。母亲把鱼脯寄还给孟宗,并附一封信,责备孟宗说:“你寄来的鱼脯虽然是自己结网捕鱼制成的,但是你要知道,那些鱼还是官家的,制作成鱼脯给母亲,能够免除嫌疑吗?以后不要再这样了。你做官能有个好名声,对我就是安慰了。”孟宗读了母亲的信,泪如雨下,说:“母亲已经告诉我怎么做了,我能不勤勉努力吗?”他做吴县令的时候,每次得到时令水果,就一定要寄给母亲,自己不敢先尝一尝。在任的时候,他勤政爱民,美名远扬。他做官一直升迁,直至司空。
【评说】
    “孟宗哭竹”是二十四孝故事之一。严冬时节,母亲想吃竹笋。孟宗没有办法得到竹笋,就一个人跑到竹林,抱竹子痛哭。
 
82、徐积避石尊父诲
借书隔夜还竟诬失盗      婆心兼苦口大变士风
    徐积,字仲东,宋时楚州山阳人。父早亡,事母至孝,朝夕必冠带定省。从胡瑗受学,所居一室,寒一裘,啜粟饮水。瑗见其刻苦,赠以食物,亦不受。因父名石,故终身不用石器,行路遇石当道,则迂道避之,决不足践而过。中年僻处陋巷,然对四方事无不知。尝借友人书阅看,次日即行奉还。友以其阅之速,疑其未终卷,因诈言:“书中夹有金叶,还时则无。汝当赔偿。”积明知借词,亦不与争辩,卖衣以偿。后有人揭破真相,积惟付之一笑而已。后以朝臣交章保荐,特授楚州教授。积就职后,每于升堂时,即向诸生作恳切之训话,略谓:“诸生欲为君子,而使劳己之力。如此而不为君子,固无怪其然也。至如不劳己之力,不耗己之财,诸君何乐而不为君子?更进言之,假使乡人贱之,父母恶之,如此而不为君子。犹可说也。若乡人尊之,父母欲之,诸君何苦而不为君子?”闻者皆大感动。一时楚州士风为之一变,不可谓非善诱循循之效果也。及殁,赐谥“节孝”。时论荣之。
【译文】
    徐积,字仲东,宋朝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父亲去世得早,徐积侍奉母亲十分孝顺,早晚必穿戴整齐向母亲请安。跟胡瑗读书,住在一间房子里,冬天只有一件皮衣,吃的是小米,饮的是泉水。胡瑷见他学习刻苦,赠送他一事食物,他也不接受。徐积因为父亲名石,所以终身不用石器。走路遇见右头挡路,就绕道而行,绝不脚踩石头而过。到了中年,住在一个偏僻的穷巷子里,然而对天下事却没有不知道的。他曾经向朋友借书看,第二天就把书还了。朋友见他阅读这么快,怀疑他没有读完,于是就骗他说:“我的书里夹有金叶,还的时候却没有了,你应该赔偿。”徐积明知朋友是借口,也不和他争辩,卖掉衣服偿还。后来有人把真相说出来,徐积只是一笑了之。后来,朝巾大臣争相上书保荐,朝廷特意授予他为楚州教授。徐积到任后,每次在开始讲学的时候,就向各位生员恳切训话,大致意思是:“诸君想要做君子,而让你们自己卖力去争取,这样的话,不做君子固然没什么可奇怪的。如果不让你们卖力气,不耗费你们的钱财,诸君做君子,何乐而不为呢?再进一步说,假如乡亲轻视你们,父母讨厌你们,这样的话,不做君子还有话可说。如果乡亲尊重你们,父亲寄希望于你们,诸君何苦而不做君子呢?”学生听了,都很受感动。楚州的土风因此为之一变,这不能不说是徐积循循善诱教导的结果。徐积死后,朝廷赐其谥号“节孝”。时人认为这是很光荣的事。
【评说】
    徐积因父亲名字中有“石”字,就终身不用石器,连走路也要绕着石头走,不肯用脚踩石头。这虽是为尊亲讳,却也让人觉得有些迂腐。唐朝著名诗人李贺因避父亲李晋肃讳(“晋”与进士之“进”同音),终身不得应进士第,是古代的避讳制度造成的。而徐积因父亲名石而避讳石头,不用石器,不走石路,把避讳无限延伸,就显得过于迂腐了。假如他生活在深山之中,岂不是要终身脚不沾地了?古人把这作为孝行来看,也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
 
83、康孝女乳弟延嗣
掌珠怜独秀楣耀婿多      心香祷于天诚通帝座
    康孝女,明时济源人也。少娴姆训,明慧孝淑,父母甚爱之。父名友贤,年已衰老,所生只女一人,并无子嗣。及女已长,父母以女贤而孝,思得一如意快婿入赘,俾女不至远离,籍慰晚景。经过多少选择,皆无合格者。最后乃得王珏,少年英俊,才气不凡。父喜甚,语母曰:“此可以婿吾女矣!”遂赘于家。夫妇感情甚挚。珏事岳父母,亦颇尽子婿礼。女见父老无子,母年亦老,宗室堪忧,向母婉劝为父纳妾。母感女言,乃出重金买得一小家碧玉,作翁侧室,果生一子。而其母苦乏乳。此时女亦生一女,见其小弟弟无乳,遂弃己女不顾,以乳哺其弟。母及妾皆劝之。女曰:“我父老矣,久苦膝下无儿。幸皇天见怜,赐我父此子。如因绝乳而殇,后将奈何?我夫妻正年少,女即殇,尚可再生;弟若亡,恐难再得也。”母及妾亦感动泣下。母一日暴病,势甚危笃,又勾起旧日宿醉。众医束手,皆谓不治,嘱家人预备后事。女心忧甚,闻人言尝病人粪甜苦,可知病之是否危险。女于是每日辄候母大便后,取粪尝之,味甜而滑,知病将不起,乃叩天拜斗,请愈母疾,母果痊愈。及王珏以疾殁。誓守柏舟节,不再适二姓。时人称之。孝道文化
【译文】
    康孝女,明朝济源(今河南济源市)人。自幼就懂得女子做人的道理,聪明贤淑,父母十分喜爱她。父亲名康友贤,已年老体衰,只生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康孝女长大后,父母因为女儿贤惠孝顺,想一个中意女婿入赘宋家门,希望女儿不要远离,晚年有个安慰。反复挑选,却没有一个中意的。最后选中了王珏,少年英俊,才气不凡。父亲很高兴,对母亲亲说:“这个年轻后生可以女儿的夫婿!”于是就把王珏招赘进家。小夫妇感情很真挚,王珏侍奉岳父、岳母尽到了做女婿的礼数。康孝女见父亲老而无子,母亲年纪也大了,康家没有人继承香火,十分忧虑,委婉地劝母亲为父亲纳妾。母亲被女儿的话感动,出重金买一小户人家的女儿,给丈夫作侧室,后来果然生了一个儿子。但是,新生儿的母亲却没有奶水。这时,康孝女也生了一个女儿。她见小弟弟没有奶水吃,就丢下自己的女儿不顾,来哺育弟弟。母亲和父亲的小妾都劝她,她说:“我父亲老了,很久以来为膝下无儿所苦恼。如今老天怜爱,赐给父亲这个儿子。如果因为没有奶水而夭折,今后该怎么办?我们夫妻正当青春年少,女儿即使夭折了,还可以再生;弟弟若是夭折了,恐怕就难以再有了。”母亲和父亲的小妾都感动得落下泪来。一天,母亲忽然生病,病情十分严重,又引发旧疾。医生看了都说没法治了,嘱咐家人准备后事。康孝女十分忧愁,听人说尝病人的粪便是甜是苦,可以判断病情是否危险,于是就每天等母亲大便后,取母亲的大便来尝,味道甜而滑,知道母亲的病无法治愈。康孝女于是叩求苍天,祭拜北斗,请求治好母亲的病。母亲的病果然好了。等王珏因病去世,康孝女坚守贞节,不再另嫁他人。当时的人对她称赞有加。
【评说】
    中医有尝粪便甜苦可以知病情轻重之说。但这也未可一概而论。病人粪便的味道固然与消化道的功能机理有关,但也与病人的饮食有关。康孝女救母心切,尝母粪便,孝心可嘉。但如果是消化道传染性疾病,如和急性痢疾之类,不仅救不了母亲,恐怕还要搭上自己的性命。至于说母亲的病因她的孝行感动上天而矮痊愈。同样也是故事讲说者出于教化的目的而加上的“光明的尾巴”。
 
84、崔孝芬奉婶如母
叔婶亦吾亲毕恭毕敬      娣姒知相爱同气同心
    崔孝芬,字恭梓,南北朝直隶博陵安平人也。平日侍奉叔父婶母与父母无异,旦夕率领弟孝讳等往问安,每出入必禀告。及叔父去世,孝芬事叔母依然如故。家事不问大小,必听命而后行。兄弟每当出行时,有所获得之物,则尺寸以上皆奉之叔母,以为四时分给之用。其叔母慈,视孝芬兄弟亦不啻亲生,即视子妇辈亦无彼此厚薄之分。以故大小二十余年毫无闲言。孝芬弟讳奉其兄极尽恭顺之礼,凡于坐食进退之际,孝芬如不发言,则不敢先发。鸡鸣即起,肃衣整冠,赴兄嫂处启候,承望颜。一钱尺帛之微,皆不归入私房,必俟吉凶有需,然后聚对分给。至于其妯娌间相亲相爱之情,较亲姊妹犹有过之,衣履互著,有无互助,家庭之内熙熙然,怡怡然,纯属一团祥和气象。故当时博陵崔氏推为望族,言处家模范者必首孝芬兄弟,足见孝弟天性。人虽凶顽,亦知敬孝子悌弟;世虽浇薄,未必尽铁石心肠。为家长者能以身作则,无有不相感而化者,盖人之性本善也。先辈赞孝芬兄弟诗云:“诸父从来与父伦,须知叔母亦吾亲。”旨哉言乎!
【译文】
    崔孝芬,字恭梓,北魏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平时侍奉叔父婶母和侍奉父母一样,每天早晚率领弟弟孝讳等人前往请安,每次进出都要禀告。叔父去世后,孝芬侍奉婶母依然如故。家中的事情不论大小,一定要先得到允许而后才做。兄弟每次外出,得到的物品不论大小都要奉献给叔母,以为四季之用。婶母慈祥,把孝芬兄弟当亲生儿子来对待,对他们的妻子也不分彼此厚薄。因此,一家大小20多年没有一点闲言。孝芬的弟弟孝讳对兄长十分恭顺,凡是侍坐、饮食、进退的时候,孝芬如不说话,他就不敢先说。孝讳经常是鸡叫时就起床,穿戴整齐,到兄长和嫂嫂的住处清安。一文钱一尺布这样微小的东两,都不会归到自己名下,一定要等有喜事或是丧事需要时,拿出来均分。妯娌之间也是相亲相爱比亲妹还要亲,衣服鞋子不分彼此,有无互通,整个家庭欢欢乐乐,一团和气,一派欢乐祥和气象。所以,当时博陵崔氏成为推的望族,说到治家处事的模范一定要先说崔孝芬兄弟俩,因为从他们身上足以体现出孝悌的天性。人即使凶狠顽固,但也知道尊敬孝悌之人;虽然世念炎凉,但人们也未必都是铁石心肠。身为家长而能够以身作则,就没有不能感化的人,因为人的本件都是善良的。前人有诗赞扬孝芬兄弟:“诸父从来与父伦,须知叔母亦吾亲。”这话说得真好啊!
【评说】
    许多人都知道,孝顺父母是应尽的义务,因而对父母可以百般孝顺。但能够把对父母的孝顺之心推而广之延及亲族的人,却不是很多。崔孝芬兄弟能以侍奉父母之心孝敬叔叔和婶母,重视亲情天伦,极尽孝敬之道。从这个意义上说,崔孝芬孝敬叔母的故事,对今天的许多人还是有教育意义的。
 
85、顾恺拜跪读父书
同心遇同调中郎让名      寡笑并寡言仲谋推重
    顾恺,三国时吴人也。平日事父甚谨。父名雍,字元叹。蔡伯喈避难至吴,雍从学琴法。伯喈惊其颖悟,每曰:“今以我名赠汝。”故雍与伯喈齐名。孙权领会稽太守,不到郡,以雍为丞,行太守事。累迁尚书令,后为丞相,封醴陵侯。为人天性不饮酒,寡言笑。每值宴会时,合座不敢任情放肆。权尝言:“顾公在坐,使人不乐。”其见惮如此。有二子,长邵,次即恺也。邵字孝则,少与舅氏陆绩同以文望交称。权妻以兄女,出为豫章太守,郡大治。后卒于任所。凶讣至时,雍方与僚属围棋,接信时神不变,暗以爪掐掌,血流沾褥。局终客散,叹曰:“己无延陵之高,岂可有丧明之责?”恺游学在外,父尝寄书规劝,勉以修身砺行,勤学上达。恺每于接到父书时,必先洒扫秽污,整肃衣冠,然后摆设几案于中庭,捧父书其上,务使平而且正,无丝毫邪歪之势,方肃身下拜。起立后,就案上取书在手,复返身跪于几案前,凝神屏息,徐徐读之,如在父前听训时态度。人有见而怪问之者。答曰:“道阻且长,不得见吾父之面。今见来书,如接謦咳,敢不敬乎?”人叹其孝思之笃。
【译文】
    顾恺,三国时期吴国人。平时侍奉父亲很恭谨。父名雍,字元叹。蔡伯喈逃到吴地避难时,顾雍跟他学习琴技。蔡伯喈惊叹他有很高的悟性,常对他说:“如今把我的名字赠给你吧。”因此顾雍和蔡邕的名同音。孙权兼任会稽太守,没有到郡中上任,而是任命顾雍为郡,代行太守职责。顾雍后来升任尚书令,官至相,封醴陵侯。顾雍生性不饮酒,少言笑。每逢宴会的时候,在座的人都人不敢任情放肆。孙仪曾经说:“顾公在座,让人乐不起来。”人们对他忌惮成这个样子!顺雍有两个儿子,长子顾邵子,次子顾恺。邵字孝则,少年时就与舅舅陆绩同以文名为人们所称赞,孙权把兄长的女儿嫁给他为妻。顾邵出任豫章太守,政绩卓著,后来死在任上。凶信传来时,顾雍正与僚属下围棋,接到凶信,他神不变,暗暗地用指甲掐手掌,血流不止,把座垫都沾湿了。棋局结束客人散后,他感叹道:“我没有延陵季子(季札)那样的高操,怎么能够担得起丧子这样的痛苦呢?”顾恺游学在外,父亲曾经寄信规劝他,勉励他修身养性,砥砺意志,勤奋上进。顾恺每次接到父亲的来信时,一定要先洒扫庭院,穿戴整齐,然后在院子中摆设桌案,双手捧父亲来信放在书桌上,在书桌上摆放端正。没有一丝一毫歪斜,这时才躬身下拜,起身之后,从书桌上取过书信,然后又返身跪在书桌前,凝神静气,慢慢地阅读,其态度就像是父亲在面前对他训话那样。有的人感到奇怿,问他为何如此。顾恺回答说:“回家之路遥远而艰难,我不能亲见父亲之面。如今见到来信,就像听见了父亲的咳嗽一样,敢不恭敬吗?”人们都称赞他的孝敬之心真诚实在。
【评说】
    过去人们写信常用“见信如面”来表达见到信就像是见到人一样的意思。但这只是一句客气的套话,很少有人真正能够做到见信像见来信者之面那样恭敬。顾恺是一个例外。他对父亲的来信是那样恭敬,是因为他心中存有对父亲的孝敬之情,所以才能够见到父亲的来信就像是见到父亲之面那样,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86、魏木兰代父戍边
负羽从军弱女子矫露头角    解甲归田大将军幻作裙钗
    魏木兰,西汉时毫州人也。汉文帝尝屯兵于完,以防匈奴。兰因随父孤来完,遂为完人,年二十。父本小校,调防令下,父适以病不能从军。官方催促甚迫,兰请于父,易装顶名以行,戎边十二年,无有知者为女子者。有功不受赏,但求归见父母,并赋戎边诗以自明。人称孝女。其诗曰:“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即备鞍马,从军替爷征。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头山。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胡骑声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乔装代征,抗敌报国,且能日久不露相,洵奇女子矣!
【译文】
    魏木兰,西汉时毫州人。汉文帝为防范匈奴入侵,曾驻兵于完县,木兰之父乃军中一校卫。木兰二十岁那年,军文传来,命木兰之父前去戍守边城。恰逢父亲重病在身,官方又催促甚紧。身为独女的木兰不忍父亲带病从军,便请求假扮男装替父从军,父亲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从此驻守边关,抵御外侵,英勇无畏,屡建战功,十二年中竟无人发觉她身为女子,木兰虽身在边关,却心挂双亲。终有一日,汉军班师回朝,天子犒赏三军,木兰被封为尚书郎。木兰无心做官,请求天子应允其千里还乡侍奉年迈双亲。天子感其孝心,不予勉强。木兰归心似箭,快马加鞭日夜兼程,终归故里,乡亲邻里无不欢喜相迎。木兰脱去战袍,换上昔日之红妆,重返女儿身。有军中弟兄路过前来拜访,知其真相个个惊诧不已。魏木兰乔装代征,抗敌报国,十二年方露真身,真可称为天下奇女子也。
【评说】
    木兰替父从军,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木兰的籍贯、姓氏、年龄及从军的理由,都与南北朝时期的民歌《木兰辞》有出入。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木兰代父从军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而且被视为大孝之举,这或许更接近木兰从军故事的真相。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节录的木兰《戎边诗》,与《木兰辞》有一些出入,很可能是著者凭记忆抄录的。
87、曹王皋鱼笏慰母
垂鱼拥笏当厄偏能慰母心      善任知人立功终破反间计
    曹王皋,字子兰,唐之宗室也。性至孝,事母能曲意承欢。为衡州刺史时,治绩卓著,人民爱戴。湖南观察使辛京杲忌王之能,诬以阴私事,陷以法,奏贬潮州待罪,皋念母春秋已高,如果知此事,必惊扰成疾。因密饬家人勿令太妃知。故当初被诬讦就质期间,出则囚服待讯,衣同罪犯,而入则拥笏垂鱼,仍不失其刺史威仪。既贬于潮,犹以迁秩诡词告母,并假作喜悦神,母信以为实,亦为欣慰,不知其贬也。杨炎在未入相前,即知皋之无罪,系受人陷害,每思援手,苦于无力。及为相,复迁皋为衡州剌史。回任时,百姓扶老携幼,遮道欢呼曰:“还我使君!”皋既抵州治,始长跪母前,声明前此被诬坐贬经过,并请领欺诈之罪,母方惊语。时人叹皋之贤且孝也。嗣唐廷以皋为江西节度使。至洪州时召集将佐,简阅其才,得牙将伊慎、王锷,立拜为大将。延许孟容入幕府,襄赞一切。叛镇李希烈闻皋重用伊慎,甚怒,因慎素为希烈所重,欲引为己用,慎不从而归皋。希烈恐不利于已,乃用反间计陷之。诏令军中斩慎。值入寇,皋使慎击贼自赎,果破贼立功,始得免罪,可谓知人。朱泚作乱,藩镇多不奉命,惟皋独贡献不绝。
【译文】
    曹王李皋,字子兰,唐代皇族宗室,生性十分孝顺,侍奉母亲能够尽心竭力讨母亲的欢心。他任衡州刺史时,政绩卓著,深得百姓爱戴。湖南观察使辛京杲妒忌他的才能,诬陷他图谋不轨,触犯刑法,奏请朝廷贬至潮州听候发落。李皋知道母亲年事已高,担心她知道这件事后,必定会受到惊扰而生病,于是暗中吩咐家人不要让老夫人知道此事。所以,在刚被诬陷接受审讯的时候,他出门就穿上囚服等待审讯,衣服和罪犯一样。回家时就手持朝笏,身着朝服,仍旧不失其刺史的威仪。到了贬往潮州的时候,他还用官职升迁来骗母亲,并装出很高兴的样子。母亲信以为真,也为他高兴,而不知道儿子被贬的事。杨炎在做宰相之前,就知道李皋无罪,是被人诬陷了,常常想帮助他,可是却苦无办法。等到他做了宰相,重新任命李皋为衡州刺史。李皋回衡州赴任时,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迎,高呼道:“还我刺史!”李皋到达衡州衙门之后,见到母亲,长跪在母亲面前,说明这次被诬陷遭贬潮州的经过,并请母亲治他欺诈之罪。母亲这时才忽然明白。当时人都赞叹李皋贤明孝顺。朝廷任命孪皋为江西节度使。李皋赴任途经洪州时,召集将领,看一看他们的才能,得到牙将伊慎和王锷两个人才,立即升任二人为大将。他又聘请许盂容为幕僚,帮助他处理一切事务。叛军李希烈听说李皋用伊慎为大将,十分愤怒。因为他平时很看重伊慎的才能,想为己所用,伊慎不从,现在却归了李皋。李希烈担心伊慎的存在对自己不利,就用反间计陷害伊慎。朝廷下诏将伊慎斩首。正巧作乱,李皋就派伊慎剿灭贼寇,以此来证明自己无罪。伊慎果然破贼立功,这样才免除了罪名。李皋可以说是知人善任啊!朱眦发动叛乱,潘镇多补应朝廷征召,只有李皋不停地向朝廷输送兵员和军粮。
【评说】
    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不仅仅表现在衣食之需等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满足,更为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需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子女有时出于孝敬之心而不得不对父母说假话,不仅是可以厚谅的,而且是应该肯定的。李皋为了不让母亲替他担心,害怕自己遭受诬陷的不幸会令老母亲伤心,所以千方百计瞒着母亲。
 
88、王祥卧冰求鲤鱼
兄孝弟悌家庭融太和    源远流长功名系江左
  王祥,字休微,晋时山东临沂人,继母朱不慈,于父前数短祥,父逐恶之。母尝欲食生鱼,时值天寒冰冻,不可得。祥解衣卧冰上,冰忽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母又思黄雀炙,突来黄雀数十,逐捕得作羹奉母。有丹柰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即抱树痛哭。风雨稍息,异母弟览甚爱其兄。数岁时,母虐使祥,览辄与兄惧。及长,各娶妻,母虐使祥妻,览即与嫂俱。母见其如此,亦为中止。一日,置鸩酒中饮祥,览急夺而自饮,母惧,急取而泼之地,由是憎祥之念渐改。及母卒,祥哀毁尽礼。徐州刺史吕虔重祥名,聘为别驾。时有谣日:“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前为魏太尉,后为晋太保,年八十五。卒之日,门无杂吊之宾。族孙戎叹曰:“太保可谓清远矣。”览字元通,名亚于祥。吕虔有佩刀,某良工尝谓必登三公者,方可佩此刀,否则有祸。虔素器重祥,因举以赠。祥殁时,以刀授览曰:“汝后必兴,足称此刀。”其后,王氏果绵延于江左,称望族焉。
【译文】
  王祥,字休微,西晋山东临沂人。继母朱氏不是慈祥之人,多次在丈夫面前说王祥的不是。父亲于是开始讨厌他。继母曾经想吃鲜鱼,当时正值天寒地冻,没地方捕鱼。王祥就脱下衣服躺在冰上,冰很快就化了,有两条鲤鱼从冰洞跃出,王祥把它拿回家给继母吃。继母想吃烤黄雀,突然飞来几十只黄雀,王祥于是就捕屿黄雀做羹汤给继母吃。他家有一棵沙果树,结果实的时候,继母让他去看果树。每遇刮风下雨,王样就抱着树痛哭,风雨因此减弱一些,异母弟弟王览十分喜爱这个兄长,几岁的时候,见母亲虐待王样,就要与兄长一起受罚。长大后,兄弟二人各自娶妻。继母虐待王祥的妻于,王览就与嫂于一起受罚。母亲见此情形,稍稍收敛一些,一天,朱氏在酒中下了毒,让王祥喝下去,王览急忙夺过米,准备自己喝下去。母亲害怕了,急忙把酒泼到地上,厌恶王祥的念头慢慢就消失了。等继母去世时,王祥悲伤过度,完全按照礼仪的要求去做。徐州刺史吕虔看重王祥的名声,聘请他为徐州别架。当时有谣谚说:“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三国魏时,王祥官至太尉,西晋时官至太保,活了85岁。他去世那天,没有族外吊唁的客人。他的族孙王戎感慨道:“太保可以说是清静有远识啊!”王览,字元通,名声在王祥之下。吕虔有一把佩刀,某位精通剑器的人曾经说过,一定是位居三公的人,才能佩带这把刀,否则就会有祸害。吕虔平时很看重王祥,于是就把这刀赠给了他。王祥临去世时,将这把刀交给了王览,说:“你的后代一定能够兴旺,足以和这把刀相称。”后来,王氏果然在江东绵延不衰.被称为江南的望族。
【评说】
    王祥是有名的幸子.继母百般虐待他。他却毫无怨言,为她卧冰求鱼,张网捕雀,想方设法满足继母的口腹之欲。继母去世后,他按照扎仪规范去做,因过分悲伤而损伤了身体。王祥之孝,固然出于孝敬父母之心,但他的忍耐力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他能够在魏晋两代位居高官,且能得以善终,与这种品格不无关系。
 
89、老莱子舞彩娱亲
椿萱无恙晚景娱天真      名利不贪偕隐得佳偶
  老莱子,周朝郢人也。性至孝,事父母先意承志,饮食极其甘旨,每日加意承欢,终年未尝远离膝下。年至七十,其父母尚健在,而莱子亦终年不称老。尝衣斑斓之衣,摹仿童稚顽弄情状,跳舞于父母之侧,以娱亲心,二老皆相视而笑。一日,因取水上堂,诈作跌倒,卧地不起,又故意作小儿啼哭声,及种种娇态,欲父母破颜一笑。其父母果然大乐,并执杖蹒跚趋步至前,扶掖而起。又尝手持一雏雀,在父母前百般调逗,作出一种顽童嬉戏态度,借以博二老欢心。如此举动纯系一片孺幕天真,不得以有意造作讥之。孟子云:“大孝终身慕父母。”故舜至五十,依然孺子形态,不当因己老而遂缺奉养孝事之诚。史称莱子妻亦极贤明。楚王慕莱子名,特造庐往访,备述渴慕诚意,恳其辅政,愿举国以听。莱子力辞,不获,乃诺之。其妻从田间归,莱子具以告。妻曰:“吾闻:可荣而提拔者,可随而斧钺;可任以宠幸者,可随而鞭笞。我不能受人之制,见日后之辱也。”投其家具于地,愤欲去。莱子听妻言,遂相偕去楚,择地而隐,终身不仕。
【译文】
    老莱子,春秋时期郢(今湖北江陵县东南)人。生性十分孝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把最好的饮食奉献给父母,每天都有意识地讨父母欢心,长年没有离开过父母。他七十岁的时候,父母还都健在,而他自己从来不说自己老了。他曾经穿上花衣服,模仿小儿玩耍的样子,在父母面前跳舞,用这种方法让父母高兴,父母果然相视而笑。一天,他取水到厅堂,假装跌倒,躺在地上不起来,又故意学小儿啼哭,做出种种撒娇的姿态,想让父母高兴一下。父母果然十分高兴,拄着手杖步腔蹒跚地走到他跟前,搀住胳膊把他扶起来。他还曾经手捧一只雏雀,在父母面前百般地逗弄,做出小儿嬉戏时天真的样子,借此博二老欢心。像这样一些举动完全是出于幼儿仰慕父母的一片天真之情,不能因为故作姿态而讽刺他。盂子说:“最大的孝是终身仰慕父母。”所以,舜50岁的时候,在父母面前依然是一副幼儿的样子,不因为自己年纪老了而缺少侍奉孝顺父母的诚意。史书记载,老莱子的妻子也十分贤明。楚王敬慕莱子之名,特意到他家中拜访,详细陈述渴慕其德行的诚意,恳请他出山辅佐朝政,并愿意把全国大小事务交给他管理。老莱子坚决拒绝,没有获得楚王的允许,只好答应下来。他的妻子从田间回来,老菜子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诉她。妻子说:“我听人说,能够让你荣耀而提拔你的人,也可以随时把斧钺架在你的脖子上;能够信任你而宠幸你的人,也能够随意鞭笞你。我不能受制于人,日后受到这样的羞辱。”扔下工具,愤怒地要离老莱子而去。老莱子听从妻子的劝说,于是就一起离开了楚国,个地方隐居起来,终身没有出来做官。
【评说】
    老菜子虽然已是70岁的高龄,但他在父母面前仍保持赤子的天真,一直把自己当成小孩子,时时撒娇嬉戏,做小儿态度。这并不是做作,而是出于子女对父母的仰慕之情。像这样的老小孩,如果没有“大孝终身慕父母”这样的真诚,难保不会招来老小孩、老顽童、老不正经之类的讥讽。
90、孙钟孝行鹤点穴
诚心感羽仙佳城卜吉      药薪置道途听人携取
    孙钟,后汉浙江富春人。性至孝,以种瓜为生计。一日,有三道人来.仙风道貌,望之岸然。钟心异之,殷勤款待。三人感其诚,临行时语钟曰:“贫道云游,路经此地,渥承优待,愧无以报。闻太夫人柩尚未殡,请点一吉穴,增君家门户光,借尽微劳。”孙乃随三人下山,而三人迟迟其行,钟反越在前面。三人连嘱咐百步以内匆回头。,钟不解其惠。行未六十步,忽闻后面有劈啪之声,不禁回首一看,只见有三只白鹤飞鸣而去。钟心大异之,遂葬其母于此。后生坚,以讨黄巾功拜长沙太守,卦乌程亭候。坚生策、权。策年十岁余,已结交知名,与周瑜意气相投,订昆弟盟,升堂拜母。性好文史,擒太史慈,亲释缚,执其手曰:“宁识神亭时耶?闻卿义烈素著,乃最下智士,但所托未得其人。孤是卿知己,匆忧不如意也。”权**后,作石头城,从治秣陵,改名建业。操进军濡须口时,见权军威整齐,叹日:“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及操子丕攻权至广陵,吴人拒守,自石头至江东,舳舻相接数百里。丕见波浪连天,舟行不易,叹日:“嗟呼,此天所以限南北也!”遂退兵还。权保护江东称帝,号黄武、黄龙、赤乌、太元,凡二十三年。
【译文】
    孙钟,东汉浙江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性非常孝顺,以钟瓜维持生计。一天,有三个道人来,仙风道骨,器宇伟岸。孙钟觉得他们与众不同,殷勤款待。三人感谢孙钟的真诚招待,临行时说:“贫道云游,路经此地,承蒙盛情款待,没什么可以报答的。听说太夫人还未殡葬,就选择一个好墓地,为您家增光,已尽微薄之力。”孙钟随三人下山,三个人却是慢腾腾的,孙钟反而走在了他们前面。三人接连嘱咐他,百步之内不要回头看。孙钟不明白他们的意思,向前走不到六十步,忽然听到身后有噼噼啪啪的声音,禁不住回头看,只见三只白鹤叫着飞出去。孙钟十分惊异,就把目前安葬在白鹤飞升的地方。后来,孙钟有了儿子孙坚。孙坚因讨伐黄巾军有功,升任长沙太守,封为乌程亭侯。孙坚生孙策、孙权。孙策十多岁就和当时知名人物交往,与周瑜意气相投,结为兄弟,到堂上拜见老母亲。孙策爱好文史,生擒太史慈,亲自为他们解下绳索,拉着他的手说:“还记得当年神亭之事吗?”我听说您一向以仁义刚烈著名,是天下有名的谋士,只是您没有到合适的主人,我是您的知己,不要忧虑有什么不如意之事。”孙权即位后,修筑石头城,把治所改名为建业。曹操见孙权军威严正,感叹道:“生子就应该为顺仲谋这样的。像刘景升的儿子,只是猪狗罢了!曹操之子曹丕进攻孙权,来到广陵,吴人坚守长江,自石头城至江东,战船首尾相连,绵延数百里。曹丕见江水波浪滔天,行船不易,感叹道:”这真是上天要把中国分成南北啊!”于是就退兵了。孙权拒守江东称帝,年号黄武、黄龙、赤乌、太元,总计31年。
【评说】
    如果说这个仙鹤指点墓地的故事与孝道有关的话,那是因为它涉及传统孝道的另一重要内容——殡葬。受“本骸得气,遗体受荫”观念的影响,许多人都希望选择一块风水宝地安葬亲人,借此得到亲人亡灵的护佑。和生时奉养相比,死后安葬选择风水宝地,具有更为浓厚的祈求父母魂灵赐福的彩。如果说这也是出于孝道,倒不如说是子女对父母最后的索取更台适。所以,把这类故事归入孝道,倒是有点不伦不类。
 
91、鲍永出妇因叱狗
敬以事亲出妻原本孝德    志弗忘汉为国更矢忠贞
    鲍永,字君长,汉时上党屯留人也。父名宣,为县令时,即不畏强御,锄莠扶良,人称强项令。继迁谏议大夫,旋擢司隶校尉。值丞相孔光行园陵,官属以令驰骋道中,宣出逢之,使吏捕治,并责辱丞相。御史中丞逮宣,宣闭户不受逮。诏免职下狱。太学生举幡集合千人,上书营救,无效。初,宣以妻亡续娶。永待后母极尽孝道,与生母无异。一日,妻于后母面前呵叱逐狗,永见之,责妻曰:“礼无不敬。宾客之前尚不叱狗,今汝乃在母前叱狗,不敬孰甚。可见汝心中并无尊长在也。汝既轻视我母,即非我妻矣!”竟出之。妻泣谢罪,求自新,永卒不听。人谓有曾子蒸藜不熟出妻之谴风。更始中,永将兵驻河内。及光武至修武,使人持节召永。永闻传言更始随赤眉在河北,因拘执使者,继探悉更始已亡,乃为发丧,释出光武使者,封上印绶,散遣部众,幅巾诣河内降。光武延见,问曰:“卿部下将士安在?”永叩首曰:“臣事更始不能全终,心甚抱愧。因部众皆希图富贵之辈,恐生他变,故散遣之。”光武笑曰:“卿可谓能见其大矣!”以随军有功,官至尚书仆射,封中阳侯。
【译文】
  鲍永,字君长,东汉上党屯留(今山西屯留)人。父亲名鲍宣,任县令的时候,就不畏惧强权,除邪扶正,人称“强项令”。继而升任谏议大夫,很快又提拔为司隶校尉。丞相孔光从皇帝陵墓前经过,其属官因传达命令而骑马在墓道上奔驰,正好被鲍宣出行遇见,令部下把丞相的属官逮捕治罪,并且责备羞辱丞相不遵礼仪。御史中丞却来逮捕鲍宣,鲍宜闭门不出,不受逮捕。皇上下诏免除他的官职,把他投进狱中。太学生举着旗帜,号召一千人,书营救,没有什么作用。当初,鲍宣因妻子亡故而续娶,鲍永对待后母十分孝顺,和对待亲生母亲没什么两样。一天,他的妻子在后母面前呵斥驱逐狗,鲍永见了,责备她说:“礼没有教人不恭敬的。宾客在面前,尚且不呵斥狗,如今你竟然在母亲面前呵斥狗,太不恭敬了。可见你心中并没有尊长。你既然轻视我的母亲,就不是我的妻子了。”竟然把她休弃了。妻子哭着谢罪,请求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鲍永终于没有答应。人们说鲍永休妻有曾子因妻蒸藜藿不熟而休妻的遗风。淮阳王刘玄(年号更始)称帝时,鲍永带兵驻扎在河内(治今河南武陟)。光武帝刘秀进军至修武,派遣使者持节招降鲍永。鲍永听人传说,淮阳王随着赤眉军到了河北,于是就把刘秀的使者关押起来,接着又打听到淮阳王已经死了,就为他举行礼,把刘秀的使者放了出来,把官印和绶带都封存起来,遣散所部官兵,一副儒生打扮去投降刘秀。光武帝刘秀召见他,问:“你的部下将士在哪里?”鲍水叩头,说:“臣侍奉更始皇帝不能有始有终,心中十分惭愧。因为部下都是一些贪图富贵的人,恐怕有什么变故,所以就把他们都遣散了。”光武帝笑着说:“你真是深明大义的人啊!”后来鲍永跟随刘秀征战有功,宫至尚书仆射,封为中阳侯。
【评说】
  鲍永的孝顺有些过分,或者说有些做作。他的妻子仅仅是因为在婆婆面前呵斥驱赶家犬就被休弃,更为可笑的是,鲍永这种做法还被视为孝顺。且不说她的妻子是不是为了婆婆好而呵斥驱赶家犬,即使不是这样,持家护家难道不是她的本分吗?假如见家大在婆婆面前而不驱赶,会不会又一种罪名加之于身啊?尽管鲍永说起来振振有词,说妻子在母亲面前呵斥驱赶狗是对母亲的不敬,是看不起他的母亲,但实际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欲加之罪。他的妻子最后终于被休弃,恰恰反映出古代妇女地位低下,权益无保障。
 
92、黄家瑞割股医母
至诚惑神萱帏起沉痼    著手愈病医术显当时
    黄家瑞,字草呈,明时湖广监利人也。幼即于事亲。当年十三岁时,其母有疾,医药无效,家瑞日夜守榻哭泣。母怜其幼,诈言已愈。然家瑞见母不思饮食,且面现阴晦之状,虑非佳兆,乃于夜间虔诚祈神,求母病速愈,并以利刃割其股上肉,煎汤以进。母服之,次日病象打转,顿思饮食,面阴晦以退,数日竟愈。
    后经人见其股上伤痕,惊问之,始知割股之事,众叹为孝童,名因以著。而家瑞从此精治岐黄之术,脉理精奇,用药神妙,当时称为名医。节推刘公署其门曰“上池孺慕”,谓以孝行而工医道也。二守周公、三守毛公、节推朱公,名重一世。以是知良医每出于孝子之门,而爱亲者不可不知医也。
    至如汉史所纪樊儵者,字长鱼,事母至孝。母患疾病,众医束手无策,无药可救,无术可施。母自恐不起,告知家人预备后世,以待命终。儵见母痛苦呻吟,病势危险,昼夜服侍病榻,衣不解带,目不交睫,食不知味,虽一刻不离左右,亲为母吮唼痈疽,不惮秽浊。脓血吸出,痛苦减轻。如是数日,疼痛日消,而母亲病渐痊愈。此与家瑞之割股疗母,同一纯孝诚心也,宜得天佑矣。
 
93、吴猛代亲供蚊噬
冒死守墓侧孝心感化盗心      画水渡长江人道修成仙道
    吴猛,字世英,晋时洪州豫章人也。年八岁,事亲即以孝行称。家素贫,榻无帏帐,每值夏月,猛即在父母身侧卧。夜间蚊虻乱飞,屋中几满,然猛终不挥扇驱逐。人有怪而问之者。猛曰:“我一挥扇,蚊虻必去我而趋我父母之身。我故任其恣意饱噬,则我父母可免其扰矣。”人皆奇之。后父母相继去世,行服墓次。值蜀中贼起,猖獗异常。焚烧房屋,发掘坟墓,里舍成墟,路无人迹。猛独只身朝夕守墓侧,号恸不去。贼见之者皆感其孝,不忍犯,墓得保全。猛年四十时,遇丁义传授神方。当过豫章时,江流急迅,波浪翻滚,猛不假舟楫,以白羽扇向水一画,水忽中分,中成道路,猛遂安然而过。及猛既渡,水始复合。岸旁观者叹为神仙中人。一女名彩鸾,生有仙骨,仰体亲意,亦喜道术,从丁义女秀英研充仙玄之学。后嫁一书生文萧者,赍妇以道学切磋,极相得。萧因生计艰难,彩鸾辄每日手抄《唐韵》一部,售以度日,相处十年,夫妇各跨一虎飞腾而去。猛以事亲而悟道,彩鸾以体亲心而成仙。孝为百行之原,乃为凡之本,故圣贤仙佛必先从孝字做起。
【评说】
    吴猛之幸,说起来让人感到好笑。他不驱赶蚊虻,让其恣意叮咬,以为这样就能够免除父母被叮咬的痛苦。这种想法很天真,但出自一个八岁的儿童,又让人感到可信。儿童的思维相对而言比较简单,而且多是直线思维。所以,吴猛的想法看起来可笑,实际上却反映出一个天真无邪的儿童的真实思想。至于他守墓而哭,孝感盗贼,既体现出孝行的力量,又反映出人性的力量。
 
94、韩伯俞泣笞伤老
萱堂起罡风鸠杖乱舞      梓舍念爱日鹃啼伤春
    韩伯俞,汉时梁人。生性纯孝,能先意承志,颇得母欢心。惟母性严厉,对伯俞虽则怜爱,偶然因事触怒,则举杖便笞。伯俞辄躬身俯首受笞,不辩亦不泣。及笞毕,母怒渐解,伯俞仍复和颜悦,下气柔声,向母谢罪,母亦转怒为笑。后又怒杖伯俞,但因年高力衰,杖不着实。伯俞忽哭啼不止。母怪之,因问曰:“往时笞汝,汝辄含笑受笞,未尝生悲,今何如此之哀?岂杖重痛甚乎?”伯俞日:“否,否。往时受笞甚痛,知母精力康健,儿心欣幸爱日方永,可以常承笑。今日笞儿,毫不觉痛,足见母筋力衰迈,心中悲伤难言,情不自禁,故啼哭耳。”母闻言,掷杖于地,长叹一声,无言而罢。按孔子尝言:“孝子事亲,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盖不使吾亲负杀子之名也。”伯俞母因怒杖击,是小杖,非大杖可比,怡然敬受,所以息母之怒,平母之气,而安母之心也。曲体亲意,固应如是。至后因笞不痛,知母老而悲泣,孝思恳挚,殊可动人。
【译文】
    韩伯俞,西汉时期梁郡(今河南商丘)人。生性十分孝顺,侍奉父母能体贴入微,母亲很喜欢他。只是母亲性格严厉,对伯俞虽然疼爱,但如果偶然因某件事触怒了她,她会举起手杖就打。伯俞就弯下腰来,低头让母亲打,既不辩解,也不哭泣。等母亲打完了,母亲的怒气逐渐消解厂,伯俞仍旧像原来一样和颜悦,柔声下气地请求母亲原谅,母亲也转怒为喜。后来.母亲又发怒用手杖打伯俞,但因为年高体弱,打得不很疼。伯俞忽然哭了起来,且哭泣不止。母亲感到奇怪,问:“过去打你的时候,你就笑着让打,从来没有哭过。如今为何这么悲伤,难道是下手太重打得很疼吗?”伯俞说:“不是的。过去挨打,十分疼痛,知道母亲身体康健,儿心里庆幸母亲疼爱我的日子还很长,可以经常享受母子天伦之乐。今天母亲打我,我却一点儿也不感到疼痛,可见母亲体力衰弱,心中因此悲伤,情不自禁,所以就哭起来。”母亲听了,扔掉手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不再说什么。孔子曾经说过:“孝子侍奉双亲,若用小杖子打的时候就接受,若用大杖子打的时候就要逃跑,这是为了不让自己的亲人背负杀子的名声。”韩伯俞的母亲因发怒而杖击儿子,用的是小杖,而不是大杖,伯俞高兴地接受,是为了让母亲息怒,平母亲心中的怒气,安慰母亲的心。细致入微地体察尊亲的意思,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到了后来,因为母亲打得不疼,知道母亲老迈,因而悲泣。他的孝顺之心如此诚恳真挚,特别感动人。
【评说】
    韩伯俞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孝子。他的孝和别人不同,不是表现在如何侍奉双亲上,而是表现为对母亲年老体衰的悲痛。在他看来,母亲身体健康,手上有劲,即使打他打得很疼,但是却可以长享母子天伦之乐;而母亲体力衰弱,手杖打在身上不觉得疼,则意味着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越来越少。像他这样能够通过母亲杖笞这件事情如此深刻地体味母子之情、珍惜母子之情的人,确实显得很另类。但也正因为这样,人们才记住了他,并把他作为孝子的典范。
 
95、何子平葺屋兴悲
求仁养亲廉悼无私蓄      永锡尔类明府营殡官
  何子平,南朝宋时庐江人也。少有至性,事母以孝闻。宋文帝时,为昊郡海虞令,廉俸所入,胥以供母,不顾妻子,故妻与子常不免面有菜,衣不蔽体。人皆议其啬刻绝情,有意沽名。亲友有问之者,子平曰:“吾辈求禄,本在养亲,非为妻于饱暖计也。如厚视妻子而薄视老母,此乃人中之枭獍,吾深耻之。”闻者咸赞叹不止。及母病殁,子平解职归里守制,袁毁过礼,几至灭形。文帝末年,东土大旱,赤地千里,继以兵燹纷起,八年不得营葬。子平日夜号哭,双目赤肿,犹如初时居丧之日。每日只以来四合煮成靡粥食之,不进盐菜。其所居之屋,墙壁倾圮,不蔽风雨。子平日夕处其中,毫不为意。其兄子伯兴因屋己败,有覆压之危,请于子平。刻期招工修理。子平不许,哭而语之曰:“汝辈意固善,须知我情事未伸,是天地间一负罪之人也。居此败屋,尚为过分,岂可再加修理,以增吾罪?”怕兴乃止。蔡兴宗为会稽太守,重其孝行,礼遇极为隆崇,凡有所行,必咨而后行。询知母枢尚在浮厝,乃为之代营冢圹焉。
【译文】
  何子平,南朝宋庐江(今安徽庐江)人。生性淳朴忠厚,因孝顺母亲而闻名。宋文帝时,何子平任昊郡海虞县令,所得捧禄,全部供给母亲,不顾妻子儿女,所以妻子儿女面有菜,衣不蔽体。人们都说他吝音刻薄绝情,有意借此沽名钓誉。亲友中有人问他为何这样,他说:“我们做官得傣禄,本意是为了奉养双亲,不是为了妻子儿女的温饱。如果厚待妻子儿女而薄待老母,那就是和袅獍一样的了,我认为这是很可耻的。”人们听了这番话赞叹不已。母亲病死后,子平辞官回乡为母守丧,悲哀程度超过了礼仪规定,差一点就脱了形。文帝末年,东方大旱,赤地千里,战火四起,子平八年之中无法安葬母亲,为此日夜哭泣,双眼都哭肿了,和当初为母亲守丧时一样。每夭只用四斗米熬一点粥来吃,不吃盐和菜。他住的屋子墙壁倒塌,无法遮蔽风雨。子平每天住在里面,一点也不在意。兄长之子何伯兴见屋子已破旧不堪,有倒塌的危险,征求子平的意见,准备修理一下。子平不答应,哭泣着说:“你们的用意是好的,但是应该知道我母亲还没有安葬,我是天地间一个罪人。住在这个破屋子里,尚且过分,岂能再加修缮,增加我的罪过?”伯兴这才作罢。蔡兴宗任会稽太守,看重他的孝行,给他很高的礼遇,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先向他咨询,而后才去做。得知他母亲的灵枢尚未安葬,就营造坟墓,代何子平安葬了母亲。
【评说】
  何子平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俸禄徽薄,于是就把全部的俸禄供给母亲,根本部顾妻子儿女,以至于妻子儿女面有菜,衣不蔽体。有人以为他是沽名钓誉,事实上,他是把母亲放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位置,妻子儿女则是等而下之。何子平这样的孝子,在中国古代还是有一些的。不过,像他选样根本平顾妻子儿女.似乎也有些过分,不足为后人效法。
 
96、金日磾甘泉泣画
贤哉阏氏教子成名臣      逝矣侯受封悲易箦
  金日磾,字翁叔,汉时陕西甘州人,匈奴休屠王太子。其母阏氏,教诲两子甚有礼法。武帝久有耳闻,极为敬重。及母病殁,帝特诏命画工图其遗像于甘泉宫,并题“休屠王阏氏”字样。日殚每至甘泉,见其画,必对之哭泣不止。朝臣皆叹其孝思之挚。史栽,马何罗与江充友善,卫太子据兵变后,帝族灭充家。何罗惧,遂谋逆。日殚时为侍中,知其意,严防之。值帝幸林光宫。何罗袖刃潜入。日殚已先在,奋搏何罗,投殿下,讯实伏诛。帝益爱重之,及病亟时,日殚与霍光同受遗诏辅政,封秺侯。日磾侍帝左右,目不斜视者数十年。赐出宫女,不敢近。帝欲纳其女入宫,坚辞不肯。足证其谨慎过人矣。日磾有两子,长名常,次名建,均拜侍中之职。及常嗣侯封,佩两绶,建充驸马都尉。时人荣之。史又称武帝遗命封日碑侯爵,日磾以昭帝年幼,一切诏令皆由己及霍光主持,不受封。后于卧病昏迷之际,光乃请于昭帝,同赴其第慰问,并携带印绶前往。时日碑已病势沉重,不能起坐,乃卧受印绶焉。越日即卒,谥曰“敬”。观日碑于受命协辅幼主时,曾有“臣外国人,不如霍光,且使匈奴轻汉”之语,知其熏陶于母氏之教深也。汉武可谓识人。
【译文】
  金日磾,字翁叔,汉朝甘州(今甘肃张掖)人,匈奴休屠王太子。其母阏氏(yanzhi)主要用礼法教诲两个儿子。汉武帝对金日殚早有耳闻,非常敬重他。母亲去世后,汉武帝特意命画工把她的画像画到甘泉宫中,并题写“休屠王阏氏”。金日殚每次到甘泉宫,见到母亲的画像,就对画像哭泣不止。朝中人臣认为他对母亲的孝心很真挚。史书记载,马何罗与江充关系很好,卫太子刘据发动兵变后,汉武帝将江充灭族。何罗心中害怕,就准备谋反。金日殚当时任侍中,知道马何罗有这种意图,严加防备。汉武帝驾临林光宫,何罗袖中藏着利刃,潜入宫中。金口殚已先在宫中,与何罗奋勇搏斗,将其扔到殿下,审得实情,加以诛杀。汉武帝更加宠爱和重视他,病重的时候,金日弹和霍光一同受遗诏同辅朝政,封为秺侯。金日碑侍奉汉昭帝左右,数十年间目不斜视。昭帝把出宫之女赐给他,他不敢亲近。昭帝想纳他的女儿为妃子,他坚决拒绝。这足以证明他谨慎过人。金日殚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常,次子名建,都官拜侍中。常袭封父亲的爵位,佩带两种印绶;建任驸马都尉。当时的人都认为这是很光荣的事。史书还记载,汉武帝遗命封金日殚侯爵,金日石单因为昭帝年幼,所有的诏令都出自他和霍光之手,所以坚决不受封爵。后来卧病在床昏迷不醒的时候,霍光奏请昭帝,一起到其宅第慰问,并携带印绶前去。这时,金日殚已经病情沉重,不能起坐,就在病床上接受了印绶。第二天就病死了,谥号“敬”。金日殚受命辅佐幼主的时候,曾有“臣外国人,不如霍光,且使匈奴轻汉”这样的话,由此可知他深受母亲教诲的影响。汉武帝可以说是有识人之明。
【评说】
    金日磾是孝子,也是名臣。他对去世的母亲思念有加,一见到母亲的遗像就哭泣不止。对于汉武帝和汉昭帝,他极尽臣子之礼,得宠而不恃宠,有权而不弄权,而是小心谨慎。他虽受托孤之重,却不敢自专,并因曾是匈奴太子而格外自重,自称不如霍光。忠臣而兼孝子,孝子而兼忠臣,金日殚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97、欧阳观悲深风木
哀矜心切死里求生      冰霜节坚画地教子
  欧阳观,字仲宾,宋时庐陵人也。天性纯孝,居心仁厚。于岁时祭祀先灵之日,礼仪极敬,祭品极丰。然每当奠献时辄叹息流涕,顾妻郑氏而言日:“今日祭品虽佳美,然不如生养菽水之能承欢也!”为泗州司理时,夜间坐灯下披阅案牍,屡阅屡叹。郑氏怪问故。答日:“此死狱也,我欲求其生而苦不得,是以叹。”氏问求生之说,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两无遗憾,况求而有得乎?”言毕,回首见乳母抱公子(即欧阳修)立于后,又复叹日:“某相士断我岁星在戌,必死。此言若验,我不得见儿之成立矣!后当以我言告之。”及修四岁,其父果死。太夫人守冰孽之节,砺松筠之操,家计甚窘,亲授修读,折获画地学书。修颖悟绝人,过目成诵,文章辞赋,独步一时,乡试春官,皆列第一,遂居甲科,登仕版。仁宗尝谓:“如欧阳修,何处再得?”知贡举时,力避诡异之文,士风为之一变。历官两府,后以太师致仕。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语人曰:“古录一千卷,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与吾而六矣!”殁谥“文忠”。撰《五代史》传世。修居官时,遵父遗训,慎用死刑,遇杂犯拟死罪者,多予平反。其所作《泷冈阡表》中有“善无不报,迟速有时”。欧阳观可谓有子矣!
【译文】
  欧阳观,字仲宾,宋朝庐陵(今江两吉安)人。生性淳朴孝顺,心地仁厚。每年祭祀先人的时候,礼仪非常恭敬,祭品非常丰厚。但是,每当祭奠之时就叹息流涕,对妻子郑氏说:“今天的祭品虽好,但是没有父母在的时候用粗茶淡饭奉养他们高兴!”任泗州司理时,夜里坐在灯下阅读案卷,一边翻阅一边叹息。郑氏感到奇怪,问是为何。欧阳观回答说:“这些都是死刑案件,我想为他们求条生路,却是没有办法,所以感叹。”郑氏问其原因,欧阳观说:“为他们条活路而不到,这样的话,不论是对我还是对罪犯就都没有遗憾了,何况还有能够到生路的呢?”说罢,回头看见乳母抱着幼小的欧阳修站在身后,又感叹道:“一个相士推断我的灾星在戌年,到了这一年必死无疑。这话如果灵验,我就见不到儿子成家立业了!今后要把我的话告诉他。”欧阳修四岁的时候,父亲果然死了。母亲郑氏坚守节操,不再嫁人。家境贫困,郑氏亲自教育欧阳修读书,折芦荻秆在地上比画,教欧阳修写字。欧阳修聪明过人,过目不忘,文章辞赋当时都堪称第一,乡试和会试都是第一名,于是就以一等进士的身份进入仕途。宋仁宗曾经说过:“像欧阳修这样的人,哪里还能再得到!”欧阳修主持会试,全力摈弃怪异之文,士风因此而得到改变。他做过两任知府,后来以太师的身份退休。欧阳修自号“醉翁”,又自号“六一居士”。他对人说:“古录一千卷,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加上我就成六个一了。”死后封溢号“文忠”。撰写有《五代史》,流传于世。欧阳修做官的时候,遵照父亲的遗言,慎用死刑,遇到各种杂罪而准备判处死刑的案件,大多给予平反。他写的《泷冈阡表》中有这样的话“善无不报,迟速有时”。可以说,欧阳观有一个好儿子啊!
【评说】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在这个故事中,他的孝行主要表现在遵守父亲的遗言上。他像父亲欧阳观一样,能够用人性化的态度对待犯罪的人,对那些罪不至死而判处死刑的人,尽力为他们一条生路,为他们平反。欧阳修父子为官慎用死刑,是为国,也是为民,值得赞扬。
 
98、赵孝妇鬻儿买棺
事姑抚子茹蘖含冰      拊膺呼天返风灭火
  赵孝妇,元时湖北应城人也。夫早亡,姑老,遗孤二均幼。妇事姑甚孝,能委曲承欢。然妇常念姑年已衰老,风烛钟漏,不保朝夕,设一旦不幸,临危寿终之时,仓促间何从得棺?与其临时惶急,何如预先筹备?但此时家中并无分文积蓄,即每日食用,尚且困难,何有力量制买寿木?然此事极为重要,无论如何为难,亦须设法尽力去办。反复筹量,实无他法。因思已有两子,不如留长子继续宗祧,将次子卖给别人,用此钱备办棺木,以孝夺慈,实为万不得已之举。主意决定,便将次子卖与富家,购得板料,觅木匠造成一棺,置放家中,以备婆母临终之用。邻里皆交口称贤孝不置。一日,其南邻因不慎起火,一时烈焰飞腾,劈劈啪啪之焚爆声,人喊儿啼之嚣乱声,纷然并起。又值南风甚大,火益猛烈。孝妇匆忙中急扶姑出避于外,惟有所治之寿棺重不可移。火势此时已见逼近。妇急迫欲死,仰天大哭曰:“天乎!我为婆母卖儿得棺,今竟付之一火!早知今日,当初不如不作!”正悲痛间,风头忽转,火亦改变方向,未遭焚毁。人以为孝感所致。
【译文】
赵孝妇,元朝湖北应城人。丈夫死得早,婆母年迈,留下两个儿子都还年幼。赵孝妇侍奉婆母很孝顺,能够尽量让老人高兴。然而,赵孝妇常常想,婆母年纪老迈,风烛残年,朝不保夕,假如一旦发生不幸,临终之时,仓促问去哪里弄棺材?与其临时慌忙,不如事先预备好。但是,这时家中不仅没有分文积蓄,就足每天吃的用的,尚且很困难,哪里有能力买棺木?但这件事义非常重要,无论如何作难,也都必须想办法去做。反复思量,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于是想到了两个儿子,不如留下长子继承祖宗香火,把次子卖给富人家,得来的饯置办棺木。为尽孝而让儿子失去母亲的爱,实在是万不得已之举。拿定主意之后,就把次子卖给了富人家,用所得的钱购买木料,木匠做成一口棺材,放在家中,以备婆母临终所用。邻居都称赞她又贤惠义孝顺。一天,南边的邻居家不慎起火,一时间大火熊熊,大火燃烧的劈劈啪啪声,和大人喊小儿哭的声音交杂在一起,十分喧嚣杂乱。又赶上南风越刮越大,火势更加猛烈。赵孝妇匆忙中急忙把婆母扶到外面躲避,只有原来置办的棺材太沉重,无法移出。火势越来越猛,渐渐逼近他们家,赵孝妇急得要死,仰天大哭说:“天啊!我卖掉儿子为婆母买棺材,今天竟要付之一炬了吗?早知是今天这个样子,当初还不如不做啊!”正在悲痛欲绝之间,风忽然转向了,大火也改变了方向,棺材没有被焚毁。人们都认为这是孝心感动了上天造成的。
【评说】
赵孝妇为了给婆婆买一口送终的棺材,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选择了以孝夺慈,即为了尽孝而剥夺了儿子享受母爱的权利,把小儿子卖给了富人家。为了买一口棺材而卖掉儿子,固然可以看出其生活是多么困窘和艰难,但这种选择是否合适,却大可商榷。赵孝妇的选择虽然不像郭巨埋儿那样无情,但同样有些不近人情。尤其是其婆婆,如果知道这件事而听任媳妇去做,那就显得过分了。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只要有人在,还愁什么呢?
99、夏侯祥异禽吊孝
精诚所感瑞乌束翔      仙佛同源会心不远
  夏候祥,字叔业,南北朝粱时谯郡人也,史称其生平事父极孝,能委曲承欢。父死,庐墓,有三足雀连冀翔飞,集干墓侧,人称为孝心所感召云。按,南北朝时,人欲横流,伦常不讲,荡检逾闲,视为固然;寡廉鲜耻,称曰达人。君臣之义,若存若亡。父子之亲,不绝如缕。毕夏几同夷狄,人道将次灭绝。所以乱臣贱子如侯景、湘东王之类,接踵而起。谚云:“礼失而求诸野。”叔业之孝感金鸟,有以夫!
因忆前清光绪年间,长春县有著名孝子王梦惺者,遭号圆海,平日以做豆腐营业养母。母殁,即赴千山修道,后因不忍远离母坟,遂返长,庐基于侧,苦修三年,每日仅以生米充饥,渴饮泉水。居暮三年,见人不发一语,人争传为仙。有向其问事者,即以手在地上写字以告,口不出言。后竟盘膝枯坐,化于母坟侧。基右有一塔,于某所修。据闻近数年来,灵验颇著,悬联挂匾,香火极一时之盛。其母墓围垣破砖瓦块,皆当时孝于手自拾者,堆砌于此。并自植树数株,枝叶蔚丛,阴如伞盖,极苍古之大观。古人尝云:“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奈谓不但无不孝之忠臣,即了道悟玄,成佛作仙,亦表有不先向“孝”字上做起者也。
【译文】
  夏侯祥,字叔业,南北朝梁谯郡(今安徽毫州)人。史书说他一生对父亲非常孝顺,能尽力让父母高兴。父亲死后,他在墓旁盖了一间茅屋守孝,有三足雀联翩飞翔,聚集在墓旁,人们认为这是夏侯祥的孝行把它们招来的。南北朝时期,人们物欲横流,不讲究纲常伦理。游手好闲被视为正常之事,寡廉鲜耻被称为通达之人,君臣之间的道义名存实亡,父子之间的亲情若断若续,华夏几乎等同于夷狄,人伦道义几乎灭绝。所以,像侯景、湘东王萧绎那样的乱臣贼子接踵而起。谚语说:“礼失而求诸野。”夏侯祥孝感金鸟的事,可以作为这一说法的依据。
  由此而想起清朝光绪年间长春县著名孝子王梦惺,此人道号圆海,平常靠做豆腐卫生,养活老母。母亲去世后,他即去千山修道,后来因为不忍远离母亲的坟墓,又返回长春,在母亲的坟墓旁盖了一间房子,苦苦修炼三年,每天仅是吃生米充饥,渴了就喝泉水。守孝三年,见人不说一句话,人们都传说他已经修炼成仙。有人向他询问事情,他就用手在地上写字来回答,一个字也不说。后来竟然盘膝枯坐,在母亲的坟墓旁仙化而去。墓的右侧有一座塔,是一个姓于的人为他修建的。据说近年来,这座塔颇为灵验。塔上悬挂对联匾额,香火一时甚盛。墓周围的围墙,足用破砖烂瓦砌成的,都是当时王梦惺亲自拾来堆砌在此的。王梦惺亲手栽种的几棵树,如今已是枝叶茂盛,树阴如伞盖,极其苍古,蔚为大观。古人曾经说:“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在我看来,不但无不孝之忠臣,就是参禅悟道,成仙成佛,也没有不先从“孝”字做起的。
【评说】
    几乎与所有的孝子故事一样,夏侯祥为父守孝也出现了“孝感”现象。为夏侯祥的孝行所感动,只是在占代传说中才出现的三足雀,竟然成结队地出现在夏侯祥父亲的坟墓旁,翩翩飞翔。在纲常伦理几乎丧失殆尽的世道里,所谓的礼义,只能到尚不失淳朴之凤的山野乡村去寻了。夏侯祥和王梦惺的故事,可以作为“礼失雨求诸野”一语的注脚。
100、狄仁杰心随云飞
登山望天空思亲洒泪    荐贤谋国是斡乾转坤
狄仁杰.字怀英,唐时并州太原人也。生性至孝,有名于时,且满腹经纶,才华卓越,尤为世人所推重。史载,仁杰为并州司法参军时,其父毋均在河阳。狄仁杰思亲之念与日俱积,每以不得亲侍朝夕、仰承欢笑为恨。一日,与友人登太行山,举首见一片白云孤飞于空中语友人曰:“此白云之下,即吾父毋所居之地。”痴立怅望,泪流不止。俄顷,方黯然同友下山,足见其思亲之诚矣。同事中有郑崇质,奉使赴绝城。仁杰以郑毋老且病,不能远离膝下,即向长史蔺仁基代陈原委,并愿代郑行,以尽同官互助之谊。仁基叹为有古侠士风,乃免郑役。仁基素与司马李孝廉有仇怨,彼此见面不通言语,至此乃相语曰:“狄公如此义气,我辈宁不自愧?”遂相和好。当在朝时,武后尝问曰:“卿愿闻谮卿者姓名否?”仁杰曰:“太后如以臣为有过,臣请改之;知臣无过,臣当加勉,不愿闻谮臣者姓名。”武后叹其大度。仁杰身虽仕周,心不忘唐,每思乘机光复,重奠金瓯,荐张柬之、姚元崇、桓彦范、敬晖诸人。次第任用,满门桃李,卒能拨乱反正,恢复旧物。移孝作忠,再造唐室,与汾阳、西平媲美,可谓忠孝兼全矣。
【译文】
狄仁杰,字怀英,唐朝并州太原人,是当时有名的孝子,而且满腹经纶,才华卓绝,极受世人之推崇。据史书记载,狄仁杰担任并州司法参军之职时,父母双亲都在河阳。狄仁杰思亲之情与日俱增,常常因不能与双亲朝夕相伴而伤感叹息。一天狄仁杰与友人登太行山,抬头望见一片白云孤独地飘浮于空中,便对友人说:这片白云之下即是我父母所居之处。他痴立云下惆怅不止,以至泪流满面。直到那片浮云飘高,他才黯然与友人下山,可见他思亲之心何等诚挚。与狄仁杰共事的郑崇质奉命将赴边域任职,仁杰以郑母年老多病为由,向长史蔺仁基请求代为赴任。长史钦佩他有侠士之风,便免了郑崇质的远行之役。后来狄仁杰做了唐朝的宰相,武后称帝后,改国号为周。狄仁杰身虽仕周,心不忘唐,常与众多有识之士共商再造唐室之大业。狄仁杰忠孝两全的美名流传至今。
【评说】
狄仁杰虽然在外为官,不在父母跟前,但他心中时常想着父母,那份孝心令人感动。所以,他才能在登山观景之时,见一片孤云飘荡,立刻想起那片云下就是父母所居之地,因此不由得痴立怅望,泪流不止。儿行千里母担忧。同样,儿行千里也记挂父母。狄仁杰见孤云飞过而生思亲之情,流露出他对父母的牵挂。天空飞过的哪里是一片孤云.。而是宦游之子狄仁杰对父母的一片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