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第一人称第二人称
一、文言文中的第一人称
”、“我们” 1、我:用于第一人称,译作“我
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列子?汤问?两小儿辩日》)
2、吾:可译作“我”、“我们”
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论语?为政》)注:中古以前,„吾?一般只能在否定句里作前置宾语 ,肯定句里一般用„我?作宾语 / 中古时期“吾„可作动词和介词的后置宾语。
3、予:可译作“我”、“我的”
例:升死,其印为予从所得,至今保藏。(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范仲淹《岳阳楼记》)
” 4、余:可译作“我
例:余闻之也久。(王安石《伤仲永》);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袁宏道《西湖游记二则》)
西湖游记5、朕:用于第一人称,我、我的。(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例: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二)、谦称代替第一人称,主要有“愚”、“臣”、“仆”、“鄙人”、“不才”、“某”、“小人”(一般人自称),“寡人”、“不谷”、“孤”(君主自称),“妾”(女子自称)。但谦称是名词,而不是代词。
1、愚:可译作“我”
例: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2、臣:可译作“我”
例: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3、仆:可译作“我”
例: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刘义庆《世说新语》)
4、鄙人:可译作“我”
例:且鄙人虽愚,独不知狼乎,(马中锡《中山狼传》)
5、不才:可译作“我”
例:至以上下相争,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宋臣《报刘一太书》)
6、某:可译作“我”
例: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相助上以抗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7、小人:古时男子对地位高于自己者或平辈自称的谦辞,亦称“小可”、“小子”
例:小人实不才。(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8、寡人:诸侯王的谦称,可译作“我”
例:桓侯曰:“寡人无疾。”(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战国策?唐睢不辱使命》)
9、: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可译作“我”
例: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
10、孤:古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可译作“我”
例: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认为大有所益。”(司马光《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11、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可译作“我”
例: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范晔《后汉书?乐羊子妻》)
(二)、文言文中第二人称
一、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汝”、“女”、“尔”、“若”、“而”、“乃”。
1、汝:可译作“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2、女:用法同“汝”,可译作“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尔:可译作“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4、若:可译作“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5、而:古同“尔”,可译作“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6、乃:可译作“你”、“你的”。
例:谁谓乃公勇者,(《史记?淮南衡山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注:女(汝)、尔、若可以作主语、定语、宾语。而、乃很少作主语,不能作宾语,一般只作定语。
7、君:
8、子:在古代专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相对而言,称“君”比较宽泛。
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9、乃:可译作“你”、“你的”。
例:
10、乃:可译作“你”、“你的”。
例:
”、“卿”、“君”、“子”、“足下”。但尊称不是代二、尊称代替第二人称,主要有“公
词,而是名词。
1、卿:可译作“你”、“您”。
例: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除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宋定伯捉鬼》)
2、君:尊称,可译作“你”、“您”。
例: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冬景》)
3、子:可译作“你”、“您”。
例:富者曰:“子何恃而往,”(《为学》);子不闻藏书者乎,(《黄生借书说》);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故事两篇》) 注:“君”与“子”都是第二人称代词,而且含有敬意。“子”在古代专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相对而言,称“君”比较宽泛。
4、公:尊称,可译作“你们”,“公”后加“等”表示复数。
例: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陈涉世家》)
5、卿:可译作“你”,表示尊敬或爱意。
例: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资治通鉴》)卿今当涂。(《资治通鉴?汉纪 》)
6、足下:可译作“你们”。
例: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
世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