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壮族三⽉三的由来和习俗
“三⽉三”是壮族的重⼤节⽇之⼀,是传统骆越⽂化的主要表现,统称为“三⽉三”歌圩。壮族三⽉三的由来和习俗有哪些你知道吗?⼀起来看看壮族三⽉三的由来和习俗,欢迎查阅!
壮族三⽉三的由来
三⽉三是壮族⼈民的传统节⽇,壮族⼈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因此也叫“歌仙会”。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许多动⼈的传说。
⼀说古代有⼀对情⼈,经常唱⼭歌来表达爱意。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两⼈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双双殉情。⼈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初三唱歌致哀。
传说最⼴是关于刘三的:壮族歌仙“刘三”经常⽤⼭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有⼀年的三⽉初三,刘三在⼭上砍柴时,财主派⼈砍断了⼭藤,使她坠崖⾝亡。后⼈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这天聚会唱歌,⼀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这些传说现已难于考证,但在宋⼈着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记载:“壮⼈于⾕熟之际,择⽇祭神,男⼥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也很兴盛。
宋元以后,壮族⼭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圩也成了⽂化娱乐和男⼥谈情说爱的场所,并出现了抛绣球的游戏。⼥⼦将绣球抛给⾃⼰⼼爱的男⼦后,双双退出歌场,互赠定情信物,到了清代,便形成了成千上万⼈参加的⼤型活动。到1934年编的《⼴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西有歌圩活动的就有⼆⼗六个县,⼏乎遍布⼴西各地。
壮族对歌的场所叫歌坪,壮语“欢龙洞”。意思是到⽥间唱,也叫“欢窝敢”,即到岩洞外唱歌。届期,⼈们⽤枫树叶、黄花草、三⽉花煮染糯⽶饭,以祭奠刘三,并⾃⼰⾷⽤,俗说⾷此可以像花⽊⼀样兴旺茁壮。
壮族歌墟,是壮族传统⽂化的结晶,它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它的来历,有许多动⼈的传说。其中以“赛歌择婿”的`故事流传最⼴。传说在很久以前,⼀位壮族歌师的⼥⼉,品貌端序、美丽,歌声婉转清脆。歌师⼀⼼想为⼥⼉选⼀个歌才、⼈品都出众的青年做⼥婿。消息传开,男青年⼀批接⼀批前来赛歌,负者⾃然离去,歌才最好的⼀个⼩伙⼦留下来与歌师的⼥⼉成了亲,他们的结合被传为佳话。从此,男⼥青年借歌传情择偶。就形成了歌墟。
壮族三⽉三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有⼀个⽼妪,没有⼦嗣,后来救了⼀条受伤的⼩蛇。⼩蛇伤好后不肯离去,⽼妪便对⼩蛇说:⼈畜有别,我们⼈是没有尾巴的,你若想跟我在⼀起,就要舍弃你的尾巴。后来⽼妪就把⼩蛇
的尾巴斩掉⼀⼩截,⼩蛇的尾巴变短了,于是⼈们就把⼩蛇叫做“特掘”,“特”在壮语⾥是男的意思,“掘”在壮语⾥是短尾巴的意思,⼈们就把⽼妪叫做“乜掘”,“乜”是壮语母亲的意思。从此,乜掘就把特掘当成⼉⼦⼀样养着。现在壮族还遗留有相关的风俗,就是把新买⼩鸡⼩鸭仔尾巴上的⽑拔掉⼏根,意思就是像这位⽼妪⼀样去掉动物的野性,成为⼈类家⾥的⼀员。其实这⼀风俗和传说反映的是远古⼈类驯养动物,从野⽣到家化的远古记忆。没有尾巴也反映⼈类从从原始⼈进化成⽂明⼈的历程。
后来,⽼妪年⽼去世了,邻居们把⽼妪⼊殓后,便对⼩蛇说:特掘呀,特掘!她平⽇⾥视你如⼰出,她⾛了,看你怎么给她尽孝。⼩蛇仿佛听懂了⼈话,眨了眨眼睛,忽然风⾬⼤作,⼀阵狂风就把⽼妪的灵柩和⼩蛇⼀起卷到了⼤明⼭的最⾼峰上⾯去了。那时正值三⽉三前后,后来每逢三⽉三前后,⼤明⼭地区出现极端天⽓,暴风⾬或者下冰雹,当地的⼈就认为是特掘回来扫墓祭拜他的妈妈了。
壮族三⽉三习俗
1、包五⾊糯⽶板
节前家家准备五⾊糯⽶板和彩蛋。⼈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做成红、黄、⿊、紫、⽩五⾊糯饭。相传,这种⾷品是深得仙⼥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说是祭祀歌仙刘三的。吃了这种饭,⼈丁兴旺,⾝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青年⽤以交际传达
情感的物品。
壮家⼈喜爱五⾊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初三外,社⽇、中元节,甚⾄过年等,也有⼈做五⾊糯⽶饭吃。在孩⼦满⽉、新居落成等喜庆⽇⼦⾥,也要蒸煮五⾊饭分送左邻右舍。壮⼈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给⼈带来吉利和平安。所以,农历三⽉三做五⾊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都插上⼀枝精⼼挑选的枫叶。甚⾄做五⾊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2、抢花炮
在农历三⽉三以及秋收之后,⼴西⼀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少都会穿上节⽇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被认为来年最有福⽓,也最受姑娘青睐。
参与抢花炮的每⽀队有8⼈,队员通过突破、挡⼈、变向、快冲等⽅式冲进对⽅炮台,将花炮放⼊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外⽤红布或红绸缠绕。⽐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坡上,不限⼈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