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观后感及心得最新10篇精选
当你看完同上一堂思政大课之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的观后感悟吧,这时候就来写一篇关于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观后感吧。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观后感及心得最新1
中国人的航天梦做了几千年,从神话故事的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鹊桥会,夸父追日,到实际行动的万户飞天的壮举,敦煌石窟的仕女飞天壁画,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对飞向太空,遨游宇宙的向往。
从1999年11月20日到2021年6月17日中国共成功发射了12座神舟飞船,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阔步向前。从神舟5号航天员杨利伟一人一日游,到神舟12号的三人三个月游;从翟志刚把中国人民的五星红旗插在太空开始,无不证明中国的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
10月16日神舟13号也将飞上太空,三名航天员将乘坐飞船完成一些科研任务,他们分别是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翟志刚是神舟7号的航天员,第一个把中国的国旗插上太空的人,经验丰富;王亚平是神舟十号的太空老师,是中国人第一个站在世界讲台的老师;叶光富
是第一次上太空,各方面素质都非常过硬。他们三人将在太空居住6个月,要完成五大飞行任务。
一是开展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手控遥操作等空间站组装建造关键技术试验;
二是进行2—3次出舱活动,安装大小机械臂双臂组合转接件及悬挂装置,为后续空间站建造任务做准备;
三是进一步验证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
四是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等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开展多样化科普教育活动;
五是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
这次王亚平还要完成出舱任务,成为中国第一个出舱的女航天员。
在此提前祝福三位航天员在太空平平安安,圆满完成飞天任务。
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观后感及心得最新2
思政课观后感神话故事里嫦娥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到苏轼笔下的“羽化而登仙”,从“弄玉吹箫,萧史乘龙”的典故到明代万户“升天”的探索……中国的飞天之梦越千年,但对太空的憧憬与向往没有变,逐梦九天的脚步没有停下。“上九天揽月”是中国人的千年梦想,标注于时间坐标上,也标刻在精神高度上,航天梦想代代相承,伟大精神生生不息。
“神十二”发射时的轰然巨响是最震撼人心、激荡热血的音符,它的发射成功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此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相较以往,不但出舱时间大幅增加,多次出舱更为飞天增加了难度与挑战,任务的复杂性可想而知。从关键技术的攻克、元件材料的集成到整体构造的优化皆殊为不易,“神十二”的发射成功,背后浸透着几代航天工作者和航天员的辛勤汗水,也见证着中国航天人对航天事业的不懈奋斗。
奋斗是圆梦的翅膀。中国的航天工程起步较晚,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试验田”中勤恳耕耘,心有天地经纬、脚向浩瀚天宇,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艰苦奋斗,在反复试验的求索中砥砺前行,在精益求精的攻关下追求卓越,敢闯难关、勇开新路,向实践要驱动力;一个个航天员在严格系统全面的训练中学经验、强本领,飞天遨游、出舱行走需要扎实的功底,训练
的时长与难度需要他们具备过硬的心里素质和强健的体魄,寒来暑往的刻苦训练让他们拥有超强的意志力与自信心。为了伟大的航天事业,航天工作者与航天员,将艰辛与曲折作为事业发展的“阶梯”,以志气锻造骨气,以骨气厚积底气,在接续奋斗中实现航天事业更高水平的创新与突破。
从“神一”的发射成功到“神五”“神六”“神七”的宇宙之行……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成果丰硕。在“追梦”的道路上,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途,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前所未有的挑战难度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业绩高度。鲁迅先生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由双脚踏出来的,即便是“天路”,也是由一步一个脚印开拓出来的。从1956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至今,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发展中一以贯之的坚持,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自然少不了弯路,闯前人没闯过的关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为先驱,方能成为先锋;唯有敢闯,才能闯出新天地,抢占“新高地”。
伟大事业孕育着伟大精神。无论是“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还是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成就;无论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建成,还是“嫦娥”奔月与“天问”探火,从大胆
设想到成功实践,无不彰显着中国与时俱进的航天实力。中国的航天事业从艰难起步到艰辛跋涉再到取得辉煌业绩,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国身影、中国足迹,在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必将引领着十四亿中华儿女万众一心齐奋斗,激荡起磅礴伟力,奋进新征程,逐梦新时代。
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观后感及心得最新3
第一次是东方红卫星上天,标志着中国人民自力更生问天成功,那是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完全有能力独立发射自己的卫星了。第二次是杨利伟乘坐神五顺利升天并安全返回,这标志着中国人实现了载人航天梦想。神州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的对接成功标志着中国人探索外太空以及登月的成功为期不远了。神八天宫对接成功激励中国人自力更生的精神,也激励着同学们的学习态度。为什么有些同学的成绩差,有些同学的成绩好呢?那可能是因为有些同学太懒,不好好学习;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所以学习成绩老是不能提高。我们可以借助航天员刻苦勤劳、细心钻研的精神,在学习方面:平时,要刻苦学习,上课要认真听讲;考试前要认真的、反复的复习;写完试卷,要细心的检查。这样,成绩肯定会提高上去的。中国的航天人通过辉煌的航天成绩,给全体中国
人打了一针强心剂:要相信自己,发展主要依靠自己,学习外人的同时一定不能失去自我造血能力。
中国人有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也只有依靠自力更生创造出的成绩,才是真正的值得自豪的成绩。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中国航天人的自力更生精神,都应该有航天人的底气和勇气,把所有的行业都做成航天事业一样的地步,这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所在。祖国真伟大!向中国的全体航天英雄们致敬!我也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
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观后感及心得最新4
从“东方红一号”到“天问一号”、从一无所有到航天大国,从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诞生至今,中国航天能克服艰辛万科、取得辉煌成就,依靠的是一代代航天工作者“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向航天工作者学习,把航天精神传承好发扬好。
传承航天精神,青年干部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的工作作风。“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
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在茫茫戈壁极其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开启航天事业,几代航天人为实现“飞天梦”,不怕吃苦、克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青年干部要践行一代代航天工作者特别能吃苦精神,工作中学会承担压力、克服困难、接受挑战,勇于磨练,不断强化吃苦精神,让吃苦精神在思想上扎根、在行动上落实。
传承航天精神,青年干部要锤炼特别能战斗的工作能力。“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作为“高精尖”的航天技术,国外一直采取技术封锁,航天工作者凭借顽强毅力、惊人意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航天领域“卡脖子”技术。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不会一帆风顺,需要接受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化解重大矛盾,青年干部在工作中要敢于战斗、敢于担当、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发扬“战斗精神”,在“战斗”中磨砺,锻造过硬的工作能力,为党的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传承航天精神,青年干部要坚守特别能攻关的工作信念。“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航天科技是一个国家国力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一个展示,中国航天人奋力攻关,终在世界尖端技术之林占有一席之地。作为青年干部就要像他们一样,主动出击、勤于思考、善于攻关,不要被动工作、墨守成规,及时总结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方式,攻克工作难题,做事才会事半功倍。
传承航天精神,青年干部要涵养特别能奉献的工作品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航天系统工程涉及很多领域,是一个需要诸多社会体系合作的工程,各个战线的航天工作者不计得失、淡泊名利、履职尽责、无私奉献,汇聚了强大合力,取得了骄人的航天成绩。当前,社会上依然存在着急功近利、情绪焦躁、价值观多元化等问题,青年干部要沉下心来,拒绝诱惑、增强定力,践行埋头苦干、甘于奉献精神,一步一个脚印,苦干实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终身。
传承发扬航天精神是对中国航天人最好的致敬,青年干部当以航天精神为坐标,争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不管从事什么岗位,航天精神都将指引着大家向上向善,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奋勇拼搏、勇攀高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观后感及心得最新5
2008年9月25日晚上9时10分, 神七 腾空而起,不到半个小时,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宣布 神七 发射成功。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出征前,向祖国和人民致以庄严的军礼。